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鲁迅,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原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家。
2、《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全书十篇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 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我们学过其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等。
3、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百草园玩耍,这个地方后来卖给了一户姓朱的人家。
4、百草园“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文中主要介绍了油蛉、蟋蟀、蜈蚣、斑蝥四种昆虫和何首乌、木莲、覆盆子几种植物来表现这种乐趣。
5、鲁迅不去百草园中长的草里的原因是相传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6、美女蛇的故事是阿长讲给作者听的,故事中讲到的美女蛇是人首蛇身的怪物,后来被老和尚用飞蜈蚣治死了。
7、作者幼年在百草园冬天的乐趣是雪地捕鸟。
8、三味书屋是城里最严厉的书塾。
9、我们对着书塾中间的匾额和梅花鹿行礼,第一次是拜孔子,第二次是拜先生。
10、鲁迅对三味书屋中的先生寿镜吾很尊敬,因为他听说先生是一个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11、鲁迅问先生怪哉虫的事使先生不高兴了。
12、鲁迅幼年在三味书屋后花园里的活动主要有折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13、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鲁迅在下面描绣像,其中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它们最后的下落却是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同窗。
14、阿长本是前一任女工的名字。鲁迅的祖母平时使用“阿长”称呼她,而鲁迅的母亲和别的人则称她为长妈妈,鲁迅大多称她为阿妈。
15、鲁迅幼时最开始不喜欢阿长的四个主要原因是:她喜欢“切切察察、对作者管教过多、睡相不好、满肚子麻烦礼节。后来对她心生敬意是因为希望被“长毛”抓发挥自己的作用和给我买了《山海经》。
16、鲁迅对山海经的渴慕是由一位远房叔祖惹起来的,后来由阿长买来送给了他。
17、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18、《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学习生活,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几个片段,并说明了在仙台医专时弃医从文这一重要的人生转折。
19、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两件事。
20、他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
21、有一位正直、倔强、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他是范爱农。
22、“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范爱农。
23、作者有力地控诉了封建孝道虚伪和残酷的文章是《二十四孝图》。
24、《二十四孝图》中鲁迅认为自己“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的故事是“子路负米”、 “黄香扇枕”、“陆绩怀橘”;认为值得怀疑的是“卧冰求鲤”和“哭竹生笋”;而最为反感且重点做了分析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25、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无常》。
26、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27、“他同情冤魂、惩办恶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爱又恐怖。”这是作者笔下的无常。
28、鲁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学堂与旧学堂的区别的文章是《琐记》。
29、鲁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表现了他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30、鲁迅在《琐记》中记叙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又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而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
31、鲁迅在《琐记》一文中,用了乌烟瘴气一词来讥讽洋务派的办学。
32、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提到“宠物”的文章有狗猫鼠。
33、《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阿长和衍太太。
34、鲁迅先生说起他的儿时生活时,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的文章有《五猖会》和《无常》。
35、《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36、“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活无常 。
37、《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38、陈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一对蟋蟀。
附录:两个人物形象的补充: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却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