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分数
(一)判断题(每题3分,你认为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我国的职业卫生安全法规表现形式按其立法主体、法律效率不同,可分为、职业卫生安全法律、职业卫生安全行规、地方性职业卫生安全法、职业卫生安全规章。经我国批准生效的有关职业卫生安全方面的国际劳工公约也是职业卫生安全法的一种形式。( )
2.《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做出了基本法律规定。( )
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分类管理。( )
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原则是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
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或为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
6.《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
7.职业卫生安全行规是指由制定的有关的各类条例、办法、规定、实施细则、决定等,如《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高毒物品目录》等。( )
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共八章七十一条,包括总则、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劳动过程的防护、职业健康监护、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监督管理、罚则和附则。本条例作为职业病防治法配套的行规,在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卫生许可证制度、工伤保险、高毒特殊作业管理规定、职业卫生医师和护士制度、卫生行政部门责任、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责任追究等方面都有明显突破,对于规范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救援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纪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
1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并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 )
11.地方性职业卫生安全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为执行和实施、职业卫生安全法律、职业卫生安全行规,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经常以“条例”、“办法”等形式出现,如《云南省职业病防治条例》。( )
(二)选择题(每题3分,你认为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国职业卫生安全法规的( )形式。中不仅有职业卫生安全法律规范,而且在所有法律形式中居于最高地位,是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有其他职业卫生安全法律都要依据确定的基本原则来制定,不可与之抵触。
(1)重要( )
(2)首要( )
(3)极其重要( )
2.职业卫生安全法律是指由全国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职业卫生安全方面法律规范性文件的统称。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 )。
我国的职业卫生安全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
(1)等于( )
(2)高于( )
(3)次于( )
3.《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
(1)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
(2)防治职业病( )
(3)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
(4)促进经济发展( )
(5)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
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
(6)法律、行规和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
(7)有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医师或护士( )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
(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6.《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
(1)设置报警装置( )
(2)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
(3)冲洗设备( )
(4)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
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
(2)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
(3)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
(4)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
(5)对高毒物品每季度检测一次( )
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前两款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发给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确保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处于正常适用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运行。
用人单位应当对前款所列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职业中毒危害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通讯报警装置处于不正常状态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 )有毒物品作业;恢复正常状态后,方可重新作业。
报告主管( )
停止使用( )
报修( )
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不得安排有( )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职业禁忌( )
乙肝阳性( )
糖尿病( )
10.《云南省职业病防治条例》规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卫生部制定的评价规范,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并在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 )日内出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当科学、公正、客观、真实。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法对涉及建设单位的技术、商业秘密及劳动者个人隐私予以保密。
45( )
75( )
60( )
11.职业卫生安全规章是指由所属部委以及( )的地方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职权制定、颁布的有关职业卫生安全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如《职业病目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等。
职业卫生安全行规、地方性职业卫生安全法规、职业卫生安全规章均是职业卫生安全法律的必要补充或具体化。
有权( )
各级( )
(三)问答题
1.国际劳工公约,是我国职业卫生安全法形式的组成部分吗?(10分)
2.我国现行的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标准主要有哪些?(10分)
3.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用是什么?(14分)
阅卷: 复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