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评估(观察要点)】
1、评估与贫血严重程度相关的体征。
2、评估有无各类型贫血的特殊体征和原发病的体征。
3、血常规、骨髓检查、贫血病因相关的检查、心电图检查等。
4、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5、生活自理能力、压力性损伤、跌倒/坠床、营养、深静脉血栓、疼痛等各种风险评分。
二、【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有关。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与摄入不足、消耗增加或丢失过多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
4、潜在并发症:感染、贫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三、【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神志、生命体征、贫血进展程度。
(2)注意观察皮肤、黏膜、尿色、尿量的变化,注意倾听患者主诉,有无头痛、恶心、 呕吐、四肢酸痛等表现,并做好记录。
2、休息与运动:
(1)活动量以减轻患者组织耗氧而缓解临床症状。
(2)轻度贫血,无需太多,但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中度贫血者,增加卧床休息时间,病情允许,鼓励患者生活自理,活动量以不加重症状为度,并指导患者在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自测脉搏≥100 次/分或出现明显心悸、气促时,应停止活动。必要时,在患者活动时给予协助,防止跌倒。
(4)重度贫血者应予舒适体位(如半坐卧位)卧床休息,有呼吸困难或缺氧症状,待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长期卧床患者定时协助翻身,预防压疮发生。
3、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半流质或软食,如猪肝、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苹果、绿叶蔬菜等。少量多餐,加强营养补给,增强抵抗力。
4、用药观察及护理:
(1)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宜饭后服用。
(2)剂量由小逐渐增加,按时服药,勿擅自停药。口服液体铁剂时,应使用吸管,避免牙齿染黑;肌肉注射铁剂,应保证剂量准确,选择深部注射,每日更换注射部位,严密观察药物反应。
(3)巨幼细胞性贫血肌肉注射维生素 B12偶有过敏反应,应注意观察,及时处理。
(4)严重贫血者补充叶酸和维生素 B12时,易导致血清钾突然下降,应注意及时补钾。
5、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观察有无并发症出现,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6、输血护理:
严格掌握输血指针;严格执行输血流程,三查十二对;输血时应注意控制输血速度;观察输血不良反应,准确及时记录输血记录单。
7、心理护理:
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尤其告诉其原发病治疗的重要性,讲解解除病因是治愈疾病的重要环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寻求支持系统,得到社会及家庭的支持,配合 治疗及护理。
四、【健康指导】
1、重度贫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轻、中度贫血患者应适当活动,但动作宜缓慢。
2、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饮食。缺铁性贫血患者应指导其进食富含铁剂的食物。巨幼细胞性贫血应指导其进食富含叶酸和维生素 B12的食物。
3、告知患者按医嘱用药,注意个人卫生。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发生口腔炎、舌炎时应保持口腔清洁,养成勤漱口的习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和刺激食欲。
4、指导正确的烹饪方法,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定期门诊复查。
【知识拓展】
1、贫血的实验室诊断标准
| 性别 | Hb | RBC | HCT |
| 男 | < 120g/L | < 4.5X1012/L | 0.42 |
| 女 | < 110g/L | < 4.0×1012/L | 0.37 |
| 孕妇 | < 100g/L | < 3.5×1012/L | 0.30 |
| 贫血的严重度 | 血红蛋白浓度(g/L) | 临床表现 |
| 轻度 | >90 | 症状轻微 |
| 中度 | 60-90 | 活动后感心悸、气促 |
| 重度 | 30-59 | 静息状态下仍感心悸、气促 |
| 极重度 | <30 | 常并发贫血性心脏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