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紧急医学救援考试试卷(附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3 04:16:08
文档

紧急医学救援考试试卷(附答案)

紧急医学救援考试试卷(解答)一、单选题(共40分,每题1分,在题目后或中的空格中填入正确选项的相应字母)1.突发事件事故的紧急救援应按照原则()A.就地、就近、安全、高效B.就地、空旷、安全、高效C.就近、空旷、安全、高效D.空旷、安全、统一、高效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我国应急管理总体预案中,将突发事件分为以下几类()A.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流行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群体性上访事件、公共卫生事件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群体性上访事件、社会安全事件D.自然灾
推荐度:
导读紧急医学救援考试试卷(解答)一、单选题(共40分,每题1分,在题目后或中的空格中填入正确选项的相应字母)1.突发事件事故的紧急救援应按照原则()A.就地、就近、安全、高效B.就地、空旷、安全、高效C.就近、空旷、安全、高效D.空旷、安全、统一、高效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我国应急管理总体预案中,将突发事件分为以下几类()A.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流行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群体性上访事件、公共卫生事件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群体性上访事件、社会安全事件D.自然灾
紧急医学救援考试试卷(解答)

一、单选题(共40分,每题1分,在题目后或中的空格中填入正确选项的相应字母)

1.突发事件事故的紧急救援应按照原则( )

A. 就地、就近、安全、高效

B. 就地、空旷、安全、高效

C. 就近、空旷、安全、高效

D. 空旷、安全、统一、高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我国应急管理总体预案中,将突发事件分为以下几类()

A.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流行

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群体性上访事件、公共卫生事件

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群体性上访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3. 轻症中暑症状不包括()

A.头晕、口渴

B.面色潮红

C.皮肤灼热

D.意识烦躁

4. 灾难检伤的分类标准,以下错误的是()

A.伤情极重,当时当地无法治疗,或者已经死亡者用黑色标志表示;B.不需要或仅需要简单处理的伤员用黄色标志表示;

C.需要紧急处理但不是立即处理的伤员用黄色表示;

D.生命垂危需立即治疗而且有望救活的伤员用红色表示;

5. 关于心肺复苏,以下错误的是()

A.按压部位为胸骨下1/3处,手掌根部紧贴胸壁;

B.按压深度为5cm,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

C.脑细胞在常温下缺氧4分钟以上就会受到损伤;

D.循环停止超过10分钟者行心肺复苏效果极差

6. 关于终止CPR的标准,正确的是()

A.病情无改善,连续30分钟的高级生命支持后仍无自主循环恢复,则可停止心肺复苏;

B.药物过量引起的心脏骤停不应延长复苏时间

C.心脏骤停前有严重的低体温不应延长复苏时间

D.对于新生儿,如果15分钟后自主循环未恢复,应延长复苏时间

7.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

A.应急演练场所

B.应急贮存场所

C.应急避难场所

D.应急处置场所

8.国家依法将应急管理组织系统内部的组织机构设置、隶属关系、责权力划分及其运作制度化,称为()

A .应急组织 B.应急 C.应急机制 D.应急关系

9. 关于止血带止血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止血带止血法损伤小

B.四肢严重创伤时,首选止血带止血法

C.止血带每隔1~2小时放松一次

D.止血带应放在伤口远心端

10. 关于骨折固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股骨骨折时,长木板要置于外侧腋下到外踝

B.开放性骨折要将骨折断端还纳后固定

C.肢体与夹板之间要用棉垫隔开

D.指尖或趾尖要暴露在外

11.休克的早期表现不包括()

A.皮肤湿冷

B.口渴

C.头晕

D.发绀

12.面对瞬间出现的大批伤患,()是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唯一有效途径:

A.检伤分类,阶梯治疗

B.检伤分类,统一治疗

C.阶梯分类,统一治疗

D.检伤分类,逐一治疗

13. 挤压伤的主要特征是()A.休克

B.肢体肿胀

C. 茶色尿

D.肾衰竭

E.以上都是

14. 颅脑外伤病人出现耳、鼻漏者,应采取下列什么体位()

A.去枕平卧位

B.患侧向下

C.患侧向上

D.自动体位

15. 伤情严重的闭合性颅脑外伤,持续昏迷或曾清醒再陷入昏迷,GCS3分,一侧瞳孔散大或对侧瞳孔开始散大,来不及做检查,最佳处理是()

A.甘露醇脱水

B.坚持待检查后再行处理

C.钻孔探查

D.呋塞米利尿

16. 对于化学物质泄漏事故现场救援措施中,哪项不恰当()

A、抢救人员必须带防毒面具,转移伤员离开现场进行冲洗等处理;

B、保持中毒者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C、如发现经口中毒者,一律进行催吐和洗胃;

D、输液、利尿以及应用排毒剂和解毒剂

17. 地震发生时,扒挖被埋者应注意什么?()A、扒挖时要快,不需要考虑支撑条件是否被破坏;

B、接近被埋者时,用手进行扒挖和清理;

C、为提高救人速度,要一直用利器刨挖

D、以上都对

18. 分级救治的现场抢救包括()

A.搜寻和发现伤员,指导自救互救;

B.对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C.止血、包扎、初步固定并填写伤单;

D.然后将伤员搬运出危险区,再后送至灾区医疗站和灾区医院;

E.以上都是

19. <20%的Ⅱ度烧伤并不涉及外生殖器应挂( )伤情识别卡。

A. 红卡;

B. 黄卡;

C. 蓝卡;

D. 绿卡;

E.

20. 护理咯血窒息病员的第一步骤是()

A、解除呼吸道阻塞

B、加压给氧

C、使用呼吸兴奋剂

D、输血

E、口对口人工呼吸21. 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转运前应首先()

A.持续中心静脉压测定

B.彻底清创

C.建立输液途径

D.消毒敷料包扎创面以免再感染

22. 灾害后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形式不包括()

A.严重的精神失常

B.木讷、痴呆的神经症

C.消极怀疑、无安全感

D.只会以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出现

E.不会表现为具体的疾病

23. 《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为了生产

C.生产必须安全

D.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24. 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在采集疑似病倒、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子等标本时,工作人员应采用______级防护。

A.一

B.二

C.三

D.四

E.五

25. 世界卫生组织应急风险沟通原则是()

A.信任、透明

B、尽早宣布、计划

C.听取公众的声音并使其参与进来

D.以上答案均是

E.以上均不是

26. 核和放射突发事件是指由于______造成或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影响或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

A.放射源

B.其他放射源

C.放射性物质或其他放射源

D.放射性物质

E、核物质

27. 腹部损伤现场急救正确的是()

A.吗啡止痛

B.发生休克,通过下肢静脉补液或输血

C.可少量饮水

D.内脏破裂,可用钳子钳闭

E.伤口处异物可取出,也可按异物固定法固定与伤处

28. 下列哪个不属于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应把握的重要环节()

A.层次分明的急救体系B.专科化的救治力量

C.畅通的急救转运通道

D.高效的保障系统

E.灵敏的应急反应

29.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职责不包括()

A.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参加卫生应急行动

B.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委托建设单位提出有关卫生应急工作建议

C.领导研究、制订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发展计划和技术方案

D.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

E.负责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30. 中度失血或失血量少于1000ml应挂______伤情识别卡:

A.红卡

B.黄卡

C.蓝卡

D.绿卡

E.白卡

31.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度伤()

A.头(H)、颈(N)、胸(C)、腹(A)、或者脊柱(S)任一部位的开放伤,但生命体征稳定

B.单纯长骨骨折

C.毒蛇咬伤

D.肢体断离E.I度烧伤,面积<20%

3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淹溺后可立即出现心率减慢

B.淹溺后可立即外周小动脉收缩

C.淹溺后可立即出现血液向心、脑集中

D.淹溺后可立即出现心跳停止

E.淹溺后可出现口唇发绀

33.严重火灾时伤病员的特征很少表现为()

A.心力衰竭

B.B.烧伤(包括呼吸道烧伤)

C.有毒烟气窒息

D.砸伤或坠落伤

E.烫伤

34. 下列人工通气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气量500-600ml

B.每次要看到患者胸廓起伏

C.慢送气,适量送,要起伏

D.按压时必须抬起给氧面罩,防止患者通气不畅

E.按压通气比30:2

35. 一个成年人的血液量约为()

A.3000-4000ml

B.4000-5000mlC.5000-6000ml

D.6000-7000ml

E.2000-3000ml

36. 脊柱损伤现场急救措施不正确的是()

A.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复合伤

B.颈椎损伤患者搬运时要在颈托固定后由专人扶住伤员头部,沿身体纵轴略加用力向外牵引,使其与躯干轴线一致,防止摆动和扭转

C.为求快速转运可不固定直接搬运

D.冬季要注意保暖,用热水袋时要用厚布包好,防止烫伤皮肤

E.不要对伤员随意翻动

37. 多发伤的现场急救措施不包括()

A.心跳未复跳者紧急转往医院进一步救治

B.保持呼吸道通畅是现场急救的首要任务

C.建立静脉通道,主要用于休克伤员

D.对于四肢的外出血应及时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E.给氧

38. 复合伤的转运途中措施不正确的是()

A.暂不给予药物处理

B.继续给予呼吸支持

C.救护车平稳驾驶,减少颠簸

D.保持静脉通畅

E.保持呼吸道通畅39.以下哪项方法不适合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 )

A.高压氧舱

B.脱水

C.改善脑代谢

D.输鲜血浆

40.颅顶部三角巾帽式包扎时,操作者通常站在病人:()

A.左侧

B.右侧

C.前面

D.后面

二、多选题(共15分,每题1分,在题目后的空格中填入正确选项的相应字母)

1.野外宿营选择营地时,应注意()

A.足够面积;

B.选择地势较高而干燥、地下水位较低的山坡上;

C.冬季应设于向阳避风处;

D.靠近水源,靠近公路和运输线;

E.选择地势低平而湿润、阳光充足的平地上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适用范围包括()

A.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

B.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C.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

D.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与重建

3. 关于现场急救止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暴露伤口,检查出血部位;

B.不要对嵌有异物或骨折断端的伤口直接压迫止血;

C.不要去除血液浸渍的敷料,应在其上另加敷料并保持压力;

D.肢体出血应将受伤区域抬高到超过心脏的高度;

E.四肢有出血时应立即使用止血带4. 现场急救时,常用以下哪些方法判断是否有骨折()

A.受伤部位有畸形,伤肢比健肢短缩;

B.受伤部位明显肿胀,肢体活动性疼痛;

C.用手指轻按伤处时疼痛加剧;

D.伤处可见活动性出血;

E.移动肢体时有骨擦音

5. 休克的诊断,下列正确的是()

A.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40mmHg以上;

B.脉压减少(<30mmHg);

C.尿量减少(<0.5ml/(kg.h));

D.中心静脉压<5cmH2O或肺动脉楔压<8mmHg;

E.心率>100次/分

6. 新的复苏目标包括的指标是()

A.心脏指数;

B.血乳酸;

C.胃粘膜PH;

D.动脉血压;

E.氧消耗

7. 常见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

A.风险回避

B.风险预防

C.风险自留

D.风险转移

8.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

A.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

B.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并有扩散趋势;

C.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D.发生烈性病株菌、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E.发生流行性感冒,并有扩散趋势

9. 地震灾害中的伤员禁止应用镇痛药的是()

A、颌面部损伤;

B、颅脑损伤;

C、胸部损伤;

D、颈部脊髓伤;

E、腹腔脏器伤

10. 泥石流灾害急性期的损伤是:()

A、淹溺;

B、水污染;

C、电击伤;

D、烧伤;

E、低体温

11. 在矿井下避难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保持安静、不急躁;

B、俯卧于巷道底部;

C、在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等明显标志;

D、水被排走露出棚顶时不能急于出来,以防CO2 、H2S等气体中毒;E、待救时间长遇救后,不能过多饮用食物

12. 氰化物中毒的抗氰药物有()

A、高铁蛋白行形成剂;

B、供硫剂;

C、钴类化合物;

D、硫酸铜溶液;

E、硼酸溶液

13. 关于绷带包扎法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缠绕绷带方向是从内向外、由下至上、从远端至近端;

B.打结、扣针固定应在肢体的内侧;

C.包扎时应注意松紧度;

D.检查肢体远端脉搏跳动,触摸手脚有否发凉等;

E.包扎肢体时不得遮盖手指或脚趾尖

14. 发现有人触电时,选择救援措施是()

A.迅速关闭电闸,切断电源;

B.使用绝缘工具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

C.救援者可站在绝缘垫或干燥木板上,尽可能用一手使触电者脱离;

D.因时间紧急,救援者拖拉触电者干燥的裸露身躯(手臂、手腕、脚腕等)

15. 火灾发生后,被围困于高楼中的人员选择下列哪些逃生措施是正确的?()

A.向室外抛扔枕头等软物,房间用手电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B.向室外抛扔重物,引起响声求救,并等待救援;C.迅速跳楼或进入电梯,避免被火焰灼伤;

D.迅速用水淋湿被子、毯子堵住门、窗缝隙,防烟堵火

三、判断题(共15分,每题1分,在题目后的空格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心肺复苏每延迟1分钟,室颤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生存率下降7%-10%。()

2.按照各类突发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学救援事件由高到低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级别,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标示。()

3.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不应超过10秒钟,如果在10秒钟内没有脉搏,那么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4. 野营的卫生防护及其重要,医疗区采取每日6次用过氧乙酸行空气喷洒,紫外线灯消毒每日2次,每次2小时。()

5. 在急性颅脑损伤时为防止加重脑水肿而不宜补充大量液体或生理盐水。()

6. 对冻伤局部可进行火烤或按摩。()

7. 口服所致急性中毒病人中,误服腐蚀性毒物(强酸、强碱) 时应立即洗胃()

8. 发生矿难事故时佩戴隔离式自救器的过程中有唾液要吐时,可以取下口具往外吐。()

9. 井下煤尘爆炸时对人体伤害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缺氧引起的中毒和窒息,其次是爆炸冲击波和燃烧。()10. 未经培训的施救者,在医护人员的电话指导下,对伤病员心肺复苏时,可只进行心脏按压。()

11. 避免循环功能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及时有效地止血,快速地输血或血浆。()

12. 溺水的危险在于反射性喉痉挛以致窒息和缺氧。()

13. 锐器伤引起的腹部损伤均为开放性的;钝性伤均为闭合性损伤。()

14. 检伤分类时标识既是表明该伤病患者伤势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也代表其应该获得救护、转运先后与否的程序。标签一定要配置在伤病员身体明显部位。()

15. 所有救助者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在检查脉搏、分析心律或进行其他操作时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四、案例分析(共20分,每题10分)

1.某多发伤病人,急救时发现同时存在窒息、腹部内脏脱出、股骨开放性

骨折,病人血压低,脉细速。

问:(1)该患者急救时以上各项病情的处理顺序?

(2)简述现场急救技术包括哪几项?(3)诊断该患者窒息,应进行的处置是?

(4)针对该患者骨折,应怎样处理?

(5)术后收治哪科更好保证医疗安全?

2. 汶川地震中,从废墟中发现一名中年男人,施救过程中发现该男子大石压住大腿下段及小腿,合力移开大石救出男子后,送往救治路上,该名男子大腿流血不止,出现意识焦虑,皮肤湿冷,心率118次/分,血压82/65mmHg。

问:(1)请问该名男子出现意识焦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2)送往医院路上最重要的处理方法是什么?(3)若该名患者大腿被压迫超过2小时,则应重视什么?

(4)如何处理(3)中出现的情况?

五、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

1、心理干预是卫生应急的重要工作内容,重大灾难发生时,人们往往会产生危机心理导致情绪异常,这种情绪异常主要有哪些表现?

2、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重点注意哪几项?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A

2.D

3.D

4.B

5.A

6.A

7.C

8.B9.C 10.B 11.D 12.A 13.E 14.B 15.A

16.C 17.B 18.E 19.D 20.A 21.C 22.D

23.A 24.C 25.D 26.C 27.D 28.B 29.C

30.B 31.D 32.D 33.A 34.D 35.B 36.C

37.A 38.A 39.D 40.D

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

1.ABCD

2.ABCD

3.ABCD

4.ABCE

5.ACDE

6.ABCD

7.ABCD

8.ABCD

9.BCDE 10.ACDE 11.ABCDE 12.ABC 13.ACDE 14.ABC 15.ABD

判断题:(每题1分)

1.√ 13.×

2.× 绿色应换为蓝色14.√

3.√ 15.√

4.√

5.√

6.×

7.×

8.×

9.√

10.√11.√

12.√五、案例分析(共20分,每题10分):

答(1)先抢救窒息,同时积极抗休克,再处理开放性骨折,

最后处理腹腔内脏脱出。(2分)

(2)止血、包扎、固定、搬运。(2分)

(3)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吸氧。(2分)

(4)止血、包扎、固定,手术清创。(2分)

(5)重症监护室。(2分)

答(1)失血性休克。(2.5分)

(2)加压捆扎大腿上1/3处避免继续出血,条件允许可同时

补充晶体液。(2.5分)

(3)挤压综合征。(2.5分)

(4)大剂量补液抗休克,间断松止血带;输注碳酸氢钠、甘

露醇、利尿。(2.5分)

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

(一)题

1.恐惧不安;(1分)

2.焦虑(病理性、身体不适、精神运动性不安);(1分)

3.压力;(1分)

4.挫折感;(1分)

5.过度防范;(1分)

(二)题

1.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停止按压间隔不要超过10秒;(1分)2.维持正确的按压频率(100-120次/分);(1分)

3.成人按压幅度至少5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大约4cm,儿童大约5cm);(1分)

4.每次按压后确保胸部有足够的回弹;(1分)

5.避免过度通气。(1分)

文档

紧急医学救援考试试卷(附答案)

紧急医学救援考试试卷(解答)一、单选题(共40分,每题1分,在题目后或中的空格中填入正确选项的相应字母)1.突发事件事故的紧急救援应按照原则()A.就地、就近、安全、高效B.就地、空旷、安全、高效C.就近、空旷、安全、高效D.空旷、安全、统一、高效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及我国应急管理总体预案中,将突发事件分为以下几类()A.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流行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群体性上访事件、公共卫生事件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群体性上访事件、社会安全事件D.自然灾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