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故事法。单凭空洞的说教对小学生来讲太枯燥乏味,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而讲故事寓教于乐可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对学生进行自律、耐挫教育时,可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举行故事会,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2. 游戏法。可结合所学课文做游戏,教师可精心设计合作式游戏项目,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合作、交往的重要性,克服妒忌、自傲、孤独心理。可设想小朋友野外探险,遇到危险,只有一个出口,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离开怎么办?让学生参与游戏,找到出路,学会镇静,共同获取成功。
3. 表演法。教师根据他们特点,给他们提供广泛参与表现自己的机会。如对学生进行自理教育时可采用表演法,编排小话剧看看谁的自理能力强,将小朋友在家的表现搬到小舞台上,让学生自己评判对与错,明确学习的目标。
4. 娱乐法。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总是板着面孔,致使孩子们小小年纪心理负担加重,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不高。聪明的教师要学会让学生放松,使学生的心境进入愉悦状态,以淡化直至去掉不良的情绪。在课间休息时可让学生听听音乐,看动画,讲讲笑话,使学生变得乐观、积极。
5. 主题班会。主题班会最大特点在于它的集体性,主题班会的形式丰富多彩,教师应不拘一格,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如对学生进行自理教育时可举行“我是小主人”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乐学、会学教育时,可举行竞赛式、趣味答题主题班会等。
6. 亲近大自然。要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放学后让孩子在开放的空间尽情地舒展身心,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草地上晒太阳,亲近大自然。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