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档案管理学题库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15:23
文档

档案管理学题库

《档案管理学》一、名词解释(4分/题,5个)1.大事件是按照时间顺序,简要、系统地记载某一组织、某个领域、某个人物等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生的重大活动或事实的参考资料。2.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以科学的档案价值鉴定理论为指导,合理运用档案价值鉴定的原则、法律规范、标准、程序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保存价值,确定档案保存期限,决定档案“存”与“毁”的一项专业性档案业务管理工作。3.全宗是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是档案馆档案的第一层分类、管理单位。4.组织沿革是系统记载一个机关
推荐度:
导读《档案管理学》一、名词解释(4分/题,5个)1.大事件是按照时间顺序,简要、系统地记载某一组织、某个领域、某个人物等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生的重大活动或事实的参考资料。2.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以科学的档案价值鉴定理论为指导,合理运用档案价值鉴定的原则、法律规范、标准、程序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保存价值,确定档案保存期限,决定档案“存”与“毁”的一项专业性档案业务管理工作。3.全宗是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是档案馆档案的第一层分类、管理单位。4.组织沿革是系统记载一个机关
《档案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4分/题,5个)

1. 大事件是按照时间顺序,简要、系统地记载某一组织、某个领域、某个人物等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生的重大活动或事实的参考资料。

2.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以科学的档案价值鉴定理论为指导,合理运用档案价值鉴定的原则、法律规范、标准、程序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保存价值,确定档案保存期限,决定档案“存”与“毁”的一项专业性档案业务管理工作。

3. 全宗是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是档案馆档案的第一层分类、管理单位。

4. 组织沿革是系统记载一个机关、地区或专业系统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等变革情况的参考资料。

5. 专题指南是按照一定的题目,以文章叙述的形式,综合介绍档案馆(室)中有关该题目档案的一种材料,也属于一种工具书。

6. 档案保管工作是指在了解和掌握档案损坏规律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保障,以日常性工作和专门的技术措施为手段,对档案进行保护和管理,以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的工作。

7. 检全率是检索出的相关档案与全部相关档案的百分比。

8. 检准率是检索出相关档案与检索出的全部档案的百分比。

9. 归档文件整理是将拟归档的零散文件材料按其内容或形式的联系进行整理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10. 档案编研工作是以馆(室)藏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会利用需求为目的,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加工,形成不同形式的出版物,供社会各方面利用的一项专门工作。

11. 联合全宗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立档单位形成的、互有联系而不易区分全宗的档案构成的全宗。

12. 全宗汇集指用人为方法将不知其所属、全宗残缺不全的文件,按照一定特点集中起来的混合体。

13. 档案登记和统计是应用于档案领域的综合性管理手段,它不构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流程性工作环节,而是表现为一个方面,并同时体现其综合性、全面性,具体而言就是,它涉及档案管理领域所有重要事实与数据。

14. 档案存储指将档案放置于专门的档案库房内,按照一定的排放顺序进行排放,并形成定位数据。

二、简答题(5分/题,3个)

1. 简述立档单位及其构成条件

立档单位,即形成全宗的机关。又称“全宗构成者”。构成立档单位的条件有:

  (1)要具有行文权,即可以行使职权,并能主要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对外行文;

  (2)要具有财权,即一个的经济核算单位,自身可以编造预算或财务计划;

  (3)要具有任免权,即本单位有管理人事的机构或人员,并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

2. 结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16《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简述档案整理的原则

(1)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础。

①提高对原来整理工作的认识。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重视原有基础,继承保持其合理部分。

②不要轻易重新整理已经整理过的档案。只要不是零散文件,应该力求保持原有的整理体系。

(2)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

①来源方面的联系。文件在来源方面的联系主要指文件是以机关及其内部组织机构或一定的个人为单位有机形成的,产生文件的单位构成文件来源方面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时间方面的联系。文件在时间方面的联系主要指形成文件的机关、组织或个人进行工作活动时,都有一定的过程和阶段性。从而文件之间具有一定的时间联系。

③内容方面的联系。文件在内容方面的联系主要指文件是机关、社会组织行使职权过程中形成的,是在解决一定问题过程中产生的。

④形式方面的联系。文件在形式方面的联系主要指文件的形式标志着文件的特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件的来源、时间和内容的性质,因此文件的形式也构成文件之间一定的联系。

(3)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在运用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原则时,还要充分考虑档案保管和利用的方便。

(4)文档一体化,便于计算机(辅助)管理

(5)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整理协调统一

3. 档案收集工作的要求

(1)及时、全面地把档案收集进馆(室)。档案工作人员应及时、全面地将属于收集范围内的档案收集到档案馆(室)之中,同时还要考虑到档案的质量。

(2)加强馆(室)档案来源的调查研究与指导工作。档案来源与形成渠道是比较分散的,而档案提供利用则要求档案集中管理。因此,应加强调查研究,根据档案分散的情况和档案馆的条件,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宏观指导。

(3)推行入馆(室)档案的标准化。在档案入馆之前,从机关文件形成阶段对文件结构、用纸、开本尺寸等都进行标准化。

(4)保持全宗的不可分散性和全宗群的相对完整性。在档案收集工作中,必须把一个立档单位的档案作为一个全宗集中在一个档案室(馆),不可以把一个全宗的档案进行人为的分割。

4. 档案保护管理工作的内容

(1)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档案的安全现状和破坏档案的各种因素。安全现状包括档案进馆(室)前后的保管措施、保管过程、有无损坏、损坏程度等;破坏档案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不一,对档案的损坏过程、程度不同。

(2)制定和完善档案保管的各项制度和标准。制定关于档案保管工作的制度,有利于档案工作者和利用者规范自己的行为,明确在档案保管、利用的过程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对档案的损害,最大限度保护档案。

(3)提供档案保管的基本物质条件。基础物质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档案的寿命。尤其对于电子文件,如何在保管确保其长期可读、可用,已成为档案保管工作的新内容。

(4)日常档案保管工作。日常档案保管工作包括“十防”,虽繁杂琐碎,但又是档案保管的基础性工作。

(5)开展有针对性的档案保护工作。采取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受损较严重、有重要价值的或其他急需修复的档案进行保护,延长档案的寿命。

5. 档案完整与安全的主要威胁因素

从原因产生的根源看,主要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表现在:一是因时间的推移,外部环境的变化如不适宜的温湿度、光线、灰尘、虫、鼠等;二是不可抗拒的突发自然事件,如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往往对档案损害较大。

人为因素表现在:一是由于政治斗争等特定需要,人们有意识、有计划地破坏、损毁档案;二是因管理和使用不善,使档案实体受损、档案内容被泄露。

内部因素主要指档案本身,包括档案材料寿命因素、书写和印刷等因素。材料寿命因素包括档案的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等,以及墨水、油墨等书写、印刷材料的寿命。

6. 档案登记和统计的意义

(1)保证各项档案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促进档案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的有利条件;

(3)促进档案管理科学决策能力提高的信息依据;

(4)衡量和评价档案管理质量的客观依据。

三、论述题(10分/题,2个)

1. 接收与征集历史档案的意义

历史档案通常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形成的档案,收集历史档案的主要意义如下:

(1)它是保护祖国历史文化财富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历史上形成过大量档案文件,但是由于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档案已遭毁灭,保存下来的档案很少,且某些档案依然散存在民间,因此必须加强历史档案收集工作,尽早使散失于社会、国外的历史档案收集入馆,有利于使祖国历史文化财富得以长远流传。

(2)收集历史档案是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需要。历史档案记录和反映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况,是总结历史经验等社会工作不可或缺的原始素材,收集历史档案有利于丰富馆藏、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档案、适应历史档案开放和社会利用的需要。

(3)收集历史档案是一项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艰巨性工作。由于历史档案长期在社会流散且年深日久,具有收藏对象复杂、收藏地点不明、来源分散等特点,且许多历史档案正在遭受自然与人为的破坏,不少档案已经发霉变质、字迹模糊、破烂不堪,收集历史档案有利于档案工作者运用各种有效的传统和现代方法抢救这些濒临毁灭边缘的历史档案。

(4)收集历史档案是发展我国档案馆事业的重要手段之一。收集历史档案有利于丰富档案馆的馆藏、优化馆藏的质量,有利于促使档案馆因其收藏档案的年代久远、门类多样、内容丰富、版本珍贵而享誉国内外、社会地位提高。

2. 案例

不合适。

(1)档案室设在顶层会有漏水的风险;且靠里间容易潮湿。

(2)该档案室一天内有五个小时接触到阳光,强烈的紫外线易对档案造成一定损害,不利于保护档案,档案室最好朝向一个光照时间短且通风的方向。

(3)档案柜架不能紧靠墙放置,防止因墙壁潮湿、发霉而导致档案受潮、发霉;

(4)档案柜架不能朝向窗户摆放,否则太阳光将会损害档案,而应与窗户垂直摆放。

3. 某民间搜藏家有一批侨批档案欲捐献给国家档案馆,档案馆请求专家鉴定侨批价值,你用专业知识分析下该从哪里方面来判定侨批价值大小?

我将依据档案价值鉴定标准对该侨批的价值进行鉴定。

(1)档案的来源。档案的来源指档案形成者,即文件的责任者和立档单位。侨批形成者的社会地位越高、发挥的作用越大,侨批的价值越大。

(2)档案的内容。这是反映侨批的价值最直观、最本质的因素。若该侨批的内容重要、独特新颖、具较强真实性和综合性,那么它便具有较大的价值。

(3)档案形成的时间和时效性。形成时间越久远,侨批就越珍贵、价值越高,若是形成于特殊时期或重要历史时期,其价值也相对较大;档案价值的时效性表现为在不同时期满足不同需求的阶段性,可以从形式使用价值、历史参考价值、鉴赏文物价值对该侨批的价值进行鉴定。

(4)档案的形式特征。可通过研究侨批的名称、文本、外形特征和记录方式等来辅助判断侨批的价值。

(5)社会需求。①若该侨批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越深,则价值越大。②在判定该侨批对近期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时,还要挖掘其潜在的长远需求满足因素。

(6)相对价值标准。通过分析和比较相关侨批衡量该侨批的价值,相关档案保存越不完善,该侨批越完整、越稀有、实际效能和凭证作用越大、内容越不可替代,则该侨批价值越大。②在鉴定档案的客观价值时,还要考虑我国现有的保管条件和档案的保管费用。若该侨批可发挥的作用所带来的利益超过因保存其付出的代价时,才具有保存价值。

最重要的是,对该侨批的价值鉴定应综合地分析考察其特征其作用,不可孤立地、机械地片面判定其价值。

4. 档案库房建设“十防”

(1) 防火。建立档案库房防火制度,档案库房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库房内严禁吸烟,并备有灭火器,经常进行检查更换。

(2) 防潮。库房内备有温湿度计,经常检查记录,并根据室内温湿度不同情况,适当开窗通风、抛面喷洒水,放置干燥剂等办法调剂,使库房内的温湿度计记录符合规定标准。

(3) 防尘。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经常保持清洁,档案库房配备有关防尘(沙)设备,如窗帘、吸尘器等,对案卷及所有库内设备墙壁、地面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吸尘,使档案库房符合卫生规定标准。

(4) 防鼠。首先着眼于堵塞鼠害漏洞,经常查看是否有鼠迹,定期放置灭鼠药。

(5) 防盗。库房门窗用铁皮和钢筋焊接加固,门安装三保险锁和报警器,节假日加封条。

(6) 防光。库房的窗户装挂遮光窗帘,使档案柜不直接被阳光照射。

(7) 防虫。除搞好库房内外卫生,控制调节好温度外,首先档案入库前要进行检查和杀虫处理;档案库内放置防虫剂;经常查看是否失效,另外严禁存放滋生虫害的物品(如食物等)。

(8) 防水。经常检查馆库楼顶,做好防水防漏处理;经常检查暖气管,发现迹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案卷质量。

(9) 防高温。合理监控好温湿度控制的上、下限值,温度控制在14——24℃之间。应随时关好库房门窗,以防库外高温

(10) 防污染。监测档案室内外CO2、SO2有害气体的含量,适时通风,以减低其浓度。

【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书上的)

文档

档案管理学题库

《档案管理学》一、名词解释(4分/题,5个)1.大事件是按照时间顺序,简要、系统地记载某一组织、某个领域、某个人物等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发生的重大活动或事实的参考资料。2.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以科学的档案价值鉴定理论为指导,合理运用档案价值鉴定的原则、法律规范、标准、程序和方法,判定档案的保存价值,确定档案保存期限,决定档案“存”与“毁”的一项专业性档案业务管理工作。3.全宗是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是档案馆档案的第一层分类、管理单位。4.组织沿革是系统记载一个机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