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008 学年第 二 学期 考试方式: 开卷[ ] 闭卷[√]
课程名称: 《基础医学概论》
使用班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信息方向)06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智能信息处理方向)06班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具有造血功能的骨髓是( A )。
2.正常脊柱的生理性弯曲不包括( D )。
3.两侧胸锁乳突肌同时收缩,头将(B )
4. 三对唾液腺是指( C )。
| A 胰腺、腮腺和舌下腺 | B 胰腺、腮腺和下颌下腺 |
| C 腮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 | D 腮腺、舌下腺和肾上腺 |
5.胆汁是由( A)生成的。
6.在男性尿道的三个狭窄中,最狭窄处位于( C)
7. 二尖瓣附着于( B)的周缘上。
| A心脏的右房室口 | B 心脏的左房室口 |
| C 心脏的主动脉口 | D心脏的肺动脉口 |
8. 眼球壁的中膜,从前往后分别为虹膜、睫状体和( C)三部分。
9. 在大脑皮质的功能区定位中,第一躯体运动区位于( B)
| A 后回和旁小叶后部 | B前回和旁小叶前部 |
| C 额中回后部 | D 颞横回 |
10. 下列器官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D)
11.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B )组织。
12. 下列关于成熟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 )
| A 核大而圆,位于 | B 无细胞器 |
| C 细胞内充满血红蛋白 | D 具有结合与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
13. 皮下脂肪属于(B )组织。
14.受精的意义在于(D )。
| A 激活了卵裂 | B恢复二倍体细胞 |
| C 决定了性别 | D 以上都对(A+B+C) |
15.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有多种方式,但不包括( D)
| A 易化扩散 | B 主动转运 | C 入胞和出胞作用 | D复杂扩散 |
16. 在所有生命现象中,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C )
| A新陈代谢、能量转换和兴奋 | B生物电、兴奋性和生殖能力 |
| C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 D反应性、兴奋性和反射活动 |
17.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有三种,即(B )
| A信号调节、神经调节和能量调节 | B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
| C生物电调节、激素调节和心理调节 | D信号调节、反射调节和体液调节 |
18. 体温的调节中枢在(D )。
19. B型血是指红细胞膜上只有( B)凝聚原/血清中只含有抗( B)凝集素。
20. 心脏的每搏输出量是指(A )
| A一侧心室一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 | B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
| B 两侧心室一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 | C两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
21. 内呼吸是指( D)。
| A 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的过程 | B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过程 |
| C 在室内的呼吸运动 | D 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
22. DNA分子是由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 D)四种碱基组成的脱氧核糖核酸。
23.下列哪种维生素严重缺乏时,临床上可能出现坏血病( C )
24. 在缺氧的情况下,人体内的葡萄糖分解生成(C )。
25.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值为(B )mmol/L。
| A1.05~3.50 | B3.~6.11 | C6.51~8.50 | D8.60~15.22 |
26. 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A )
| A DNA的重组技术 | B 基因的表达技术 | C基因的突变技术 | D基因的导入技术 |
27. HGP是指(B )
| A 聚合酶链式反应 | B人类基因组计划 | C基因诊断技术 | D基因治疗技术 |
28. 基因分子位于(A )上。
29. 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有荚膜、鞭毛、菌毛和( B)。
30. 细菌的毒力指细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构成的主要因素是(C )。
31. 引起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的细菌是(C )。
32. 隐性感染、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是病毒感染最常见的三种类型。慢性乙型肝炎属于(C )。
33. SARS冠状病毒属于(A )。
| A呼吸道病毒 | B肠道病毒 | C肝炎病毒 |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34. 麻疹病后所获得的免疫,一般是( B)。
| A一时性免疫 | B牢固性免疫 | C间断性免疫 | D可维持1~2年 |
35.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一方受害,称之为( B)。
36. 生活史及各个阶段都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称为(A )。
| A专性寄生虫 | B兼性寄生虫 | C偶然寄生虫 | D机会致病寄生虫 |
37. 下列寄生虫属于医学原虫的是(C )
38. 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是( B)
39. 华支睾吸虫病的危害性是患者的(A )损伤。
40. 下列细胞中,发挥细胞免疫效应的是(A )
| A T淋巴细胞 | B 红细胞 | C B淋巴细胞 | D 单核吞噬细胞 |
41. 人类唯一能穿过胎盘屏障的免疫球蛋白是(B )。
42.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A )。
| A 型超敏反应 | B型超敏反应 | C型超敏反应 | D型超敏反应 |
43.对于人类而言,用于治疗目的的动物血清及异种器官移植物属于(A )。
44.下列器官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C )
45. 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称为(B )
46. 脂肪细胞以外的细胞出现脂滴,称为(D )
47. 人体正常的腋下温度为36.4~37.2℃左右。临床上当腋下温度达到39~41℃时,称为( C)
48. 肿瘤的命名既要反映肿瘤组织的来源,又要反映肿瘤的性质。其中,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C )
49.左心衰竭的最早期表现是(A )
50. 急性肾功能衰竭在临床上表现两种类型即少尿型和非少尿型,当24小时
尿量( C)时,即称为少尿。
| A少于50mL | B少于100mL | C少于400mL | D少于800mL |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肝门;2.膀胱三角;3.胚胎干细胞;4.新陈代谢;5.基因;
6.细菌;7.寄生虫;8免疫;9疾病;10发热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对错,对正确的命题在“答题卡”上标注题号后
划“√”;而对错误的命题在“答题卡”标注题号后划“×”。每题1分,
共10分)
1.人体肌肉依照构造不同分为三种: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R)
2.关节的基本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盘。(W)
3.大脑基底神经核中的尾状核和杏仁核组成纹状体。(W)
4.胚胎发育过程中,先天畸形的易发期是在受精后的第1天至第1周末。(W)
5.由胃壁泌酸腺中的壁细胞分泌的胃酸是盐酸。(R)
6.当维生素C缺乏的时候,临床可能出现夜盲症。(W)
7.人类是淋球菌唯一自然宿主。(R)
8.畸胎瘤是由多潜能的脂肪细胞发生的肿瘤。(W)
9.T细胞的第一激活信号来自抗原肽-MHC复合物与TCR的特异性结合。(R)
10.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是炎症局部的典型临床表现。(R)
四、简答题(第一题6分,第二题8分、第三题各6分,共20分)
1.一男性肾结石从肾盂下降经尿道外口排出体外。请问此结石主要通过哪些主要管道,而该结石最容易卡在这些管道的哪些地方
2.什么是细菌感染?简述细菌感染的方式和类型。
3.简述亚健康的定义和表现。
课程名称: 基础医学概论 学年学期:2007 –2008 学年第二 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 1A | 2D | 3 B | 4 C | 5A | 6C |
| 7B | 8C | 9 B | 10D | 11B | 12A |
| 13B | 14D | 15D | 16C | 17B | 18D |
| 19B | 20A | 21D | 22D | 23C | 24C |
| 25B | 26A | 27B | 28A | 29B | 30C |
| 31C | 32C | 33A | 34B | 35B | 36A |
| 37C | 38B | 39A | 40A | 41B | 42A |
| 43A | 44C | 45B | 46D | 47C | 48C |
| 49A | 50C | | | | |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肝门:肝的脏面有一横列称为肝门(1分),为左右肝管、肝动脉、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肝的门户(1分)。
2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左、右 输尿管开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膀胱三角(1分),此区黏膜无论膀胱充盈或排空,始终保持平滑,是膀胱肿瘤和其它疾病的好发之处(1分)。
3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起胚胎(1分),具有广阔分化潜能的干细胞(1分)。
4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分),以及生物体内物质与能量代谢的转变过程(1分)。
5 基因:是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1分),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1分)。
6 细菌:一类具有相对恒定的形态和结构的单细胞型(1分)原核生物(1分)。
7 寄生虫: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1分)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1分)。
8 免疫:机体对“自己”和“异己(非己)”(1分)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1分)。(或者机体识别非己抗原,对其产生免疫应答并清除之)。
9 疾病:机体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1分),较多细胞受损,组织器官功能和代谢发生改变,导致机自稳调节紊乱,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的过程(1分)。
10 发热:由于致热源的作用(1分)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0.5℃)(1分)。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 、问答题(第一题6分,第二题8分、第三题各6分,共20分)
1.一男性肾结石从肾盂下降经尿道外口排除体外。请问此结石主要通过哪些主要管道,而该结石最容易卡在这些管道的哪些地方?
答:肾盂→输尿管(1分)→膀胱(1分)→尿道(1分) →尿道外口。
期中该结石最容易卡在:1.输尿管的3个狭窄处(1分);2.男性尿道的3个狭窄处和两个弯曲处(2分);
2.什么是细菌感染?简述细菌感染的方式和类型。
答:细菌感染:是指细菌侵入机体后(1分)与宿主防御功能相互作用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1分)。
感染方式: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2分)
感染类型:1依照后果不同: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2分)
2其中显性感染又可以分成: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带菌状态(1分)
3 而全身感染又包括: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1分)
3.简述亚健康的定义和表现。
答:主要指集体虽然无明确的疾病,却出现活力下降、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1分)
表现:1躯体方面:失眠、头昏、乏力等(1分)
2心理方面: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1分)
3情感方面:冷漠、无望、孤独、空虚等(1分)
4老年综合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等(1分)
2007 –2008 学年第 二 学期 考试方式: 开卷[ ] 闭卷[√]
课程名称: 《基础医学概论》
使用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信息方向)06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智能信息处理方向)06班
班级: 学号: 姓名: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骨块中,不属于上肢骨的是( )。
2关节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
3两侧胸锁乳突肌同时收缩,头将( )
4. 结肠外形具有三大特征,包括( )。
| A 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 | B 结肠带、结肠袋和集合淋巴结 |
| C 结肠带、盲肠和阑尾 | D 结肠带、结肠袋和散布淋巴结 |
5尿液是由( )生成的。
6在男性尿道的三个狭窄中,最狭窄处位于( )
7. 二尖瓣附着于( )的周缘上。
| A心脏的右房室口 | B 心脏的左房室口 |
| C 心脏的主动脉口 | D心脏的肺动脉口 |
8. 眼球壁的中膜,从前往后分别为虹膜、睫状体和( )三部分。
9. 在大脑皮质的功能区定位中,第一躯体运动区位于( )
| A 后回和旁小叶后部 | B前回和旁小叶前部 |
| C 额中回后部 | D 颞横回 |
10. 大脑基底神经核中的尾状核和( )组成纹状体
11.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 )组织。
12. 下列关于成熟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核大而圆,位于 | B 无细胞器 |
| C 细胞内充满血红蛋白 | D 具有结合与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
13. 皮下脂肪属于( )组织。
14.受精的意义在于( )。
| A 激活了卵裂 | B恢复二倍体细胞 |
| C 决定了性别 | D 以上都对(A+B+C) |
15. 细胞膜的物质运输有多种方式,但不包括( )
| A 易化扩散 | B 主动转运 | C 入胞和出胞作用 | D复杂扩散 |
16. 在所有生命现象中,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
| A新陈代谢、能量转换和兴奋 | B生物电、兴奋性和生殖能力 |
| C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 D反应性、兴奋性和反射活动 |
17.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有三种,即( )
| A信号调节、神经调节和能量调节 | B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
| C生物电调节、激素调节和心理调节 | D信号调节、反射调节和体液调节 |
18. 体温的调节中枢在( )。
20. B型血是指红细胞膜上只有( )凝聚原/血清中只含有抗( )凝集素。
20. 心脏的每搏输出量是指( )
| A一侧心室一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 | B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
| B 两侧心室一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 | C两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
21. 实验动物证明,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 )。
22. DNA分子是由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 )四种碱基组成的脱氧核糖核酸。
23.下列哪种维生素严重缺乏时,临床上可能出现脚气病( )
24. 在缺氧的情况下,人体内的葡萄糖分解生成( )。
25.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值为( )mmol/L。
| A1.05~3.50 | B3.~6.11 | C6.51~8.50 | D8.60~15.22 |
26. 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 )
| A DNA的重组技术 | B 基因的表达技术 | C基因的突变技术 | D基因的导入技术 |
27. HGP是指( )
| A 聚合酶链式反应 | B人类基因组计划 | C基因诊断技术 | D基因治疗技术 |
28. 基因分子位于( )上。
29. 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有荚膜、鞭毛、菌毛和( )。
30. 病原菌局限于机体某一部位繁殖,但是释放的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全身特殊的中毒症状者可诊断为( )。
31. 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是( )。
32. 隐性感染、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是病毒感染最常见的三种类型。慢性乙型肝炎属于( )。
33. HIV是下列哪种疾病的病原体( )。
34. 麻疹病后所获得的免疫,一般是( )。
| A一时性免疫 | B牢固性免疫 | C间断性免疫 | D可维持1~2年 |
35. 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一方受益,一方受害,称之为( )。
36. 生活史及各个阶段都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称为( )。
| A专性寄生虫 | B兼性寄生虫 | C偶然寄生虫 | D机会致病寄生虫 |
37. 下列寄生虫属于医学原虫的是( )
38. 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是( )
39. 华支睾吸虫病的危害性是患者的( )损伤。
40. 下列细胞中,发挥细胞免疫效应的是( )
| A T淋巴细胞 | B 红细胞 | C B淋巴细胞 | D 单核吞噬细胞 |
41. 人类唯一能穿过胎盘屏障的免疫球蛋白是( )。
42. 某些个体接触油漆、燃料、化妆品等可以发生接触性皮炎,出现皮肤损伤,属于( )。
| A 型超敏反应 | B 型超敏反应 | C 型超敏反应 | D 型超敏反应 |
43.对于人类而言,用于治疗目的的动物血清及异种器官移植物属于( )。
44.下列器官属于中枢免疫器官的是( )
45. 由于数目增多而引起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的过程,称为( )
46. 脂肪细胞以外的细胞出现脂滴,称为( )
47. 人体正常的腋下温度为36.4~37.2℃左右。临床上当腋下温度达到39~41℃时,称为( )
48. 肿瘤的命名既要反映肿瘤组织的来源,又要反映肿瘤的性质。其中,上皮织发生的恶性肿瘤称为( )
49.左心衰竭的最早期表现是( )
50. 急性肾功能衰竭在临床上表现两种类型即少尿型和非少尿型,当24小时
尿量( )时,即称为少尿。
| A少于50mL | B少于100mL | C少于400mL | D少于800mL |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膀胱三角;2.视网膜黄斑;3.受精;4.内环境与稳态;5.基因组;
6.病毒;7.寄生虫;8抗原;9健康;10发热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对错,对正确的命题在“答题卡”上标注题号后
划“√”;而对错误的命题在“答题卡”标注题号后划“×”。每题1分,
共10分)
11.食管的第三处狭窄位于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处。()
12.输卵管依其行程可分为四部,绝育手术的最佳结扎部位选择在其峡部进行。()
13.甲状腺、肾上腺和腮腺都属于内分泌器官。()
14.胚胎发育过程中,先天畸形的易发期是在受精后的第4周初至第8周末。()
15.胆汁是由胆囊分泌产生的。()
16.当维生素D缺乏的时候,临床可能出现坏血病。()
17.野生动物是淋球菌唯一自然宿主。()
18.畸胎瘤是由多潜能的脂肪细胞发生的肿瘤。()
19.T细胞的第一激活信号来自抗原肽-MHC复合物与TCR的特异性结合。()
20.炎症局部组织的三大基本病变是:钙化、凋亡和坏死。()
四、简答题(第一题8分,第二题6分、第三题6分,共20分)
1.一个小孩误吞入一个塑料扣子从肛门排出体外。请问此扣子要通过
哪些主要的管道(腔)?
2.试述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措施(原则)。
3.炎症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都有哪些表现?
课程名称: 基础医学概论 学年学期:2007 –2008 学年第二 学期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 1A | 2D | 3 B | 4 A | 5A | 6C |
| 7B | 8C | 9 B | 10B | 11B | 12A |
| 13B | 14D | 15D | 16C | 17B | 18D |
| 19B | 20A | 21D | 22D | 23A | 24C |
| 25B | 26A | 27B | 28A | 29B | 30C |
| 31A | 32C | 33A | 34B | 35B | 36A |
| 37C | 38B | 39A | 40A | 41B | 42D |
| 43A | 44C | 45C | 46D | 47C | 48C |
| 49A | 50C | | | | |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左、右 输尿管开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膀胱三角(1分),此区黏膜无论膀胱充盈或排空,始终保持平滑,是膀胱肿瘤和其它疾病的好发之处(1分)。
2视网膜黄斑:在视网膜内,视神经盘的颞侧的稍下方,有一黄色的小圆盘,称为黄斑(1分),其为一小凹(凹),是视觉最敏锐之处(1分)。
3受精:发育成熟并获能的精子(1分)与卵子相互融合形成受精卵(合子)的过程称为受精(1分)。
4内环境与稳态:把机体的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1分),内环境的各个理化指标是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1分)。
5 基因组:指细胞或生物体一条完整单体的全部染色体遗传物质的总和(1分)。包括全部基因与元件(1分)。(或者说基因组主要是不同的DNA功能区域在整个DNA分子中的分布情况,即总体DNA核苷酸序列。)
6 病毒: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仅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1分),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行的微生物(1分)。
7 寄生虫: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1分)和单细胞的原生生物(1分)。
8 抗原:可被T、B淋巴细胞识别(1分),并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1分)。
9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上(1分)、精神上以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1分)。
10 发热:由于致热源的作用(1分)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0.5℃)(1分)。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 、问答题(第一题6分,第二题8、第三题各6分,共20分)
1.答:口腔(1分)→咽(1分)→食管(1分)→胃(1分)→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2分)→大肠(盲肠、结肠、直肠)(1分)→肛门(1分)→体外
2.试述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措施(原则)。
答:1消灭传染源(1分):普查普治带虫者和患者,处理储蓄宿主,控制流行区传染源的输入和扩散(1分)。
2切断传播途径(1分):加强粪便、水源管理,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控制和杀灭媒介中间宿主等(1分)。
3保护易感者(1分)。
3.炎症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都有哪些表现?
答:1局部炎症反应的表现:红、肿(1分)、热、痛(1分)和功能障碍(1分)。
2全身炎症反应的表现:发热(1分)、外周血WBC增多(1分)、实质器官病变等(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