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专业标准
(一)专业概述
专业名称:
学习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注意以下描述要点,其中第一、第四是必须要写的,第二、第三点可选其一。一般控制在150字左右。
1、能够反映职业教育特征
岗位特征描述:强调生产,或管理,或服务第一线(重要的是第一线的描述)。可参照《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征求意见稿),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和修改。
人才类型描述: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或(高)技能型人才、或复合型人才等。
2、能体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如类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描述;
3、能体现学校特色:如文化育人描述。
4、能体现专业素养描述:如如职业道德的描述。
专业规格:
一定要体现教育层次差别。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可以从以下各方面有所选择地予以描述,一般地,能力、知识描述是必不可少的。
1、从能力特征进行描述:
2、从知识特征进行描述:强调知识的广度、深度,但不宜作为首要描述和重点描述。
3、从岗位特征进行描述,同一职业的岗位重要性
4、从技术特征进行描述:技术高新特点。技术对象、技术手段、技术工具、技术素养。
5、从职业发展性特征进行描述:如专业方向及可发展的技术领域等)。
例如: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和会计专业为例(仅供参考):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普通及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操作、维护调试能力,能从事工艺实施等现场技术应用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
专业规格:
本专业学习者在完成学业后应:具有较强的机械制图与机械设计应用、机械加工操作与现场检测维护、机械装配与机械设备的控制、机制工艺编制等能力,同时具有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备本专业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现代制造技术,能够对现代制造设备进行操作与维护。能从事机械零件加工、机制工艺编制、产品检测及质量管理、技术服务及生产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并有向设备改造、产品创新设计、制造企业管理等技术领域发展的潜力。
会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中小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会计基础工作岗位,具有“诚信、敬业、严谨、准确”的良好职业素养,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能熟练进行账务处理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
专业规格:
本专业学习者在完成学业时应:具有较强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税务处理、职业判断等能力;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严谨态度和守法意识;具备财务理论及相关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能胜任中小企业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管理岗位以及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业务助理岗位;能基于所学财务知识,融入财务业务一体化思想,快速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具有向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更高层次的领域发展潜力。
(二)职业岗位、技术工作领域描述:
1.职业岗位描述
| 工作岗位 | 技术领域描述 | |
| 主要岗位 | ||
| 相关岗位 | ||
| 序号 | 职业资格及岗位技能证书名称 | 颁证单位 | 等级 |
⏹技术领域描述:描述工作岗位所主要从事的技术工作,一般作中观层面的描述。
⏹职业资格及岗位技能证书:证书要与社会上实际工作岗位需要联系起来,不是仅写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所获得的证书。
(三)专业能力标准
1.能力模块1
能力要素:
●
●
●
……
2.能力模块2
能力要素:
●
●
●
……
3.能力模块3
能力要素:
●
●
●
……
4.能力模块4
能力要素:
●
●
●
……
⏹专业能力是从职业岗位技术领域描述的分析中提炼而来的,即所描述的能力是岗位所做工作所需的能力。注意不能从已有课程中提出。
⏹针对具体专业所特别要求的英语和计算机能力可在专业能力标准中进行描述。对于基础的英语、计算机等能力,在通用技能标准中描述。
⏹专业能力模块一般不少于8个。
(四)通用职业能力标准
1.能力描述
能力要素:
●
●
●
……
⏹通用职业能力标准由学校统一制定,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殊情况进行调整。
(五)通识教育标准
1.能力描述
能力要素:
●
●
……
⏹通识教育标准由学校统一制定,如有特殊情况可加注另作说明或补充。
(六)发展性标准
1.能力描述
能力要素:
●
●
●
……
二 、课程设置
(一)课程体系
| 专业标准 | 学习领域课程 | 课程性质 | 建议学分 | 建议学时 | 课程类别 |
| 通识教育/ 通用职业能力 标准 | 1. | 必修 | 通识教育课程: 国家课程;文化素质课程;通用职业能力课程 | ||
| 2. | 必修 | ||||
| 3. | 必修 | ||||
| 4. | 必修 | ||||
| 5. | 必修 | ||||
| …… | …… | ||||
| · | 任选 | ||||
| · | 任选 | ||||
| …… | …… | ||||
| 专业能力标准 | 1. | 必修 | 职业技术基础课程: 实践导向的技术基础学科课程 | ||
| 2. | 必修 | ||||
| 3. | 必修 | ||||
| 4. | 必修 | ||||
| · | 必修 | ||||
| · | 必修 | ||||
| …… | …… | ||||
| 1. | 限选 | 职业技术能力课程: 工作体系课程;专业技术课程 | |||
| 2. | 限选 | ||||
| 3. | 限选 | ||||
| 4. | 限选 | ||||
| · | |||||
| …… | …… | ||||
| · | 任选 | ||||
| …… | …… | ||||
| 发展性标准 | 1. | 任选 | 拓展能力课程: 专业技术领域拓展课程;跨专业拓展课程 | ||
| 2. | 任选 | ||||
| · | 任选 | ||||
| …… | …… | ||||
| 1. | 任选 | ||||
| 2. | 任选 | ||||
| …… | …… |
⏹综合实训课程应作为工作体系课程列入到上表中
(二)核心课程
1.技术核心课程设置
| 技术核心课程 | 专业能力 | 主要教学内容 | 参考学时 |
| 文化核心课程 | 主要教学内容 | 参考学时 |
| 序号 | 要求取得的证书(专业双证制证书) |
| 1 | |
| 2 | |
| 序号 | 建议取得的证书(与专业相关,对学生就业有帮助的证书) |
| 1 | |
| 2 | |
| 3 |
⏹其他相关技能证书
⏹计算机和英语证书(学校不做统一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