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网络
下一跳路由器
135.46.56.0/22
接口0
135.46.60.0/22
接口1
192.53.40.0/23
R1
*(默认)
R2
1、一个路由器的路由表有以下的(CIDR)表项,现收到5个分组,其目的站的IP地址分别为:
(1)135.46.63.10
(2)135.46.57.14
(3)135.46.52.2
(4)192.53.40.7
(5)192.53.56.7
试分别求出其下一跳。
解:
目的ip地址
下一跳
(1)135.46.63.10
接口
(2)135.46.57.14
接口0
(3)135.46.52.2
R2
(4)192.53.40.7
R1
(5)192.53.56.7
R2
2、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下一跳路由器”)
N1 7 A
N2 2 C
N6 8 F
N8 4 E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离”):
N2 4
N3 8
N6 4
N8 3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并给出理由。
解
更新后路由器B的路由表:
目的网络
距离
下一跳路由器
N1
7
A
N2
5
C
N3
9
C
N6
5
C
N8
4
E
3、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有4000台主机,平均分布在4个不同的地点。如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2.0,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号码,并算出每个地点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给出过程)
解
依据子网掩码,后10位用于主机编号,可满足每个子网1000台主机的要求。子网号的设定,只要给出符合要求的四个子网及其主机号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4、设TCP的ssthresh的初值为8(单位为报文段)。当拥塞窗口上升到12时网络发生超时,TCP使用慢开始和拥塞避免。试分别求出第1轮次到第15轮次传输时的拥塞窗口的大小,并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解
第1轮次到第15轮次传输时的拥塞窗口的大小:
1,2,4,8,9,10,11,12,1,2,4,6,7,8,9。
第1轮到4轮:慢开始,指数增长,门限为
第5轮到8轮:拥塞避免,线性增长
第8轮到9轮:超时,从1开始
第9轮到12轮:慢开始,指数增长,门限为
第12轮到15轮:拥塞避免,线性增长
5、假设在互联网中,所有的链路传输都不出现差错,所有的结点都不会发生故障。在这种情况下,TCP的“可靠交付”功能是否还有必要,请给出理由。
解:
1、失序; 2、兜圈子,TTL为0;3、路由丢弃数据报
6*、长1.5km、数据传输率为10Mbps的基带总线LAN,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μs,试计算:
(1) 3000比特的帧从发送开始到接收结束的最大时间是多少?
(2) 若两相距最远的站点在同一时刻发送数据,则经过多长时间两站发现冲突?
解:
(1)3000bit/10Mbps+1500m/200(m/μs)=300μs+7.5μs=110μ
(2)1500m/200(m/μs)=7.5μs
7*、设要发送的二进制数据为101100111101,CRC生成多项式为,试求出实际发送的二进制数字序列(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
(1) 对应的二进制是
(2)二进制数据101100111101后面补上0000与 11001相除(这个除法做异或算法,相同为0,相异为1),得的余数为1110,商为110101001111。
(3)所以实际发送的二进制数字序列为
8*、一个自治系统有5个局域网,其连接方式如下图。LAN2至LAN5上的主机数分别为:93,165,6和20。该自治系统分配到的IP地址块为61.138.118/23。试给出每个局域网的地址块(包括前缀)。
9*、“尽最大努力交付”有哪些具体含义?
10*、在报文交换(Packet Switching)网络中要传输X位用户数据,报文的数据长度为p位,报文头长度为h位,而且X>>p+h,源结点到目的结点需经k个信道。若报文的发送速率为每秒r位,为了使报文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的延迟时间最小,求p的取值 (传播时延和结点的排队时延均可忽略不计)。
解:报文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的延迟时间为:
对上述公式求导并令其等于0,可以求得p的取值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