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新能源汽车底盘设备故障检修》课程是三年制高职(专科)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之一。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项目按工作任务来实施。
(三)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项目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新能源汽车底盘设备的故障及检修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打破学科课程的设 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 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课程知识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习项目选取的依据是以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要求而制定,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一线技术岗位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针对任务按本专业所特有的逻辑关系编排模块。
课程框架结构
| 单元 | 主要教学内容 | 周次/课时 | 理论课时 | 实训课时 | 总学时 |
| 项 目 一 新能源汽车底盘基础知 | 课程介绍 新能源汽车概述 | 1/2 | 4 | 2 | 6 |
| 汽车底盘的基本知识 | 1/2 |
| 单元 | 主要教学内容 | 周次/课时 | 理论课时 | 实训课时 | 总学时 |
| 识 | 新能源汽车底盘概述 | 2/2 | |||
项 目 二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检 修 |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基本知 识 | 2/2 | 6 | 4 | 10 |
| 纯电动汽车换挡机构的相关知 识 | 3/2 | ||||
| 纯电动汽车的减速器及工作原 理 | 3/2 | ||||
|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故障检 修 | 4/4 | ||||
项 目 三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 检修 |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 知识 | 5/4 | 8 | 8 | 16 |
|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的基本知 识 | 6/4 | ||||
|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知识及故障 检修 | 7/4 | ||||
|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故障诊 断及检修 | 8/4 | ||||
项 目 四 新能源汽车行驶系统检 修 | 汽车行驶系概述及新能源汽车 的车身结构 | 9/2 | 4 | 6 | 10 |
| 车桥的类型和结构及转向车轮 定位的基本知识 | 9/2 | ||||
| 新能源汽车车轮与轮胎的基本 知识 | 10/2 | ||||
| 新能源汽车悬架系统的基本知 识与故障检修 | 10/2 11/2 | ||||
| 项目五 电子动力转 | 新能源汽车转向系统的基本知 识 | 11/2 | 6 | 4 | 10 |
| 单元 | 主要教学内容 | 周次/课时 | 理论课时 | 实训课时 | 总学时 |
| 向系统检修 | 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的基本知识 | 12/4 | |||
| 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 及检修 | 13/4 | ||||
项 目 六 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检 修 | 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知识 | 14/4 | 10 | 10 | 20 |
| 电子制动控制系统的知识及故 障检修 | 15/4 | ||||
| 带有真空助力器的制动系统基 本知识 | 16/4 | ||||
| 再生制动系统的基本知识 | 17/4 | ||||
| 典型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故障检 测 | 18/4 |
为 34 课时。本课程的总学分为 4.5 学分。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具备新能源汽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当前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底盘的结构和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新能源汽车行驶系统、电子动力转向系统、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等底盘各个系统组成结构、功能原理、故障诊断及检修方法,为今后新能源汽车其他核心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技术工作者所必需的新能源汽车检查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较高的综合职业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
(一) 知识教学目的
1.了解影响汽车使用性能的各种因素,找出合理使用汽车的基本途径。
2.掌握国家或行业颁布的有关汽车维修质量及汽车检测管理的一些相关和法规知识。
3.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的内容、目标及意义。
4.了解汽车性能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
5.掌握汽车使用性能评价指标及检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的
1.能正确使用常用检测仪器、仪表和设备。
2.掌握检测结果分析,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正确处理的技术方案。
3.能合理使用汽车。
4.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的相关法规要求。
(三) 思想教育目的
(1)培养具有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的良好观念;
(2)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3)培养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作能力。
三、内容标准
单元一、新能源汽车底盘基础知识
| 项目名称 | 新能源汽车底盘基础知识 |
| 参考学时 | 6 学时 |
| 教学目标 | 1、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知识和发展现状; |
| 2、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内容; 3、掌握新能源汽车底盘的基本知识 | |
工作任务 | 1、了解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基本知识; 2、掌握汽车底盘的结构组成、分类; 3、掌握新能源汽车底盘的结构组成; 4、熟悉新能源汽车底盘与传统汽车底盘的不同。 |
理论知识 | 1、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发展现状; 2、 汽车底盘的结构组成、分类; 3、 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组成。 |
| 项目名称 |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检修 |
| 参考学时 | 10 学时 |
教学目标 | 1、掌握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2、熟悉纯电动汽车换挡机构的特点;、 3、了解纯电动汽车换挡机构与传统新能源汽车换挡机构的不同; 4、掌握纯电动汽车的减速器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5、了解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检修设备以及检测方法。 |
工作任务 | 1、能够识别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各个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2、掌握纯电动汽车换挡机构的基本知识; 3、能够区别纯电动汽车换挡机构与传统新能源汽车换挡机构的不同; 4、掌握纯电动汽车的减速器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5、了解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检修设备以及检测方法。 |
| 理论知识 | 1、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纯电动汽车换挡机构的特点; 3、纯电动汽车换挡机构与传统新能源汽车换挡机构的不同; 4、纯电动汽车减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5、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故障及检修。 |
| 项目名称 | 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检修 |
| 参考学时 | 16 学时 |
教学目标 | 1、熟悉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2、掌握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3、熟悉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各部分的工作过程; 5、熟悉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与传统汽车传动系统的不同 6、了解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诊断 及检修方法。 |
工作任务 | 1、能够识别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各个结构组成, 并能描述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2、掌握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3、能够掌握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能够描述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各部分的工作过程; 5、能够区分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与传统汽车传动系 |
| 统的不同; 6、了解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诊断设备及检修方法。 | |
理论知识 | 1、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2、混合动力汽车传动桥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3、液力变矩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4、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5、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与传统汽车传动系统的区别; 6、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及诊断、检修。 |
| 项目名称 | 新能源汽车行驶系统检修 |
| 参考学时 | 10 学时 |
教学目标 | 1、熟悉汽车行驶系的结构组成、类型、特点和工作原理; 2、理解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的特点; 3、熟悉车桥的类型和结构; 4、掌握转向车轮定位的基本知识; 5、掌握新能源汽车车轮与轮胎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6、熟悉新能源汽车悬架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不同类型; 7、了解新能源汽车悬架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及诊断、 检修方法。 |
工作任务 | 1、能够描述汽车行驶系的结构组成、类型、特点和工 作原理; |
| 2、能够区分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与传统汽车车身结构的不同; 3、能够描述汽车车桥的不同类型和结构特点; 4、掌握转向车轮定位的基本知识; 5、能够描述新能源汽车车轮与轮胎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6、掌握新能源汽车悬架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不同类型; 7、能够对新能源汽车悬架系统存在的故障进行诊断、 检修。 | |
理论知识 | 1、汽车行驶系的结构组成、类型、特点和工作原理; 2、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特点; 3、汽车车桥的不同种类和结构特点; 4、转向车轮定位的基本知识和作用; 5、新能源汽车车轮与轮胎的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 6、新能源汽车悬架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不同类型; 7、新能源汽车悬架系统的故障诊断及检修。 |
| 项目名称 | 电子动力转向系统检修 |
| 参考学时 | 10 学时 |
教学目标 | 1、掌握汽车转向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2、熟悉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的结构、类型、工作原理、工作过程; 3、熟悉新能源汽车电子动力转向系统与传统汽车的不同; 4、了解电子动力转向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及诊断、检 |
| 修方法。 | |
工作任务 | 1、能够描述汽车转向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的结构、类型、工作原理、工作过程; 3、能够区分新能源汽车电子动力转向系统与传统汽车的不同; 4、能够对电子动力转向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诊断、 检修。 |
理论知识 | 1、汽车转向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2、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的结构、类型、工作原理、工作过程; 3、新能源汽车电子动力转向系统与传统汽车的不同; 4、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的故障及诊断、检修方法。 |
| 项目名称 | 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检修 |
| 参考学时 | 20 学时 |
教学目标 | 1、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2、熟悉电子制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工作过程; 3、了解电子制动控制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及检修方法; 4、掌握带有真空助力器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5、掌握再生制动系统的概念、结构组成、类型、工作原理; 6、了解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与传统汽车制动系统的不 同; |
| 7、了解典型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及诊断、 检测方法。 | |
工作任务 | 1、能够描述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电子制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工作过程; 3、能够对电子制动控制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诊断、检修; 4、能够描述带有真空助力器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5、能够描述再生制动系统的概念、结构组成、类型、工作原理; 6、能够区别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与传统汽车制动系统的不同; 7、能够对典型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 诊断、检测。 |
理论知识 | 1、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2、电子制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工作过程; 3、电子制动控制系统故障及诊断、检修方法; 4、带有真空助力器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5、再生制动系统的概念、结构组成、类型、工作原理; 6、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与传统汽车制动系统的不同; 7、典型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故障及诊断、检测。 |
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教与学、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建议,并提供典型案例,体现课程设计的基本
理念。
(一)教学建议
教学应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景。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动画、视频演示、多媒体技术、任务驱动等教学手段。
(二)考核评价建议
教学评价采取阶段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总成绩=40%平时成绩+60%考试成绩。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实用性,车型的选取要科学合理,体现地区行业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建议根据教学内容配置相关一定数量的实训设备。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开发相关的学习辅导用书、教师指导用书、网络资源等,注重利用学校在线教学平台开展教学,要注重仿真软件的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