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咨询名词解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04:46
文档

咨询名词解释

1.YAVIS病人:指具有年轻,有吸引力,善言谈,聪慧和成功等特点的来防者。2.心力萎顿:是一种心理状态。它起于人的主观无助感,即无法应付他(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都觉得她(他)能够处理的问题。3.强化:伴随着条件刺激的呈现给予无条件刺激,让目标行为出现的频率得以增加。4.抗条件作用:对一个已形成的条件反应进行这样的操作:一方面撤销原来的强化物,同时设法使一个不能与原来的条件反应共存的反应与原来的条件刺激建立联系,结果原来的条件反应会更迅速地被消除。5.系统脱敏:使当事人在放松状态下接触(实际的
推荐度:
导读1.YAVIS病人:指具有年轻,有吸引力,善言谈,聪慧和成功等特点的来防者。2.心力萎顿:是一种心理状态。它起于人的主观无助感,即无法应付他(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都觉得她(他)能够处理的问题。3.强化:伴随着条件刺激的呈现给予无条件刺激,让目标行为出现的频率得以增加。4.抗条件作用:对一个已形成的条件反应进行这样的操作:一方面撤销原来的强化物,同时设法使一个不能与原来的条件反应共存的反应与原来的条件刺激建立联系,结果原来的条件反应会更迅速地被消除。5.系统脱敏:使当事人在放松状态下接触(实际的
1.YAVIS病人:指具有年轻,有吸引力,善言谈,聪慧和成功等特点的来防者。

2.心力萎顿:是一种心理状态。它起于人的主观无助感,即无法应付他(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都觉得她(他)能够处理的问题。

3.强化:伴随着条件刺激的呈现给予无条件刺激,让目标行为出现的频率得以增加。

4.抗条件作用:对一个已形成的条件反应进行这样的操作:一方面撤销原来的强化物,同时设法使一个不能与原来的条件反应共存的反应与原来的条件刺激建立联系,结果原来的条件反应会更迅速地被消除。

5.系统脱敏:使当事人在放松状态下接触(实际的或是想象的)恐惧对象来克服焦虑。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恐惧症状。

6.替代强化: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而使某个行为或行为频率的增加。

7.ABC理论:可以用于解释情绪失调的原因。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当事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和看法;C代表个体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8.非理性信念:相对于理性信念而言。能引起情绪、行为的失调;有着“绝对化”“必须如此”“不可通融“等特点。

9.防御机制:自我在协调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些手法、技巧和一些习惯性的反应方式。使自我、本我、超我都得到满足。至少在主观上做到与客观现实相适应。这种方式具备某种心理保护的功能,所以也称作自我心理防御。

10.内部获益:指第一级获益。指症状满足了病人的无意识欲望,使无意识冲突得到变相的虚幻的解决这一事实。

11.二级获益:指病人借助生病,从家人、朋友和其他人那里获得支持、同情、安慰,从而减低应激压力。

12.疑病素质:之一种精神活动的倾向性,即担心自己患病。

13.精神交互作用:当感觉和注意出现一种交互,彼此促进的局面,致使该感觉越来越放大,人再也无心注意到别的事情。

14.实现趋向:是人身上的一种最基本地,统御人的生命活动的驱动力量;它是向上、向前、积极的、有建设性、创造性的力量。

15.现象场:当事人的主观经验世界。

16.心理失调:当经验和自我之间存在不一致和冲突,只要个体否认或曲解经验,此时就会出现一种心理的不平衡。

17.自我异化:指行为不再受机体评估过程的指导,而是受内化了的社会价值规范的指导。

18.健全人格:具有健全的心理生活的人的人格;是引导一个人行动的方式,人在其智慧及生活的尊重的指引下行动,从而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使人在觉悟、胜任力以及热爱自我、他人和自然的能力方面得到发展。

19.自我实现的人:有着高度自主性、强烈道德感、创造性;并以问题为中心,对自己和他人有高度接纳,能欣赏生活,常有“高峰体验”的人。

20.充分发挥机能的人:人的天性的本质是不断地成长、自我实现,而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的固有潜能充分发挥的趋势。

21.阶段性目标:通往终极目标的一个个中间目标。

22.终极目标:最终要达到的治疗目标;是概括的、笼统的目标。

23.价值干预:指指引当事人把自我探索集中于个人选择与个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上,而不是有治疗者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来评价一个选择是否有价值然后把自己的观点加诸当事人。

24.内部工作模型:儿童和照顾者的互动经验会累积成儿童的心理结构。

25.选择性知觉:指人们倾向于知觉到那些符合需要的事物,忽视干扰性事物,但对确实有威胁的事物也投入全部的注意。

26.反应性倾听:接受但是人的语言的、非语言的信息。不仅注意外显的内容,更把握到说话者内隐的思想和感受。

27.阻抗:指当事人对治疗者和治疗要求的改变发生抵触,表现的不合作,对抗等等。

28.结构化:是咨询师在咨询的开始阶段向当事人说明解释交代有关双方在咨询反应定向的一些约定、规则或要求。并就当事人与此有关的态度和情绪进行处理的工作。

29.概念化:指咨询师根据某种理论,在当事人所提供的材料基础上,对当事人心理障碍进行病因学和病理学的解释,并由此形成初步的咨询计划。

文档

咨询名词解释

1.YAVIS病人:指具有年轻,有吸引力,善言谈,聪慧和成功等特点的来防者。2.心力萎顿:是一种心理状态。它起于人的主观无助感,即无法应付他(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都觉得她(他)能够处理的问题。3.强化:伴随着条件刺激的呈现给予无条件刺激,让目标行为出现的频率得以增加。4.抗条件作用:对一个已形成的条件反应进行这样的操作:一方面撤销原来的强化物,同时设法使一个不能与原来的条件反应共存的反应与原来的条件刺激建立联系,结果原来的条件反应会更迅速地被消除。5.系统脱敏:使当事人在放松状态下接触(实际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