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深圳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14:08
文档

(人教版)深圳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小刚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下面四个事例中,与小刚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在物理学中用光线即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C.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D.研究声音产生时,通过观察音叉激起的水花来显示发声体正在振动2.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包饺子时捏出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B.推
推荐度:
导读一、选择题1.小刚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下面四个事例中,与小刚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在物理学中用光线即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C.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D.研究声音产生时,通过观察音叉激起的水花来显示发声体正在振动2.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包饺子时捏出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B.推
一、选择题

1.小刚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下面四个事例中,与小刚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A.在物理学中用光线即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

C.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D.研究声音产生时,通过观察音叉激起的水花来显示发声体正在振动

2.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包饺子时捏出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铅垂线的应用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飞机的升力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

3.如左图所示,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不会掉下来。下列选项中所含物理原理与其相同且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以防止列车驶过时强大的气流把人冲向离站台远的地方,从而发生危险

B.在新冠肺炎疫情高峰期,全国人民按要求居家隔离,以防止疫情的大面积传播。小棒在开窗通风时,发现当居室前后两侧的窗户都打开时,“过堂风”会把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因此认为绝对不可以把居室两侧的窗户同时打开

C.如右图所示,用力吹气,A管中的水将从管口流出。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作喷雾器

D.平行航行的船只有时会偏离自己的航道而相撞,因此相互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防止惯性产生的危险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B.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让船只顺利通过大坝

C.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帕斯卡

D.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是因为吸盘对墙面有较大的吸引力

5.一场大雪过后,在公路雪地上行驶的小汽车,车后部常常会有雪附着在上面,对于这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汽车与空气摩擦而吸住雪.

B.车上原来有雪.

C.司机为了保持车体干净而故意做的.

D.汽车行驶时,车体两边的空气流速较大,是气压差的作用把雪掀起附着在上面的.

6.三个用铜、铁、铝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相等,高度相同,把它们都竖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是(  )(ρ铜>ρ铁>ρ铝)

A.铜柱最大    B.铁柱最大    C.铝柱最大    D.三个圆柱一样大

7.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如果要想让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要用吸管分别从甲、乙两容器中吸出液体的质量、的关系(  )

A.    B.    C.    D.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下列对这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正立放置时水对瓶底的压强大

B.倒立放置时水对瓶盖的压强大

C.正立放置时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大

D.倒立放置时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大

9.如图所示,这些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如图甲图实验,小桌子上增加砝码后,桌脚与海绵接触位置凹陷更明显,则说明物体重力越大压强大

B.如图乙图实验,当向塑料管B中用力吹气时,细管A中液面将会下降

C.如图两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当地大气压强的值

D.如图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10.如图所示,是小丽同学寒假期间在热高乐园滑雪场,坐雪圈从雪道上加速下滑的情景,小丽高速下滑过程中会感觉呼吸比平时困难是因为(  )

A.鼻子周围空气流速慢,压强大    B.鼻子周围空气流速快,压强大

C.鼻子周围空气流速快,压强小    D.鼻子周围空气流速慢,压强小

11.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对金属盒进行下列操作时,能使高度差增大的是(  )

A.在原位置转动180°    B.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放入酒精中的同一深度处

12.如图所示,小明用电吹风从端对着泡沫机翼模型送风,则机翼(  )

A.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C.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D.下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二、填空题

1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____的存在,做该实验时,先要用抽气机将密闭球内抽成接近______。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选填“大”或“小”)

14.均为1kg的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为______N,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______N,此时______对桌面的压强大。(g=10N/kg)

1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是、,容器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__,p甲__ p乙(填“”、“”或“”。

16.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云南省为湖北省捐赠了一批负压救护车,为湖北省抗击疫情发挥了很大作用。如图所示为负压救护车的工作原理图,车内空间为负压舱,它能滴水不漏地防护病毒再传播。这个装置主要部分是一个抽气机,被污染的空气经过消毒、杀菌处理后用抽气机__(选填“抽出”或“抽入”)车内,使车内大气压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车外气压,所以称之为负压救护车,这样就能让清洁的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并使空气由清洁区(医务人员区)流向感染源区(病人区)。

17.如图所示是带到高原地区的泡面,它变得比在平原地区体积要大是因为高原地区的大气压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平原地区气压;高原地区煮饭要用高压锅,这是因为高原地区受气压的影响所以水的沸点较_____(填“高”或“低”)的缘故。

18.工程师把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河水越深,压强越__________;建筑工人砌墙时,需要用到如图所示的工具——铅垂线,它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的来确定墙壁是否竖直。

19.学习了液体压强知识后,小明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他先取了一空塑料瓶分别在瓶底、瓶壁的不同高度处扎有三个小孔,把它放在水槽中如图(a)所示,三个小孔均有水射入并且越靠近底部的小孔水的射速越大;然后他又在塑料瓶中装有浓盐水(ρ盐水>ρ水)再度把它放在水槽中,发现盐水从塑料瓶中射出,如图(b)所示。根据上述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根据图(a)可知:______;

(2)根据图(b)可知:______。(各填一个结论即可)

20.小朵将一瓶未装满的密闭矿泉水瓶,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矿泉水对瓶底的压力 ______ ,矿泉水对瓶盖的压强比未倒立时水对瓶底的压强 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

三、解答题

21.滑板运动已经成为都市青年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运动。一块滑板是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桥)和四只滑板轮等部分组成,总质量为5kg,如图所示。若滑板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10-4m2,当一个质量为45kg的学生站在一块滑板上时,求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取10N/kg)。

22.如图所示,平底水杯底面积是4×10-3m2内盛0.6kg的水,水深12cm。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 kg /m3试求:

(1)水杯中水的重力是多大?

(2)水对水杯底部的压力多大?

23.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一个上宽下窄、底面积为0.02m2的薄壁容器内装有质量为4kg的液体,将一个密度为0.75×103kg/m3、体积为8×10-4m3的物体放入容器内、物体漂浮在液面且刚好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此时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为0.1m(g取10N/kg)求:

(1)物体受到的重力;

(2)容器内液体的密度;

(3)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24.如图,重4N的圆柱形薄壁容器盛有水,位于水平桌面上,其侧壁底部的开关K处于关闭状态,圆柱形木块A在水面处静止。某时刻打开K向外放水,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与所放出水的质量m之间的关系如图右所示。

(1)放水前,容器内所盛水的深度为多大?

(2)容器的底面积为多大?

(3)水全部放出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多大?

25.“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如图所示,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最短的木板长为0.2m,空桶的质量为2kg,木桶底面积为4×10-2m2.若不计圆桶外壁的厚度,g取10N/kg,求:

(1)空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2)当桶装满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和压强。

26.学校进行“注模”艺术品的展示活动。小明同学制作一底部面积S=2×10﹣3m2,高h=0.15m的作品,将密度ρ=0.8×103kg/m3的某种液体注入磨具内,用了体积V=5×10﹣4m3的液体,如图所示,g取10N/kg,求:

(1)成型前液体对模具底部的压强p1 ;

(2)成型作品的质量;

(3)成型作品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

(4)成型作品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p2。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效压力的作用效果用的是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A.在物理学中用光线即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用的是模型法,故A不符合题意;

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用的是理想实验法,故B不符合题意;

C.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C不符合题意;

D.研究声音产生时,通过观察音又激起的水花来显示发声体正在振动,用的是转换法,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解析:C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包饺子时用力可以捏出漂亮的花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较大的力才能将门推动,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铅垂线就是利用此特点工作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机翼模型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内,上面的路程长,流速快,压强小;下面的路程短,流速慢,压强大,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形成一个压强差,这个压强差产生升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C

【分析】

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A.列车驶过时,安全线内侧空气流速较快,压强较小,安全线外侧空气把人推向列车,从而发生危险,所以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故A不符合题意;

B.小棒在开窗通风时,应把两侧的窗户同时打开,以便于空气流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如右图所示,用力吹气,A管中的水将从管口流出。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作喷雾器,故C符合题意;

D.平行航行的船只有时会偏离自己的航道而相撞,因此相互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距离,以防止中间水流速快,压强小,两侧水流速慢,压强大,把船推到一起产生危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解析:B

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骆驼对地面的压强,从而不会陷入沙漠中,故A错误;

B.三峡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可以保证船舶安全通过,故B正确;

C.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故C错误;

D.使用塑料吸盘时,先挤出里边的空气,使其内部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就把它压在了光滑的墙面上;故D错误。

故选B。

5.D

解析:D

【解析】

本题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答,小汽车外型是流线型,类似于飞机机翼,当汽车行驶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小汽车后部,流速大,压强小,雪在压力差下就会附在上面.

故选D.

6.A

解析:A

【分析】

如果采用常规方法,需要知道每个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力和各自的底面积(即受力面积),然后利用公式求出每个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进行比较才能得知哪个最大。但仔细分析会发现,由于三个都是圆柱体,有,这样的话,继续对公式进行变行可得:,然后根据题中已有条件,就可以判断它们对桌面压强的大小了。

因为

而三个圆柱体的高度相同,并且

所以可得出

故选A。

7.A

解析:A

【分析】

知道圆柱型容器里的液体产生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应用公式去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根据可知:要让压强相同,由于

则液体对底部产生的压力应为

由于原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所以压力减小量

因压力减小量与吸出液体的重力相等,所以

故选A。

8.B

解析:B

【分析】

(1)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可直接利用进行判断;

(2)无论正立放置还是倒立放置,水瓶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水和矿泉水瓶的总重力。

AB.由图可知,倒放时瓶中水的深度较大,根据可知,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故A错误,B正确;

CD.无论正立放置还是倒立放置,水瓶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水和矿泉水瓶的总重力;因为矿泉水瓶和水的总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倒放时桌面的压力,即

故CD错误。

故选B。

9.C

解析:C

A.保持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不变,改变小桌对海绵的压力,通过比较图发现:压力越大,海绵接触位置凹陷更明显,说明压力越大压强越大,故A错误;

B.向塑料管B吹气时,细管A的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细管A中的液面在烧杯液面上方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故B错误;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和吸盘的面积S,由 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故C正确;

D.丁图实验中,向外拉活塞,试管内气压减小,水再一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故D错误。

故选C。

10.C

解析:C

小丽高速下滑过程中会感觉呼吸比平时困难,是因为高速下滑过程中鼻子周围空气相对于小丽流速加快,气体流速越快,压强越小,此处的空气密度越小,感觉呼吸比平时就越困难,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解析:C

A.在同种液体中,液体的深度不变,方向改变,压强不变,故U形管的高度差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同种液体中,液体的深度减小,压强变小,故U形管的高度差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同种液体中,液体的深度增大,压强变大,故U形管的高度差增大,故C符合题意;

D.深度相同,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压强变小,故U形管的高度差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解析:A

由图示知,空气经过机翼上下方的路程不同,其中上方通过的距离大,而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通过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13.大气压强真空小

解析:大气压强    真空    小    

[1][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做该实验时,先要用抽气机将密闭球内抽成接近真空。

[3]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14.10铁球

解析:10    铁球    

[1]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的重力

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与自身重力是一对大小相等的平衡力,为10N。

[2]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所以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10N。

[3]由于铁球和木块的重力相等,根据可知,但铁球的受力面积小,所以对地面的压强大。

15.        

[1]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根据,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同,即

因为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由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2]两容器的质量相等,由图知

装有同种液体;所以根据可知

由可得

水平桌面上重力等于压力,由公式知

16.抽出低于

解析:抽出    低于    

[1]用抽气机,将被污染的空气经过消毒、杀菌处理后用抽气机抽出车内。

[2]只有负压救护车车内压强小于大气压时,空气才会从车外流向车内。

17.低于低

解析:低于    低    

[1]泡面被带到高原地区,其体积要变大,原因是密封袋内的空气气压不变,而密封袋外高原地区的空气气压变小了,即高原地区的大气压小于平原地区的气压。

[2]高原地区煮饭要用高压锅,是因为高原地区受气压的影响,水的沸点较低的缘故。

18.大竖直向下

解析:大    竖直向下    

[1]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河水越深,压强越大。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墙壁到铅垂线的距离上下都相等,说明墙壁是竖直向下的。

19.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或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解析: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或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1]观察图(a)可知,三个小孔均有水射入并且越靠近底部的小孔水的射速越大,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或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2]观察图(b)可知:装有盐水的塑料瓶放入水中,开孔位置相同,发现盐水从塑料瓶中射出,说明: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0.变小变大

解析:变小    变大    

[1]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压的是瓶子的侧壁,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大于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力。

[2]不论正放还是倒放,瓶子中装的都是水,可以不考虑液体密度对压强大小的影响,只从深度方面分析即可,倒放时瓶中水的深度较大,根据p=ρgh可知,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

三、解答题

21.25×105Pa

解:滑板对地面的压力为

F=G=mg=(45kg+5kg)×10N/kg=500N

滑板对地面的压强为

答:滑板对地面的压强为6.25×105Pa。

22.(1)6N;(2)4.8N

(1) 水杯中水的重力是

(2) 水对水杯底部的压强

水对水杯底部的压力

答:(1)水杯中水的重力是6N;

(2)水对水杯底部的压力压力为4.8N。

23.(1)6N;(2)1.5103kg/m3;(3)1500Pa

(1)物体受到的重力

 

(2)物体漂浮在液面且刚好有一半的体积浸在液体中,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由 得,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

(3)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答:(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6N;

(2)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1.5103kg/m3;

(3)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为1500Pa。

24.(1)0.13m;(2)0.01m2;(3)1160Pa

(1)由图乙可知放水前对底部的压强为1300Pa

(2)由图乙可知当圆柱形木块A接触容器底时,水对底部的压强为800Pa,共放出500g水减少的压强为

放出的水重

 

容器底面积为

 

(3)由图乙可知当水对底部的压强为800Pa,两侧共有水40g,合0.4N,物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水放完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答:(1)放水前,容器内所盛水的深度为0.13m;(2)容器的底面积为0.01m2 ;(3)水全部放出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160Pa。

25.(1)20N,500Pa;(2)80N,2000Pa

(1)空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桶=m桶g=2kg×10N/kg=20N

空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当桶装满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由可得,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F′=p′S=2000Pa×4×10﹣2m2=80N

答:(1)空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20N,压强是500Pa;

(2)当桶装满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力是80N,压强是2000Pa。

26.(1)1200Pa;(2)0.4kg;(3)4N;(4)2000Pa

(1)由题意可知,成型前模具内液体的深度h=0.15m,则液体对模具底部的压强

(2)由得,成型作品的质量

(3)成型作品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作品的重力

(4)成型作品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

答:(1)成型前液体对模具底部的压强是;

(2)成型作品的质量是;

(3)成型作品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

(4)成型作品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是。

文档

(人教版)深圳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小刚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下面四个事例中,与小刚研究方法相同的是()A.在物理学中用光线即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抽象概括出来的C.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D.研究声音产生时,通过观察音叉激起的水花来显示发声体正在振动2.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包饺子时捏出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B.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