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5.矛与盾的结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17:56
文档

25.矛与盾的结合

主备人管竹清授课日期课题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课件播放故事:《
推荐度:
导读主备人管竹清授课日期课题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课件播放故事:《

主备人管竹清授课日期
课题25、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故事:《自相矛盾》。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范写“矛”与“盾”)

矛    进攻            盾    自卫

3、学生相互提醒:“矛”不要少一撇写成“予”字,这一撇就像锋利的矛,少了“矛”就无法进攻了,“盾”的外侧是两笔,第二笔是竖撇。

4、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请同学们仔细读读故事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交流

(1)互相提醒容易读错认错的字词。

 (2) 想办法记一记要求会写的生字。

(3)组长安排组员分段朗读,读通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4)播放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范读动画,纠正发音。

(5)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能自行解决黑板上的哪些问题,先在小组里讨论,还不懂的留着全班讨论。

     学生默读课文,小组讨论问题。

三、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师: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你能自行解决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解决一个,擦去黑板上的有关问题。

2、课件出示词语

4、指导书写,完成作业

    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

1、认读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按结构归为一类读,可以选后鼻音或前鼻音的字读,也可以组词读。

2、本课生字以左右结构的字占主要比例,因此要重点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持、般、攻、炮、坦、战、神;难点落在“集”上,右上四横,上部要写得紧凑。

3、练习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注意写字姿势。

5、作业

搜集发明家发明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听写句子,引入文本

1、听写句子: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2、反馈:打开书本,校对、订正。

二、讨论交流,感悟课文

1、出示听写的句子: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学生读句子,回答。提示:自卫—— 进攻;盾——矛 ; 合二为一。

2、 师:把“矛”和“盾”这样一对矛盾的事物合二为一,怎么集合呢?有什么好处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2~4自然段,读完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反馈

(1)怎么集合?

(2)这样的集合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回答。

3、指导学生理解“大显神威”的含义,读第5自然段,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明。

   学生读课文、回答。

   师:你能把大显神威的感觉读出来吗?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4、师:发明家从“矛”和“盾”中得到启示,把“矛”和“盾”的长处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从这个故事中,你是不是也悟出点什么呢?

   引导学生初步领悟道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三、畅谈感受,揭示道理

1、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2、学生发挥想象,畅所欲言。教师鼓励有创意的想法。

4、小结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抄写句子

2、记下自己或身边的人留心周围事物、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事例。

五、板书设计

                   25、矛和盾的集合 

               矛——进攻——口或炮口

  矛和盾的集合                                  集合——坦克

                    盾——防守——铁  屋  子     

 

           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教学反思

文档

25.矛与盾的结合

主备人管竹清授课日期课题25、矛和盾的集合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课件播放故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