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里观看了魏老师的《陋室铭》,颇有感触,今天把心得感受总结如下:?
平常,文言文的教学大多采用串讲的方式。一句一句,手把手的把字词翻译给学生,希望通过这样使学生课文中存在的疑惑得到解决,但魏老师屏弃串讲的模式,贯彻新课标,采用新的教学方法,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充当学习的主人:自行解决课文中的字词句的疑惑;加强朗读的训练,进行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把字词翻译权交给学生。学生对此很有兴趣,感觉自己得到自主学习的权利,积极性较高。
魏老师这本节课对文章的挖掘与拓展较深,充分利用了各种教学资源(包括学生)。一环紧扣一环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关系和谐。通过听魏老师的课,我总结以下几点:
一、通过创设情景,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魏老师导入时采用了一首古诗的,学生喜闻乐见,热情背诵,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了。从而也轻松导入新课。
二、通过读来理解感受全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读与练结合在一起。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化知识为能力。具体情况表现在:学生朗读方面,魏老师引导学生采用轮读、个别读、听读、男女生分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评讲结合,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
三、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促进个性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生成性。新课标,告诉我们应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的,多元反应有机把结合起来,学生反应的独特性,多元性则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生命的体验,运动,成长的本质。在这堂《陋室铭》的教学中,魏老师注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与见解,只要能答出道道,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另外,小组合作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些对学生独特感受的珍视,在教学过程中处处可见。魏老师对每一个同学的发言都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肯定与评价。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思维品质,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个体思维的发展。? ?
四.一点建议,不甚成熟。? ? 由于学生稍微紧张,有点拘谨,部分环节没有完全放开,主动性积极性还有待继续提高。此外,在朗读指导方面如能作一些指导,再放朗读录音或者范读,效果会更好。? ?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设计比较合理,教学环节紧凑,层次感比较强,重点有所突破,情感教育到位,体现了新课标的教育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