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解
探索剧 新感觉派 余光中 文学研究会 新歌剧 白洋淀诗派
二、简答
1、《故事新编》艺术特色
2、以曹禺《雷雨》为例,简述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
3、简述1949~1966政治抒情诗与生活叙事诗的不同特征
4、简述双百方针后中国文坛的创作概况
三、论述
1、论述郭沫若《女神》的现代性(以作品为例)
2、以姚雪垠、唐浩明、苏童的作品为例,论历史叙事的嬗变
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业务课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尝试集》
2.《为奴隶的母亲》
3.《升官图》
4.“归来诗人”
5.新写实小说
6.白先勇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陈独秀在“五四”文动中的贡献。
2.简述《中国新诗》诗人群的创作特征。
3.寻根小说在创作取向上主要有哪些不同类型?
4.简述新时期话剧发展的衍进轨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鲁迅在他的小说中既表达了启蒙的主题,又表现出了对启蒙效果的质疑。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结合作品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2.联系创作实际,论述新时期文学对“五四”文学的继承与超越。
2008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全国统考
专业课代码:829
专业课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诗体大”
2.太阳社
3.新歌剧
4.“三家村”
5.“潜在写作”
6.“重写文学史”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析“五四”时期“问题小说”和“乡土小说”的不同特征。
2.简述并分析鲁迅杂文《灯下漫笔》中对与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3.比较《红旗谱》与《白鹿原》家族叙事的异同。
4.简述女性诗歌的创作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近年来有关研究中对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现代性问题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结合你的阅读和理解,试以《边城》等小说为例,分析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现代性问题。
2.联系创作实际,论述西方文学对新时期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
2007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全国统考
专业课代码:829
专业课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五分,共三十分)
1,爱美剧
2,七月诗派
3,新英雄传奇
4,社会问题报告文学
5,文化散文
6,探索剧
二、简答题(每题十五分,共六十分)
1,五四文动给中国文学带来了哪些观念上的变化?
2,简述三十年代京派小说的艺术特征。
3,概述新时期诗歌发展的演变轨迹。
4,列举“红色经典”的主要代表作,并简述其再风行的原因。
三、论述题(每题三十分,共六十分)
1,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称赞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请结合冯至创作的主题,风格对这一命题进行阐述。
2,联系创作实际,论述新历史小说与传统历史小说的区别。
2006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全国统考
专业课代码:439
专业课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在文学中,陈独秀在( )一文中提出“三大主义”,而( )在致陈独秀信中,指斥骈文派和桐城派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2.京派作家中,从语丝社分化出来的一部分作家以周作人、( )等为代表,从与新月社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出来的作家以( )、沈从文、林徽音为代表。
3.曹禺剧作( )中,原始“北京人”是理想人性的象征,而剧中一位人物以( )这种动物作为现实北京人的象征。
4.赵树理称自己的小说为( ),《小二黑结婚》提出了根据地青年人恋爱、婚姻自由的问题,而在( )中,则提出了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
5.《中国新诗》诗人群1981年出版的十个合集为( ),而穆旦的诗行“他的痛苦是不断地寻求、你的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出自其名作( )。
6.“重写文学史”的学术主张是1988年至19年间,( )、王晓明在主持( )杂志“重写文学史”专栏时提出的。
7.“干预生活”这一创作主张提出的国际北京即20世纪50年代初( )文学界对战后流行的( )的清算。
8.( )年10月,安徽的《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举办了( )。
9.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现代”、“( )”、“( )”三大诗社在兴起而形成的现代派诗歌运动,主宰了这一时期诗坛的命运。
10.1985年,韩少功在《作家》上发表了( )一文,引发了“文学寻根”的讨论,随后,( )等发表的《文化制约着人类》、《我的“根”》 等文章,将文化寻根的理论探讨推向了高潮。
二、论述。(1-4题每小题各25分,第5题30分,共130分)
1.从国民性和人类型的角度,阐述阿Q精神胜利法的特征及形成的根源,并谈一谈你对怎样消除精神胜利法的思考。(25分)
2.仔细阅读卞之琳的《鱼化石》(1936):
(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的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逐行解释该诗的意思,并以此诗为例阐述卞之琳诗的艺术和主题的特征。(25分)
3.结合作品,阐释余华小说创作的演变及其美学特征。(25分)
4.联系创作实际,论述20世纪90年代文学发展的多元格局。(25分)
5.从主题、叙述方式以及作品产生的社会文化北京等角度,阐述巴金的《家》和陈忠实《白鹿原》的异同,并作出评述。(30分)
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考试科目代码:439
一、略述从《呐喊》到《彷徨》鲁迅小说创作的发展。(30分)
二、简评左翼作家与新月派关于文学的阶级性与人性问题的论争。(30分)
三、以沈从文、废名的小说为例,略述京派作家的创作特点。(30分)
四、简述卞之琳诗歌创作的艺术特征及其对现代新诗发展的意义。(30分)
五、简评郭沫若四十年代历史剧创作的成就与局限。(30分)
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
考试科目代码:440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析白先勇《台北人》小说系列的创作特色。
2.简述“归来”诗歌的美学特征。
3.简析《白鹿原》中白鹿意象的文化意蕴。
4.概述新时期以来散文的衍变轨迹。
二、论述题(每题45分,共90分)
1.联系创作实际,论述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区别。
2.谈谈《百年孤独》对当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简析鲁迅《野草》的象征主义特色。(30分)
二、以《原野》与《上海屋檐下》为例,比较分析曹禺、夏衍的戏剧创作在人物理刻画方面的主要异同。(30分)
三、以《家》与《金锁记》为例,简要分析巴金与张爱玲在表现封建家族生活题材方面的主要异同。
四、有人说沈从文笔下的人性是贫困的、简陋的,这导致沈从文在人性探索上的失足。根据沈从文创作的实际,对上述观点作出你的判断并阐述其理由。(30分)
五、胡风在40年代提出“主观战斗精神”的理论主张,并引起一场关于“主观论”的文艺论争,结合这场论争谈谈你对胡风这一主张的理解与评价。(30分)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8分,共32分)
1.文化散文
2.“黑夜意识”
3.高行健
4.“重写文学史”
二、简答题(每题16分,共48分)
1.比较朦胧诗与“第三代诗”的异同。
2.简述汪曾祺对沈从文创作风格的继承。
3.简析残雪小说的现代性特征。
三、论述题
1.试论寻根文学思潮的缘起、特征及意义。(30分)
2.以梁斌、陈忠实、苏童等作家的作品为例,论述新中国文学中历史叙事的演变。(40分)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以《狂人日记》为例,简论鲁迅小说启蒙主义的叙事特征。(30分)
二、简述西方文化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30分)
三、以《生死场》与《呼兰河传》为例,简论萧红小说创作风格的变化。(30分)
四、简论《中国新诗》诗人群(又称九叶诗派)对中国新诗发展的贡献。(30分)
五、以《思想》、《人的文学》两篇文章为例,简述周作人对五四文动的贡献。(30分)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32分,每小题8分)
1.高行健
2.《废都》
3.“身体写作”
4.陈映真
二、简答题(45分,每小题15分)
1.结合作品,简评五六十年代“红色经典”的“史诗”追求。
2.谈谈你对寻根文学思潮卢纶和创作的理解。
3.简述90年代中期以来的“反复小说”(或称“反贪小说”) 的创作成就和局限。
三、论述题(73分)
1.以贺敬之、舒婷、于坚的诗歌为例,论述当代诗歌的发展、演变。(35分)
2.试述中国当代文学对外国文学的吸收和借鉴。(38分)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通过对《狂人日记》、《阿Q正传》的具体分析,谈谈鲁迅小说创作方法及叙事方式的特色。(20分)
二、略述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左翼文艺界同新月派的文艺思想论争的经过,进而着重谈谈你对论争中的问题的思考与评价。(20分)
三、试举三个以上作家的小说为例,略论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特征和根源。(20分)
四、试对蘩漪、邓幺姑(蔡大嫂)、虎妞三个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而谈谈作家的创作思想。(20分)
五、分析穆旦诗《春》。(20分)
春 穆 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1942年2月
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写辞条(每题5分,共20分)
1.探索剧
2.余华
3.《长恨歌》
4.於梨华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女性诗歌的主要创作特征。
2.比较《红旗谱》与《白鹿原》的叙事特征。
3.秦牧和余秋雨的散文都被称为“学者散文”,试比较它们的异同。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以新时期某些文学现象为例,论述这一历史时期文学对“五四”文学的继承与超越。
2.与20世纪80年代文学比较,90年代文学有哪些重要转变。
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鲁迅在《自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里回顾“五四” 退潮后的创作经历时说:“《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他“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便将平时的“小感触”写成了《野草》。接着写道:
“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集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请结合鲁迅的小说创作,谈谈你对以上这段话的理解。(20分)
二、朱自清称赞冯至的叙事诗“堪称独步”。请结合冯至的作品对这一评价予以阐释。(20分)
三、简述早期普罗小说到社会分析小说的发展。(20分)
四、试比较分析曾文清与蒋慰祖形象的异同。(20分)
五、试从20年代、30年代、40年代各举一种或几种代表作品,简述现代婚恋题材文学的发展。(20分)
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茶馆”
2.北岛
3.新历史小说
4.学者散文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论九十年代“人文精神”讨论。
2.简论“伤痕文学”的创作局限性。
3.简述你对近年来“另类” 小说的基本印象。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联系创作实际,论述八十年代中期文学观念的转变。
2.从《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黄河东流去》到《抉择》,看矛盾文学奖评选的基本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