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试卷答案真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29:39
文档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试卷答案真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卷一、A1/A2型题(每题1分,共20分)1.主要采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法的是(。A.阴偏盛B.阴偏衰C.阳偏衰D.阴虚致阳亢E.阳虚致阴盛2.温法的护理措施描述中,错误的是(。A.服药期间应注意保暖、进温热食物B.服药时间宜坚持服药C.在服用温经散寒药物时,出现咽喉疼痛、舌红、咽干等可继续服药D.温阳补虚的药物,孕妇应慎用E.回阳救逆药,可予鼻饲给药3.肝开窍于(。A.口B.耳C.二阴D.目E.鼻4.不宜使用下法治疗的是(。A.宿食B.结痰C.蓄血D.积水E.痞块5.电
推荐度:
导读中医护理学基础试卷一、A1/A2型题(每题1分,共20分)1.主要采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法的是(。A.阴偏盛B.阴偏衰C.阳偏衰D.阴虚致阳亢E.阳虚致阴盛2.温法的护理措施描述中,错误的是(。A.服药期间应注意保暖、进温热食物B.服药时间宜坚持服药C.在服用温经散寒药物时,出现咽喉疼痛、舌红、咽干等可继续服药D.温阳补虚的药物,孕妇应慎用E.回阳救逆药,可予鼻饲给药3.肝开窍于(。A.口B.耳C.二阴D.目E.鼻4.不宜使用下法治疗的是(。A.宿食B.结痰C.蓄血D.积水E.痞块5.电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卷

一、A1/A2型题 (每题1分,共20分)

1.主要采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法的是(。

A.阴偏盛

B.阴偏衰

C.阳偏衰

D.阴虚致阳亢

E.阳虚致阴盛

2.温法的护理措施描述中,错误的是(。

A.服药期间应注意保暖、进温热食物

B.服药时间宜坚持服药

C.在服用温经散寒药物时,出现咽喉疼痛、舌红、咽干等可继续服药

D.温阳补虚的药物,孕妇应慎用

E.回阳救逆药,可予鼻饲给药

3.肝开窍于(。

A.口

B.耳

C.二阴

D.目

E.鼻

4.不宜使用下法治疗的是(。

A.宿食

B.结痰

C.蓄血

D.积水

E.痞块

5.电针时连续波中的密波频率每秒的次数是(。

A.2~5次

B.15~25次

C.26~45次

D.50~100次

E.110~125次

6.八纲辨证的总纲是(。

A.阴阳

B.表里

C.寒热

D.虚实

E.燥湿

7.进针角度类型不包括(    )。

A.直刺

B.斜刺

C.挑刺

D.平刺

E.横刺

8.先煎的药物是(。

A.附子

B.藿香

C.鹿茸

D.阿胶

E.犀角

9.王焘所著的一部综合性的巨著,最突出的贡献是对传染病的论述,其书名是(。

A.《外台秘要》

B.《备急千金要方》

C.《金匮要略》

D.《肘后备急方》

E.《温热论》

10.过思伤(。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

11.煎煮中药汤剂最好选用(。

A.搪瓷锅

B.不锈钢锅

C.铁锅

D.砂锅

E.铝锅

12.行针的目的不包括(。

A.防止晕针

B.激发经气

C.缓解滞针

D.催气运速

E.补虚泻实

13.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妇全良方》

D.《脾胃论》

E.《温热论》

14.腘横纹至外踝尖为(。

A.8寸

B.10寸

C.12寸

D.14寸

E.16寸

15.提示邪气渐盛的舌苔变化是指(。

A.舌苔由厚变薄

B.舌苔由薄变厚

C.舌苔由润变燥

D.舌苔由多变少

E.舌苔骤增骤退

16.李女士,36岁。胃脘胀痛,攻痛连胁,暖气频作,并呕逆酸苦,二便如常,舌苔薄白,脉沉弦。护理时首选(。

A.手、足少阳经穴

B.足太阴、任脉经穴

C.足厥阴、足阳明经穴

D.足阳明经穴

E.足太阳、督脉经穴

17.妇女带下黄臭多属(。

A.脾虚生湿

B.湿热下注

C.肝经郁热

D.肾气不固

E.脾胃阳虚

18.小儿推拿中推法的频率每分钟的次数是(。

A.60~80次

B.90~110次

C.120~150次

D.160~190次

E.200~300次

19.“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出自(。

A.《内经》

B.《素问·上古天真论》

C.《淮南鸿烈》

D.《太上老君养生诀·养生真诀》

E.《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0.古籍著作中详细介绍火罐的出处、形态、适应病证的是(。

A.《肘后备急方》

B.《外台秘要》

C.《本草纲目拾遗》

D.《黄帝内经》

E.《古今录验方》

二、X型题 (每题1分,共20分)

1.中药灌肠法的适应证包括(。

A.慢性结肠炎

B.慢性肾衰竭

C.慢性盆腔炎

D.慢性痢疾

E.下消化道出血

2.患者出现各种临床证候,属于实证范畴的是(。

A.腹胀痛拒按

B.胸闷烦躁

C.呼吸气粗

D.大便溏

E.声低懒言

3.晕针的一般症状是(。

A.头痛

B.头晕

C.精神疲倦

D.四肢厥冷

E.脉微欲绝

4.心火亢盛者,日常生活可常食用(。

A.芹菜

B.苦瓜

C.榴莲

D.鹿茸

E.百合

5.中药熏洗法的适应证包括(。

A.发热

B.痔疮

C.慢性盆腔炎

D.急性炎症

E.有出血倾向

6.外感疾病初期的特点是(。

A.起病慢

B.起病急

C.病情重

D.病程短

E.外邪因素明显

7.妊娠妇女不宜针刺的部位是(。

A.头颈部

B.肩背部

C.腰部

D.骶部

E.腹部

8.预防滞针的发生措施有(。

A.避免留针时间延长

B.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C.不宜用强刺激手法

D.禁止提插、捻转

E.避免单向捻转

9.在行针中,应用刮柄法的作用是(。

A.行气

B.补虚泻实

C.扶正祛邪

D.促使得气

E.激发经气

10.属于黄蜡疗法的是(。

A.蜡布贴敷法

B.炭蜡法

C.艾蜡法

D.蜡液涂贴法

E.地蜡疗法

11.属于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是(。

A.天枢

B.阳陵泉

C.足三里

D.大椎

E.犊鼻

12.属于扯痧手法的是(。

A.放痧

B.淬痧

C.拍痧

D.挤痧

E.拧痧

13.情志护理的原则包括(    )。

A.保持心情舒畅

B.诚挚体贴

C.因人施护

D.避免不良刺激

E.及时消除烦恼

14.夏季不宜多食的食物是(。

A.冬瓜

B.桂圆

C.乌梅

D.绿豆

E.羊肉

15.关于擦肾俞穴,说法正确的是(。

A.需长期坚持

B.有温热感即可

C.有壮腰固肾的作用

D.由下而上擦

E.可治疗夜尿频

16.八段锦之“两手托天理三焦”的动作要领是(。

A.眼随手运

B.两脚平行开立

C.两脚与肩同宽

D.十指交叉

E.精神集中

17.八段锦之“调理脾胃须单举”,可牵拉的脏器是(。

A.肺

B.脾

C.胃

D.肝

E.胆

18.关于开天门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A.醉酒不清的患者适合开天门法

B.饭后半小时宜做开天门法

C.操作结束后,嘱患者立即回家休息

D.两手拇指推印堂需坚持30分钟

E.患者出现不适反应时,鼓励其坚持片刻

19.属于治(护)方法的是(。

A.发汗

B.涌吐

C.祛邪

D.扶正

E.益气

20.导致晕针发生的原因有(。

A.体质虚弱

B.针尖带钩

C.精神过度紧张

D.针身弯曲

E.过度疲劳饥饿

三、填空题 (每题1分,共5分)

1.外感表证的护理原则是(。

2.根据中药功效分类确定用药时间。滋补药宜(服用,以利吸收;安神药宜在(服用。

3.角为(之音,调而直也,叫呼也,过怒(可用角音之悲凉使之哀伤,以治过怒。

4.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和简便定位法四种。

5.治未病的护理包括(和(。

四、案例分析题 (共2题,共10分)

1.张女士,25岁。发热,不恶寒,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针对该患者(5分):

(1)属于八纲辨证的哪一证?

(2)应采用八法中的哪一种方法?

(3)其护理措施有哪些?

2.王先生,25岁。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小便黄赤,尿道灼热注痛,口渴,舌红无苔,脉数。请问(5分):

(1)如果运用脏腑辨证患者属于哪一证?

(2)你会选用什么护理原则?

(3)应采用哪些护理措施?

五、简答题 (共2题,共10分)

1.举例说明哪些药需先煎及具体方法是什么?(5分)

2.气虚的患者应如何做好日常生活护理?(5分)

六、名词解释 (共5题,共5分)

1.说理开导(1分)

2.神形兼养(1分)

3.冲服(1分)

4.阳虚证(1分)

5.和法(1分)

七、论述题 (共2题,共10分)

1.望舌主要观察舌象哪些方面的变化?(5分)

2.血瘀质和气郁质的情志护理方法如何应用?(5分)

八、A3型题 (共1题,共10分)

1.李女士,20岁。因受凉,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流清涕等症状,苔薄白,脉浮紧。(10分)

(1).该患者的证候属于(。(3分)

A.热证

B.寒证

C.里证

D.虚证

E.实证

(2).该患者居住的病室温度宜(    )。(3分)

A.10~12℃

B.13~15℃

C.16~19℃

D.20~26℃

E.27~30℃

(3).适宜食用的食物是(。(4分)

A.清淡之品

B.辛香燥烈之品

C.油腻之品

D.寒凉、酸性之品

E.滋补之品

九、B1型题 (共1题,共10分)

1.(10分)

A.苔质疏松,颗粒粗大

B.舌苔水滑

C.苔质细腻致密

D.苔质颗粒不清

E.舌苔干燥,扪之无津

(1).燥苔的特征是(。(5分)

(2).腐苔的特征是(。(5分)

--------------------------------答案-------------------------------

一、A1/A2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X型题

1. 

ABCD 

2. 

ABC 

3. 

BC 

4. 

ABE 

5. 

BC 

6. 

BDE 

7. 

CDE 

8. 

ABE 

9. 

DE 

10. 

BC 

11. 

ACE 

12. 

DE 

13. 

BCD 

14. 

BE 

15. 

ABCE 

16. 

ABCDE 

17. 

BCDE 

18. 

ABCDE 

19. 

ABE 

20. 

ACE 

三、填空题

1. 

空(1): 

辛散解表

2. 

空(1): 

空腹

空(2): 

睡前

3. 

空(1): 

空(2): 

伤肝

4. 

空(1): 

骨度分寸定位法

空(2):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空(3):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5. 

空(1): 

未病先防

空(2): 

既病防变

四、案例分析题

1. 

①热证。②应采用清法。③护理措施包括:a.病情观察:注意观察发热的规律、特点及伴随症状,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神志等变化,并正确记录,b.生活起居护理:室温偏凉、衣被透气,环境安静,必要时床边应加床栏,严防坠床;c.饮食护理:饮食上应给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饮食,多食蔬菜水果,鼓励患者多饮水或清凉饮料,如西瓜汁、梨汁、绿豆汤等生津止渴之品;d.用药护理:汤剂宜凉服;服药后需观察病体温、汗出等病情变化:e.对症处理:高热不退者可针刺大椎、曲池、合谷、风池等,或十宣放血。

2. 

①小肠实热证。②原则是热者寒之,用清肠热泻心火、导热下行的方法。③观察大便、小便的次数、色、质、量的变化情况;宜食清热泻火之品,如芹菜、苦瓜、白果等,忌食辛辣煎炸动火之品;嘱患者应多饮水或绿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室凉爽、清洁。

五、简答题

1. 

①难溶于水的药:贝壳类、矿石类和角、骨、甲类药物,因质坚而难煎出味,应打碎后先煎煮30分钟,再下其他药,如海蛤壳、牡蛎、珍珠母、生石膏、寒水石、磁石、赭石、水牛角、龟甲、鳖甲、穿山甲、鹿角等。②有毒的药物:如附子、乌头、半夏、商陆等,需先煎60~90分钟,以消除或降低毒性。③泥沙多及质轻量大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茅根、玉米须等应先煎,澄清后取汁,以其药汁代水再煎其他药。

2. 

①生活起居护理:居处宜安静,阳光充足,注意避风、保暖,以防复感外邪。适应四时变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②服药护理:虚证患者服药时间长,且中药主要为滋补类的药物,中药应适当久煎、浓煎,少量多次服,在饭前或饮后l~2小时温服。有厌药情绪者,可考虑用丸剂、散剂等服药方便的剂型,以利于患者坚持服药。③饮食护理:阳虚、气虚、血虚患者,宜食温补之类的膳食。阴虚或血燥的患者,宜用清补之类的饮食。④情志护理:虚证患者病程长,容易引起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热情、细致地观察其情绪改变,多开导、沟通,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六、名词解释

1. 

即指通过运用正确、巧妙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劝说开导,使患者端正对事物的看法,从而能自觉地调摄情志,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使机体早日康复。

2. 

神形兼养是根据中医“心者,形之主也”、“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的理论,认为精神心智的养生应在脏腑形质养生之上。而神形兼养中,又以养神为主,特别是养神对精神残疾的实用意义更大。

3. 

将某些不耐高温且又难溶于水的贵重药物,先研成粉末,再用开水或用煎好的药液调匀后服用的方法。

4. 

阳虚证是指体内阳气亏损,机体失却温煦推动、蒸腾、气化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5. 

亦称和解法,是通过和解疏泄作用的方药,以祛除病邪,调理脏腑气血等,使表里、上下、脏腑、气血调和的一种治法。

七、论述题

1. 

观察舌象的主要内容包括望舌质和望舌苔。正常舌象为舌色淡红明润,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柔软灵活。①望舌质:通过重点观察舌体有神无神、舌色变化、舌形的改变以及舌体的动静姿态改变,以诊察脏腑病变。望舌神是观察舌质的荣枯,以辨别有神、无神。望舌色是通过观察舌质的颜色,以了解疾病的变化。望舌形主要观察舌体的形状变化,如胖瘦、老嫩、有无裂纹、芒刺等。望舌态要观察舌体的动态变化,如有无舌体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等。②望舌苔:主要观察苔色与苔质的异常变化。望苔色主要观察舌苔的颜色。望苔质主要观察舌苔质地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脱等变化。

2. 

①血瘀质:应嘱其树立正确的名利观,知足常乐;主动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提高学习和工作的热情,不苛求他人,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加自信,以赢得旁人的认同,有利血瘀体质的改善。②气郁质:充分重视情志调和,如语言开导,顺情解郁,或采用情志相胜、移情易性等方法。尽量减少个人独处,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多听轻快、开朗、活泼的音乐,多读积极的、鼓励的、富有乐趣的书籍,多参加朋友聚会。

八、A3型题

1. 

(1) 

(2) 

(3) 

九、B1型题

1. 

(1) 

(2) 

文档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试卷答案真题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卷一、A1/A2型题(每题1分,共20分)1.主要采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治法的是(。A.阴偏盛B.阴偏衰C.阳偏衰D.阴虚致阳亢E.阳虚致阴盛2.温法的护理措施描述中,错误的是(。A.服药期间应注意保暖、进温热食物B.服药时间宜坚持服药C.在服用温经散寒药物时,出现咽喉疼痛、舌红、咽干等可继续服药D.温阳补虚的药物,孕妇应慎用E.回阳救逆药,可予鼻饲给药3.肝开窍于(。A.口B.耳C.二阴D.目E.鼻4.不宜使用下法治疗的是(。A.宿食B.结痰C.蓄血D.积水E.痞块5.电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