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教案全集(部编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12:18
文档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教案全集(部编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教案全集(部编版)习作·介绍国宝大熊猫教学目标: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教学重点: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教学难点:能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搜集大熊猫的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大熊猫的图片,交流搜集的大熊猫的信息。1.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
推荐度:
导读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教案全集(部编版)习作·介绍国宝大熊猫教学目标: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教学重点: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教学难点:能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搜集大熊猫的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大熊猫的图片,交流搜集的大熊猫的信息。1.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教案全集(部编版)

习作·介绍国宝大熊猫

教学目标:

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

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

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

教学难点:能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

教具准备:课件  学生搜集大熊猫的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大熊猫的图片,交流搜集的大熊猫的信息。

1.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猫吗?在哪见过?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设计意图:出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再现生活场景,便于学生思维的激活,激起表达的欲望。为后面的话题交流创设了轻松地氛围。】

2.教师讲述,明确任务: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节

课我们从不同方面来介绍大熊猫,让我们通过交流多一些对它的了解认识。

3.出示交流的问题

(1)大熊猫是猫吗?

(2)大熊猫吃什么?

(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

4.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样子    门类  分布   食物   数量……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学习抓住关键词提取信息的学习意识,为接下来的写作梳理提纲。】

5.明确写作要求

(1)整合信息,确定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

(2)信息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内容要清楚,结构要完整。

(3)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6.整合资料,自主写作。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1.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评价,老师再补充评价,点拨指导。

【设计意图:作品展示,更能彰显学生的成就,提升写作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提升了学生的欣赏水平。】

二、组内互评,互改,教师巡视,相机关注指导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便于学生相互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相互提升。】

三、整理誊写

板书设计:

介绍国宝大熊猫

整理信息

学会使用说明方法

习作·奇妙的想象

教学目标:

1.从兴趣游戏入手,启发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3.挖掘想象潜能,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说和写等综合能力。

4.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写清起因、经过、结果。

5.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明白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大胆自由的想象应用于习作中。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做到想象合理有新意,不人云亦云。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写作纸。学生:在白纸上印上自己的指印。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两篇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自己变成了一棵树,头发可以钓鱼、当晾衣绳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2、小真和“我”大胆想象都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登上“奇思妙想号”,在想象的世界里进行闯关大比拼,你们想参加吗?(分组,规则)要想闯关成功,不但要想得……,还要说得……,那我们就出发吧!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闯关游戏进行教学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闯关游戏,大显身手

第一关:指印变变变

1.指印也能做画,不信你来看。(出示图片)你们发现这些有趣的图案是怎么变出来的吗?是啊,看似普通的指印,加上我们的奇思妙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2.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关.出示游戏规则: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为指印来个大变身.看看哪位同学想得奇,画得有趣,将为你们组赢得一颗奇思妙想星,时间三分钟。

3.学生想象创作。

4.学生展示,(不但想象奇特,画得也挺有趣有趣)老师想送给大家一组表示顺序的关联词语。用上这组关联词,能帮助你清晰地说出给指印变身的过程。评出奇思妙想星。

【设计意图:借助关联词语,能帮助学生语言表达更清楚,更明白。】

第二关:接龙编故事

1.夏天,尤其是到了午后,你会有什么感觉?是啊,正是小瞌睡虫找到了你们,才让你们昏昏欲睡。瞌睡虫的朋友可多了,如果瞌睡虫找到他的朋友会闹出不少笑话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比如:一天瞌睡虫找到了他的朋友“红绿灯”,会闹出笑话或者不必要的麻烦?

【设计意图:教师举了一个“红绿灯”的例子,迅速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空间,为下面的环节作好铺垫。】

2.瞌睡虫还会去找大自然中的哪些朋友?又会闹出什么笑话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第二关叫接龙编故事。(出示故事开头)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请同学们根据故事开头接着往下编故事。看谁想得奇特,编得有趣,就为小组加一枚奇思妙想星。 

3.小组交流。

4.哪组来当龙头?(教师适时评价,颁发“奇思妙想星”)

第三关:读故事写故事

1.过渡:哎呀,老师越来越佩服你们了,想象真丰富。下面进入第三关,难度可越来越大啦。准备好了吗?

2.第三关:。铅笔是我们天天都要用到的文具,可是整天憋在铅笔盒里的铅笔有好多好多的梦想呢。(出示例文)读读故事,铅笔都有哪些梦想?你们发现铅笔的所有梦想有什么相似之处?

3.不但它的梦想有相似之处,描写梦想的表达方式也有相似之处。再读介绍铅笔的梦想的这部分你发现了吗?(出示课件)

4.总结写法:我们在写故事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种方法,让每部分的语言有一定规律,这样故事就显得条理更清晰,表达更有层次了。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故事创作纸,想一想一支铅笔还会有什么梦想?把它写下来。时间是六分钟。

5.展示交流,颁发奇思妙想星。

6.老师要把你们写的和在一起,《一支铅笔的梦想新传》就诞生了。

三、总结闯关,提示写作 

1.统计各小组奇思妙想星的数量,评出获胜小组。

2.总结获胜法宝:想得……,说得……。只要大胆想象,就能像小真一样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

3.出示《最好玩的王国》《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树的心思》《躲在草丛里的星星》等非常有想象空间的作文题目,看了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下节课,我们就来自己创作一篇富有想象的小故事。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谈话:上节课我们牛刀小试,同学们奇妙的创意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会变得那么奇妙。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

二、出示要求,创编故事

1.出示题目,选出你最喜欢的题目,也可以写其它的想象故事。

2.简单交流。

3.明确写作要求,大胆想象,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

4.学生创作故事。

第三课时

一、回顾要求,导入新课

(出示题目及要求)今天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你们的想象成果。

二、自己评价:朗读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地方。

三、同学互评:说说自己最喜欢同学写的什么内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四、总结点评

1.老师总结作文优缺点。

2.列出写的较好的学生名单。

3.选出几篇较好的文章作为范文朗读。

4.寻找亮点。

五、自己修改习作并誊写。

板书设计:

一组

二组

三组                       想得 ……            说得……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人物特点。

  2.初步领会描写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3.加一个精彩的题目。

教学重点: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准确真实的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准确而真实的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范文。学生:观察自己身边有特点的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玩一个猜谜游戏。看谁能根据大屏幕上的词语猜出人物形象。看谁的反应最快,猜出来的同学请举手。(大屏幕出示)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用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兴趣,揭题。】

1.火眼金睛   尖嘴猴腮   头戴紧箍咒      ——孙悟空

同学们,眼睛,嘴巴,脸,这些都是孙悟空的外貌。所以咱们可以通过外貌猜出人物。(板书:外貌)

    好,同样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再猜(大屏幕出示) 

2.好吃懒做  好色       ——猪八戒  

    好吃懒做是猪八戒的?性格。  好色,就是喜欢女子。也就是爱好、兴趣。所以咱们还可以通过性格爱好来猜出人物。(板书:性格  爱好  兴趣)

小结:外貌,性格,爱好兴趣,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人物特点。

二、深入理解“人物特点”

1.出示例文。

我们可以根据外貌猜出人物,大家看这段文字写的是谁?

(出示例文)我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黑色的眼睛,鼻子下面有一张小小的嘴巴。 

师:这是谁?  生答不知。 因为他的外貌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没特点。

好多人都长的是这个样子,这是一张大众化的脸谱,放在人堆里看没什么特别的。所以猜不出来。

师:那什么是特点呢?生:特殊的地方。

师:对特别之处。生: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理解什么是特点。

特点就是指的人或者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这个独特的地方,可以是外貌,也可以是性格爱好兴趣等。这都是特点。

(举例:)比如说:小红左侧脸颊上长了一颗美人痣,这就是她外貌的独特之处。小明特别爱看书,连上厕所的时候都拿着书,这是他的兴趣爱好,也是他的特点。再比如说我们班的郭辰嘉同学,平时非常喜欢帮助别人,一副热心肠,这也是他的特点。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特点呢?

正是有了这些特点,才使得我们与众不同。著名的哲学家布莱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咱们在介绍人物时,想让人一下子记住,就必须抓住最鲜明的特点。(板书:抓特点)

三、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人物。

1.出示范文。

到底怎样抓住特点来描写人物呢?老师抓住了自己的特点写了一段文字,咱们一起来看看。

范文:我高高的个儿,脸蛋儿鼓鼓的,就像鹅蛋一样。眼睛虽然不大,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弯月牙儿,让人感觉很亲切。我的鼻头圆圆的,下巴尖尖的。我还是一个爱笑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嘴角总是上扬的。我特别喜欢读书,平时我抓住一点一滴的时间都用来读书,课间读,下班回家后读,连上厕所都手不离书呢。

师:老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自己的?

生:个子,脸蛋,眼睛,鼻子,下巴。(外貌)

生:爱笑,嘴角上扬。(性格乐观)

生:喜欢读书。(兴趣爱好)

2.小结:老师在描写自己的时候,抓住了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你在写人物的时候只要从这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特点,并写具体,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四、寻找身边有特点的人。

1.寻找有特点的人,打开思路。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特点的人,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热心肠的同学,爱问问题的“小问号”,对昆虫颇有研究的“昆虫迷”,说话幽默的“幽默王子”,说起话来大嗓门的“高音喇叭”……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身边的同学小伙伴们又有哪些特点呢?

2.出示例文。体会抓住人物的兴趣爱好来描写人物。

老师这里有一个同学写的片段,他描写了他的好朋友。大家仔细读读,看看这个同学抓住了人物什么特点来写的?(生自读)

例文:我的好朋友小林是一个“街舞狂”,只要一听到音乐,他就忍不住跟着节奏跳起来。记得有一次做课间操之前,老师放了一段《最炫民族风》的音乐,本来在操场上立正站好的他,身体如同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剧烈的扭动着。只见他眯着眼睛,紧闭着嘴巴,头发一甩,胳膊一抬,屁股一扭,来了个360度大转弯。此刻,这似乎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舞台,我们都用诧异的眼神看小林,他都浑然不觉,一直跳啊跳啊。直到广播体操的音乐响起,他才忽地回过神儿来。瞧,他跳起舞来的样子多专注啊,像一个舞王!

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这个小孩有什么特点?生:他爱跳街舞。

生:眯着眼睛,紧闭着嘴。师:这是神态。(板书:神态)

生:浑然不觉。师:忘记了这是在操场上了,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这是自己的舞台。这是心理描写。(板书:心理)

生:头发一甩,胳膊一抬,屁股一扭。一连串的动作。(板书:动作)

小结:抓住人物跳舞这个兴趣爱好,描述具体。同时,描写的时候加入了详细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把人物写活了。

五、妙笔生花

1.教师提示:想一想你身边有特点的人,选取其中一个进行描写。你可以抓住他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通过一件事情来具体描述。可以用上描写神态,心理,动作的词语。

2.加上合适的题目。找出你写的人物的特点,根据特点加题目。例如:《戏迷爷爷》、《我的同学“小问号” 》……

3.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抓住特点写人物

                      外貌                                                            

 抓特点              

    性格 兴趣爱好    神态  动作   心理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教学目标:

1.借助图表回忆做实验的情景,将图表填写完整。

2.能够流畅地介绍自己做实验的情景。

3.把实验经过写清楚,并能细致生动地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

4.适当加入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发现等。

教学重点:把实验经过写清楚,并能细致生动地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

教学难点:适当加入做实验时的心情和有趣发现等。

教学准备:准备一只烧杯、一杯清水、一只生鸡蛋、一盘盐、一把汤匙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

   世界上什么最神奇?科学的力量最神奇。科学,能让太阳为人类烧水、煮饭,能让机器人代替潜水员到海底探险。科学,能让远隔重洋的亲人面对面地对话……科学能够改变世界,科学能够创造未来。今天,我们做一个科学小实验。

【设计意图:虽然是小实验,但开头就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也许因为此次实验学生热爱了科学。】

1、培育思维

1.实验开始前,你想说什么?

2.做这个小实验,需要准备哪些器材?谁能说一说,请用上数量词。

【设计意图:练习了数量词的用法,让学生养成规范用词的好习惯。】

3.首先先看老师做,然后再分组做。你做的时候注意观察、思考。因为做完实验后还要进行小组间的比赛。比赛内容是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实验的?做实验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板书:做、看、想)

【设计意图:先明确要求,就是明确了目的,再进行实验,有的放矢。】

实验1:老师把鸡蛋轻轻放入清水中。学生接着做此项实验。

学生先在小组内练说,练说约三分钟后再出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选择运用所给的词语和句子再次进行练说,最后进行小组间的比赛,老师仍然在表格内评分。

提供的词语:

描写观众的词语:

目不转睛  欢呼雀跃  议论纷纷  争先恐后  

一眨不眨 伸长脖子

描写鸡蛋鸡蛋变化的词语:

晃晃悠悠  摇摇摆摆  慢吞吞

描写鸡蛋鸡蛋变化的句子:

鸡蛋像个潜水员慢慢沉入水底。

鸡蛋像喝醉了酒似的,晃晃悠悠地往下坠,不一会儿就沉到杯底“睡大觉”,一动不动了。

鸡蛋晃了晃身子,又懒洋洋地倒了下去。

(学生在小组内练说三分钟后再出示优美词语、句子,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不学生的思维。集中了大家的智慧之后,语言丰富了,心中也有了自信,这样进行比赛也是对学生小组学习结果的展示,同时老师要提升。

另外,分开实验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把实验过程放大,是在有意识地告诉学生,只要认真观察就有发现。)

实验2:在水中放入盐慢慢搅动,观察发生的情况。(过程同上)

描写观众的词语:

疑惑不解   手舞足蹈   一眨不眨

伸长脖子   拍手欢呼

描写鸡蛋变化的句子:

鸡蛋仿佛轻了许多,从杯底里浮了起来,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从水里探出了脑袋。

鸡蛋浮了起来,就像潜水员的氧气罐里氧气不足了似的露出来呼吸新鲜空气一样。

鸡蛋像一位跳水运动员一样跳入水中,在清凉的池水里游动几下,眨眼间又浮起来了。

为什么生鸡蛋放在清水里会沉到杯底,而放进有相当浓度的盐水里,却会神奇地浮上来呢?(清水的浮力小,盐水的浮力大。)

二、命题(2分钟)

三、习作(25分钟)

要求:

 1.不会写的字先写拼音,等全部写完作文后再查字典写上字。

 2.口不出声、头不晃动、笔不停止。

4、讨论修改:

写清楚实验过程中自己怎么做、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吗?同时注意其他同学的感受了吗?

五、评议

六、批改(结合语文园地的修改符号)

 内容 :

  1.格式、卷面、错别字、标点、语病

  2.实验过程是否具体

方法:

   把好词好句用曲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理由。不明白或好建议当面和作者交流,作者修改。

步骤:

    1.边读边改自己写的作文。

    2.和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

    3.找组外的同学修改。

七、反馈(2分钟)

      我的收获是﹍ ﹍ ﹍ ﹍ ﹍ ﹍ ﹍ ﹍ ﹍ ﹍ ﹍ ﹍ ﹍ ﹍ ﹍ ﹍ ﹍。

八、小结(1分钟)

师:我们刚才是把做实验的具体过程写了下来,这是在记叙一件事情的经过,这是记叙文。不但要讲清楚,还应把语句说得生动优美。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教学目标:

1.选取一种动物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2.引导学生想象小动物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生活产生的变化,构思创作有趣的童话。

教学重点:想象小动物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生活产生的变化或发生的奇异的事情。

教学难点:想象小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生活产生的变化或发生的奇异的事情,编一个奇异的故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了解特点。

1.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个小动物,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

2.出示动物图片: 母鸡  蚂蚁  老鹰  蜗牛。 

归纳板书:   母鸡     下蛋   不会飞

                     蚂蚁     弱小   团结勤奋

                     老鹰     高飞   勇敢

                     蜗牛     爬得慢

3.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特点?

                     公鸡      打鸣

                     小猫      捉老鼠

                     ……      ……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在现学生熟悉的动物并回顾它们各自的特点,旨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为本节课学生的奇思妙想做好铺垫。】

二、奇思妙想,大胆想象

1.看到这些小动物,它们的特点或本性就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假如这些小动物失去了它们各自的本性,或是变得和原来完全相反这些小动物会是什么样呢:

2.课件出示:

母鸡:展翅高飞

蚂蚁:个头赛树

老鹰:胆小如鼠

蜗牛:健步如飞

3.那么他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

4.小组讨论。每个小队选取一个动物展开讨论。

5.汇报交流,述说“奇异”。

三、习作指导写“奇异”。

1.请从以上四个动物中任选一个,假如它失去了本性,会发生什么奇异的事?把你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如果认为一定的困难,也可以自己任选其他的动物,公鸡下蛋。)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三年级习作起始年级尤其重视段的训练,因此要求学生围绕本次习作的重点首先训练写一段语句通顺、想象合理的一段话。】

2.交流汇报,指导写法。

归纳板书:大胆合理想象

3.自我修改,突出“奇异”。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丰满故事。

    上节课大家写了故事的“奇异”这一片段,这个奇异的情节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的环境呢?请大家继续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编成一个有趣的完整的故事。

二、指导写法,学生习作。

1.突出故事的完整性。

梳理归纳:时间地点环境起因经过结果

2.把故事的经过写具体

梳理归纳:   按一定的顺序:用上“先……再……然后……最后”

3.把故事的经过写生动。

梳理归纳:   巧用修辞:  比喻  拟人  夸张  

【设计意图:当今作文缺乏教师的细致指导,尤其是习作过程的指导,尤其是三年级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更需要教师对习作过程有层次有梯度的分部指导。】

三、交流展示,教师评价。

四、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这样想象真有趣

写完整

写具体

写生动

文档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教案全集(部编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教案全集(部编版)习作·介绍国宝大熊猫教学目标:1.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搜集国宝大熊猫的相关资料信息。2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3.语句要通顺,调理要清晰,内容要清楚明白。能适当的用上一些说明方法。教学重点: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大熊猫。教学难点:能恰当的用上一定的说明方法,文从字顺,条理清晰地写作。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搜集大熊猫的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大熊猫的图片,交流搜集的大熊猫的信息。1.同学们见过真的大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