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40067 课程类别:实践课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学 时:108
编写执笔人: 编写日期:
审定负责人: 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经过资源整合的综合实践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源设计的基础知识与核心技术。
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是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前导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电子产品设计》、《IC智能卡技术》。
1.2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高频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遵循“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念,通过一系列的企业调研与分析,我们得到了企业中电源产品研发和生产岗位典型工作过程,本课程就是基于电源应用产品的典型工作过程来设计和开发学习情境,做到每一个学习情境的实施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课程设计的思路是:校企合作,面向教育,全程共建。课程组依据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需求,针对课程目标与特点,从专业规划、课程设置开始,全程与企业密切合作,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计、实施方案设计和评价体系设计,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
2.课程目标
工作任务目标:掌握整无线信号的发射、调制、解调、接收电路的功能及制作方法,了解高频技术在遥控电路、数据传输、声音信号传输中的应用,熟悉产品性能。积极参与项目,接受项目进行中的启迪和挑战,团结合作,勇于创新。
职业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高频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调试能力。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3.1实践项目设计
| 实践项目 | 子项目 | 实践内容 (具体工作任务) | 要 求 (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 | 课时 |
| 1.无线遥控门铃的制作 | 无线通信发展史 | 通过讨论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无线通信发展史 | 1.通过学习了解无线通信的发展过程以及特点 2.能够读懂门铃电路, 3.对所需元器件进行性能检测 4.手工焊接电路板 5.会调试电路并能排除简单故障 | 4 |
| 门铃电路剖析 | 分析门铃电路的各个模块的功能,对电路进行剖析 | 4 | ||
| 门铃电路制作 | 通过购买元器件进行手工焊接制作门铃并能成功调试 | 4 | ||
| 2.无线通信编码解码模块的制作 | 正弦波振荡电路 | 通过对电路的分析,了解各种振荡电路的典型电路 | 1.对典型的振荡的电路能够读懂 2.对典型的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分析能力 3.通过电路制作掌握编码和解码的性能 4.对所需元器件进行性能检测 5.手工焊接电路板 6.会调试电路并能排除简单故障 | 6 |
|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 | 能够对高频功率放大电路进行识读、分析 | 6 | ||
| 无线编码解码电路制作 | 通过电路制作了解无线编码和解码电路模块,并能实现无线传输 | 6 | ||
| 3.调幅收音机制作 | 幅度调制与解调原理 | 通过实验掌握幅度调制的原理 | 1.通过仪器观察现象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2.能够对调幅收音机的各个模块电路进行分析 3.制作调幅收音机并能调试,对出现的故障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排除 | 6 |
|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 通过实验掌握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 6 | ||
| 调幅收音机的制作 | 制作调幅收音机 | 6 | ||
| 调幅收音机的调试 | 对收音机进行调试 | 6 | ||
| 4.对讲机的制作 | 超外差式接收电路分析 | 分析超外差接收电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 1.能够掌握超外差接收电路的各个模块功能 2.制作对讲机并能对各个模块的电路进行分析 3.能够对对讲机电路的故障进行排除 | 4 |
| 对讲机电路的制作 | 对讲机的制作 | |||
| 对讲机电路的调试与检测 | 对讲机的调试 | 4 | ||
| 5.遥控汽车的制作 | 遥控汽车电路的分析 | 分组讨论遥控汽车电路特点,工作原理 | 1.能够对遥控汽车的电路进行分析 2.根据遥控汽车的功能进行程序设计 3.能够完成遥控汽车的制作和调试 | 6 |
| 遥控汽车的软件设计 | 遥控汽车程序的设计 | 4 | ||
| 遥控汽车的制作和调试 | 遥控汽车电路的制作 | 8 | ||
| 6.无线话筒的制作 | 无线话筒的电路分析 | 分组讨论无线话筒的电路和工作过程 | 1.对无线话筒电路进行性能剖析 2.对无线话筒的制作和调试 | 6 |
| 无线话筒的制作和调试 | 无线话筒的制作和调试 | 6 |
采用企业实际工作项目实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将情感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融入项目中,任务具体,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
4.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模式: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每个知识模块均以一个实际产品设计任务贯穿始终,以产品的最终实现为目标带动教学,以产品的实现过程为脉络分层次教学。
考核方法:本课程考核采用项目积分考核方式,即课程的考试成绩由课程各个项目的成绩组成,取总分的平均分为课程的考核成绩。
每项目的成绩为百分制,由工作态度(占20%)、工作过程(占50%)、工作结果(占20%)、工作总结(占10%)组成。
5.课程实施条件
5.1教学团队要求
要求教师有企业顶岗实习的经验,掌握电源设备原理及制作、调试技术。对本行业有较强的领悟力和学习能力。所教授内容能紧跟行业的发展。
5.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为保证教学效果,课程教学要求在校内实训室进行,校外实训基地提供工学结合的学习岗位,通过校外实习基地的锻炼,学生对企业文化、工厂作业、工作纪律、工厂规范等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
5.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按照“项目驱动”模式编写,并使用最新版本。
将精品课程网站、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素材、电子教案和专业网站等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进行充分开发、利用。
6. 其他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