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对初中数的总结,是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归一,将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扩展到实数范围内,借助数轴表示无理数体现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的关系。既要复习旧知识,又要对旧知识重新整合提升,是一节老树发新芽的课型。
学生分析:
学生对有理数和平方根已有初步的了解,也已经了解近似数,掌握计算器的简单运用。对于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因为时间跨度长,知识遗忘不少,应及时复习。
设计理念:
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 探索、发现,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实数的意义,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
2、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3、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实数意义,能对实数进行分类,明确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并能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难点: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出实数的概念
1、知识回顾:填空、有理数的分类方法、无理数的分类方法(PPT)
2、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先由学生自己填在课本上,然后前后位四人一组统一答案。)
,,,,,,,,,,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
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实数概念: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real number)。 教师点明:实数可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PPT)这是按照实数的定义来分类,即:
整数
有理数
实数 分数
无理数
二、知识整合提升
1、知识整合:按照实数的性质符号对实数进行分类。
无理数与有理数一样,也有正负之分,如是正的,是负的。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你能把,,,,,,,,,,0,0.3737737773……(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逐次增加1)等各数填入下面相应的集合中?(PPT)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2)0属于正数吗?0属于负数吗?
(3)实数除了可以分为有理数与无理数外,实数还可怎样分?(先让学生思考上面三个问题,然后分组讨论。)
让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共识:实数也可以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PPT)
即: 正有理数
正实数
正无理数
实数 0 负有理数
负实数
负无理数
(4)练一练:(PPT)
2、知识提升: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A)大家还记得怎样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和倒数吗?试试看。(PPT)
(B)在有理数中,有理数a的的相反数、绝对值是什么?不为0的数a的倒数是什么?(PPT)
(C)想一想:的相反数是什么?的倒数是什么?
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PPT)
例如,和是互为相反数,和互为倒数。
,,,。
(D)练习:填空(PPT)
(E)想一想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a是一个实数,它的相反数为 ,绝对值为 ;
2、如果,那么它的倒数为 。
(教师指明:0没有倒数)(PPT)
三、探索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无理数
1、复习勾股定理。填空(PPT)
2、让学生探讨课本议一议的两个问题:(PPT)
(A)如图OA=OB,数轴上A点对应的数是多少?
(B)如果将所有有理数都标到数轴上,那么数轴上被填满了吗?
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后,引导学生达成以下共识:
(1)A点对应的数等于,它介于1与2之间。
(2)如果将所有有理数都标到数轴上,数轴未被填满,在数轴上还可以表示无理数。
(3)每一个褛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4)一样地,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3、练习:在数轴上画出表示(PPT)
四、知识巩固
随堂练习1、2
五、当堂检测
习题3.8的1、2、3
六、我的收获(PPT)
1、实数的概念
2、实数的两种分类
3、实数a的相反数为,绝对值,若,它的倒数为。
4、利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
5、数轴上的点和实数一一对应。
七、分层作业(PPT)
学困生:练习册1、2、3
中等生:练习册1、2、3、4、5
学优生:练习册1、2、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