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15:12
文档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2、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
推荐度:
导读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2、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    B.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取少量液体C. 加热液体          D. 称取氯化钠

6、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丙和丁

7、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O2    B.CO2    C.N2    D.Ne

8、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Al3+——铝离子    B.2K——2个钾元素

C.F2——2个氟原子    D.2SO3——3个二氧化硫分子

9、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10、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

B.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

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

11、今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关于爱护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少,所以要节约用水

B.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为了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12、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3、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14、在一定量的银和铜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滤液显蓝色,则滤渣一定没有Cu

B.如果滤渣只含一种金属,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三种

C.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溶质可能含有两种

D.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一定含有Ag和Cu

15、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16、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17、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    B.质量相同

C.电子数不相同    D.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1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9、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

20、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X>Y>Z    B.Z>X>Y    C.X>Z>Y    D.Y>X>Z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图中的①和②是氟元素和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完成下列空白。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D中的x为_____。

(2)①和②是不同种元素,它们的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

(3)A、B、C、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填字母)。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填字母)。

2、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_____,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3、图甲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仔细分析答题:

(1)图甲中,铝元素的信息有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

(2)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4)图乙中,与铝不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是____________。

(5)图乙中,与金属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南开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做了提纯NaCl的如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图中的(填序号)_____.

(2)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如图A操作,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时,应停止加热.

(4)若得到NaCl的产率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_____.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把固体从蒸发皿转移到天平上称量时,有较多固体粘在了蒸发皿上

D溶解11g含有泥沙的NaCl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5)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氯化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50g,不需要的仪器为(填序号)_____.

A量筒  B天平  C烧杯  D漏斗  E蒸发皿  F玻璃棒  G酒精灯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

③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除选E外,还可以选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苹果中富含苹果酸,具有增强消化,降低有害胆固醇等作用,苹果酸的分子式 为 C4H6O5 请计算:

(1)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最简整数比)

(3)13.4g 苹果酸中含 C 元素质量____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 0.1)

2、科学研究中,常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出某未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推测该物质的分子式。某科研小组经反复实验,发现2A+3B=2C+4D中,3.2gA恰好和4.8gB完全反应,生成4.4gC。请问:

(1)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_____g;

(2)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求A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七、 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氧化物的化学式只能表示为XO    B.Y能将X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Z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X>Y>Z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C

2、B

3、B

4、D

5、A

6、B

7、C

8、A

9、D

10、C

11、C

12、A

13、C

14、B

15、B

16、C

17、A

18、C

19、C

20、B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40.08     9     8    质子数不同    B、C    B 

2、    H2    温室效应 

3、Al    26.98    AD    A    C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C、B、A    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较多固体    BCD    DEG 

2、集气瓶        A    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B    D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34;(2)24:3:40;(3)4.8

2、(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D质量=3.2g+4.8g-4.4g=3.6g;

(2)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解得x=32。

七、 已知: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和Z不能;将Y 、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D

文档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单质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2、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