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以字母文字为书写对象,以芦管笔为书写工具,以莎草纸为书写材料,足以使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书写速度接近今人。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要用毛笔蘸现磨的墨水在竹简和木牍上书写大篆,难度可想而知,且每简多不过40来字,少竟只有一二字,在书写速度和文本容量上,中西之间形成了极大差异。孔子自谓“述而不作”,众解皆认定为谦辞。而究其实,还是由于“作之不易”。由此自然而然地生成了当时社会对文献经典的敬畏之心,这与苏格拉底出于对书写的不信任,认为书写会妨害记忆具有本质不同。同时,以当时的书写条件,孔门弟子们只能以片段的、摘要式的书写方式加以记录,故而形成跳跃的、富于阐释空间的文本样式。其中虽也不乏说理,但无法像西方线性的“是其所是”的判断推理那样加以大段论证,因为那对于在竹简木牍上作文的中国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以身边的事说明僻远的事,以熟知的事解释陌生的事,便成为最常用的方法,这就是以事物特征为论述基础的类比、举例、比喻、象征、隐喻、寓言,以至直觉、冥想、玄思、顿悟等得以盛行之由,自然形成了与西方概念、定义、推理、演绎截然不同的文本样式。所以,中国古代诗化风格渗透于一切文体之中,简捷、明了、机智、慧识,融通天地人神。
早期中国书写的条件局限影响了形式思维,但助长了辩证思维;影响了分析思维,但助长了整体思维;影响了机械思维,但助长了有机思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在这些方面,‘西方’是初等的,而中国是高深的。”
书写的差异最终导致了文字功能和效应的不同,加诸历史发展的特定时期,中西文明在各自的开启阶段便拥有了不同的文化基因,并在各自的发展中产生了迥然相异的深广影响,以致差之毫厘,异之千里。
在此可以明确指出:人类的深度思维必须以书写为必要条件。文字不仅具有记录思维成果、跨越时空传播这样的外在功能,而且是大脑中静悄悄进行的精细的、深入的、持久的、系统的思维所必不可少的,高质量、大强度、大容量、长周期的思维必须与文字相伴,在笔下或键盘上成长发育。
(摘编自金健人《论汉字书写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材料二:
话语现场和肢体语言的消失,书写过程中“隐含编辑”的整理或编排、演绎或压缩、删减或曲解,以及口说的词与书写字词的不对称、不等义、不协调,等等,皆源于“白纸黑字”取代了在场的言语,从而使可以体感的意义被文本册页所折叠、所隐匿,保留下来的只是一些“梗概”“大意”。也就是说,我们在肯定文字的创制乃人类社会划时代进步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此带来的负面和缺憾。从这一角度来说,一代又一代书家穷尽所能而献身书艺,不就是对这一负面和缺憾的补偿吗?他们为使书写成为艺术而不惜笔冢墨池,以其“好看”的诱惑力掩饰、弥补了“以书代言”的负面和缺憾。于此,本来为实用而生的文字,通过书写墨迹给人以愉悦,费神的识读平添了视觉快乐,实用和艺术就此而合流为一,这不能不归功于历代书家们的付出及其献身精神。
南朝梁代庾肩吾曾经这样称颂书写:“开篇玩古,则千戟共明;削简传今,则万里对面。记善则恶自消,书贤则过必改。”庾氏之所以称颂书写,首先在于所书文字来自远古,给人以“开篇玩古”“千载共明”的感觉,以至于古代“削简”传至当下犹如“万里对面”,所书内容也有益于从善消恶、举贤改过等社会教化。让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是,庾氏在肯定文字书写之高功大德时,何以特别拈出悠悠怀古之情?难道这就是文字及其书写的迷人之处?实际上,纵览历代书论和书艺实践,不难看出个中真伪:怀古、师古、从古、尚古、拟古,以古人、古书为圭臬等等,恰恰是书写艺术的重要特点。可以这样说,没有任何一门艺术像书艺这样于“古”情有独钟。
(摘编自赵宪章《文学书像论——语言艺术与书写艺术的图像关系》)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格拉底对书写不信任,是因为西方的书写较为容易,人们对书写缺乏敬畏,未曾经过深思熟虑的信息也被记录。
B.中国汉字书写不易,不仅因书写工具使用不方便、书写材料文本容量少,还因汉字本身结构复杂,影响书写速度。
C.为了减少书写的文字数量,中国人以精炼的文字,以类比、象征多方式来呈现思想,达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
D.中国古典文献的诗化风格传统较为明显,更偏重于文学的表述,思维的方式相较于西方而言更高深一些。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文字记录语言,不仅不同书写方式会对民族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同时所有的书写都会减损现场言语的信息。
B.文字及其书写方式影响民族文化基因,既因为不同民族文字的功能和效应不同,也与各民族的历史发展有关。
C.中国一切文体都有诗化风格,使得中国人在书写上注重墨迹带给人的愉悦之感,这是书法艺术产生的背景之一。
D.书法家的付出和献身,促进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而书法蕴含的怀古之情也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承。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用较多的笔墨对西方和中国的文字书写做比较,意在通过事实证明中国古人文本书写的不容易。
B.材料一梳理《论语》文本的语言特征,分析其中蕴含的思维模式,以举例论证的方式阐明了中心观点。
C.材料二指出了文字书写的“不足”,并提出书法艺术可以努力弥补这些缺憾,表明了书法艺术实用价值。
D.两则材料都对文字书写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切入角度不同,但都指向文字书写对民族文化心理影响。
4.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庾肩吾“开篇玩古”中“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有人提出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学,让学生学习毛笔书写,但也有人认为这在键盘时代没有价值。你赞成哪种观点?请结合材料阐明理由。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荒唐证实着的传说
铁凝
围绕一座赵州桥,有着许多故事,人们把它编辑成书,有字典样厚。那故事大都和八仙联在一起。
中国人差不多都知道,鲁班修完这座长虹般的拱桥后,便有八仙纷纭而至的事:他们怀着对人间的疑惑且玩世不恭的心理,尽与鲁班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先是张果老倒骑驴背对鲁班的戏弄,而后是柴王对这桥在力学方面所进行的更严峻的考验。然而鲁班经受住了这考验,在桥的存亡关头,他只身乘小舟用手托住了这桥,从此在桥的石拱上留下了永恒的凭证——一个簸箕大的手印。
包括这鲁班在内的传说毕竟是传说,八仙当然不会光顾这里,设计并主持这建桥工程的也不是鲁班,那本是隋朝大匠人李春。这些建桥的荣誉不知何时、又因了一个什么契机而转移给鲁班的。人的主观愿望原来是这样顽强,即使后有人在桥头立塑像为李春正名,人们还是执拗地认定桥是鲁班所建,参观者还是不顾守桥者李春的存在直奔那桥的本身。也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李春和鲁班倒显得并不十分重要了吧,这本是一个民族的璀璨,就像经过几个朝代才完整起来的长城,荣耀都归于秦嬴政一人那样。
我不止一次登上赵州桥,不止一次为它那宏伟的体魄、精巧而合理的结构、美不可言的装饰所倾倒。我尤其喜欢栏板上的装饰浮雕,那上面雕的尽是蛟龙的穿水和蛟龙们扭结在一起的嬉戏。
有雕塑家告诉我,这龙和水、水和龙用浮雕表现本是一件不易之事,它不似明清两代宫廷的丹墀,不似那些黄瓦朱墙前的华表石柱,那些龙们都带着一身华责,带着一身皇族统治欲的威严,因而也带着一身程式和套数。这里的蛟龙不然,它纯属一些普通人没有的自由想象,好像在绘制草稿时,任何借鉴都没有,它们本是平民们大脑和手的自由驰骋。那些流畅的线,那些龙和水恰当的凹陷凸起,那些朴实无华、削石如泥的刀法,那实在是一种神奇的豪迈,是智慧和力量的结合。似这样神奇的豪迈,这样的智慧和力,你只有在欣赏罗丹和米开朗琪罗时才会有同感。
然而,这些身着粗布大袄、曾在干涸的河床里做着棉花和梨的生意的赵州人,是怎样获得这智慧和力、这神奇与豪迈的?尽管他们有大匠李春做指导。也许不止我一人在获得这欣赏的满足之后,又带着这疑问离去。
前不久我又一次来赵州,这次是陪几位文学和美术界同仁来看这座桥的。中午,由这县的招待我们在招待所吃午饭,我知道这里人不讲应酬、少寒暄。此时面对这一桌连我都认作名流的来客,方面竟连一个作陪的也没有。只有招待所的服务员双手捧着一个个大茶盘、大脸盆忙活着上菜,一只红烧肘子足有十几斤重,连着猪的蹄脚和盘端来;一块块油炸豆腐有半个鞋底大小且刀工之不规矩到你难以置信的地步;一脸盆“糊汤”里漂着二三寸长的馃子段和大衣扣子般大小的葱花;其余菜肴被装在盘里都像山样地满当。没有人为你劝酒夹菜,一切方便都留给你。你尽可不管不顾,你尽可吃得失态。这实在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失却了左顾右盼的境界,一种无须做作的境界。饭后,一位工作人员早将一筐上好的雪花梨搬上了我们乘坐的面包车。显然,它本来也是席间的一道水果点心,因了我们的急于赶路才被搬至车上的。
车开起来,大饱了那肘子、那豆腐、那山模山样的炒菜的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这梨筐。原来就像赵州人炮制了那出其不意的菜肴一样,赵州的自然不知为什么也把这梨造就得如此出人所料。每个梨足有一斤以上吧,那粗犷的模样、沉重的分量,你拿在手里像拿起了一件称手的打制工具,好像人的嘴原本是不可以对付它的。面对这个大自然的随意造就,你怎么也无法将它与珍稀果品相提并论,充其量不过是个大水萝卜吧,虽然它以它的真正品格早已驰名中外了。有人把嘴张个满圆咬下一口,在证实了这梨本不是大水萝卜之后,高叫着说:现在我明白赵州人为什么能雕出那么好的栏板了。你们想,吞个红烧肘子,喝一脸盆糊汤,再吃个斤把重的大梨,然后拿起榔头上桥。
又有人补充说:没人和你推让寒暄,你是自管自地吃饱的。
招来了一车人的笑。然而谁都觉得这是个最接近答案的答案,虽然它充满不折不扣的荒唐。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鲁班造桥,八仙纷纭而至的故事使赵州桥充满了传奇色彩,人们把与赵州桥相关的八仙故事编辑而成的书,厚如字典一般。
B.赵州桥形如长虹,体魄宏伟,结构精巧,装饰美不可言,不仅是中华民族古代优秀建筑的代表,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C.隋朝人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可人们却执拗地认定桥是鲁班所建,“执拗”一词,表明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否定态度。
D.明清两代的宫廷丹墀和黄瓦朱墙前华表石柱上的那些龙虽然华贵、威严,但因带着程式和套数,并不难以用浮雕的形式来表现。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有关赵州桥的传说故事开篇,体现了赵州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后文探寻赵州人建桥之疑做了铺垫。
B.八仙怀着对人间的疑惑且玩世不恭的心理戏弄和考验鲁班的传说,从侧面表现了赵州桥的建造技艺与所受的赞誉。
C.作者将欣赏赵州桥时的感受与欣赏艺术家罗丹和米开朗琪罗时的感受进行对比,意在赞美普通平民的智慧和力量。
D.赵州雪花梨模样粗犷,是大自然随意造就,无法与珍稀果品相提并论,可是品格极高,作者将其作为了赵州人的象征。
8.本文在写赵州时用大量笔墨写了吃午饭的情形,对此你如何理解?
9.“荒唐”一词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楚人有献鱼楚王者曰:“今日渔获,食之不尽,卖之不售,弃之又惜,故来献也。”左右曰:“鄙哉!辞也。”楚王曰:“子不知渔者仁人也。盖闻囷仓粟有余者,国有饿民;后宫多幽女者,下民多旷夫;余衍之蓄,聚于府库者,境内多贫困之民。皆失君人之道。故庖有肥鱼,厩有肥马,民有饿色。是以亡国之君,藏于府库。寡人闻之久矣,未能行也。渔者知之,其以此喻寡人也。且今行之。”于是乃遣使恤鳏寡而存孤独出仓粟发币帛而振不足罢去后宫不御者出以妻鳏夫楚民欣欣大悦邻国归之故渔者一献余鱼,而楚国赖之,可谓仁智矣。
昔者,邹忌以鼓琴见齐宣王,宣王善之。邹忌曰:“夫琴所以象政也。”遂为王言琴之象政状及霸王之事。宣王大悦,与语三日,遂拜以为相。齐有稷下先生,喜议政事,邹忌既为齐相,稷下先生淳于髡之属七十二人,皆轻忌,以谓设以辞,邹忌不能及。乃相与俱往见邹忌。淳于髡之徒礼倨,邹忌之礼卑。淳于髡等曰:“狐白之裘,补之以弊羊皮,何如?”邹忌曰:“敬诺,请不敢杂贤以不肖。”淳于髡等曰:“方内而员釭,如何?”邹忌曰:“敬诺,请谨门内,不敢留宾客。”淳于髡等曰:“三人共牧一羊,羊不得食,人亦不得息,何如?”邹忌曰:“敬诺,减吏省员,使无扰民也。”淳于髡等三称,邹忌三知之如应响。淳于髡等辞屈而去。邹忌之礼倨,淳于觅等之礼卑。故所以尚干将莫邪者,贵其立断也;所以贵骐骥者,为其立至也。必且历日旷久乎?丝牦犹能挈石,驽马亦能致远,是以聪明捷敏,人之美材也。子贡曰:“回也,闻一以知十。”美敏捷也。
(节选自刘向《新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乃遣使恤鳏寡而存孤独/出仓粟/发币帛而振不足/罢去后宫/不御者出/以妻鳏夫/楚民欣欣大悦/邻国归之/
B.于是乃遣使恤鳏寡而存孤独/出仓粟/发币帛而振不足/罢去后宫/不御者出以妻鳏夫/楚民欣欣大悦邻国/归之/
C.于是乃遣使恤鳏寡而存孤独/出仓粟/发币帛而振不足/罢去后宫不御者/出以妻鳏夫/楚民欣欣大悦/邻国归之/
D.于是乃遣使恤鳏寡而存孤独/出仓粟/发币帛而振不足/罢去后宫不御者/出以妻鳏夫/楚民欣欣大悦邻国/归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推辞,拒绝,不接受;与李密《陈情表》“辞不赴命”中的“辞”同义。
B.霸王,指项羽。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曾自立为西楚霸王,故有此专称。
C.稷下,齐都临淄的稷门附近。齐国曾在此设稷下学宫,成为战国时的学术中心。
D.干将莫邪,人名,指春秋时一对善铸剑的夫妇,他们曾铸雄雌二剑献于吴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者之“仁”,体现在他为全体楚人谋利的初心和结果;其“智”,体现在通过献“余鱼”的方式来启发楚王的妙思。
B.淳于髡等人前往邹忌处设辞难,一方面出于他们对邹忌治国才能的怀疑,更是出于对邹忌获得相位的嫉妒之心。
C.淳于髡等人的“三称”,和“一鸣惊人”寓言故事一样,都属于先秦时期的“隐语”,“楚人献鱼”也具有隐语意味。
D.文章以叙事为主,也采用了比喻、引用、正反对比等方式说理,让作者讲述轶闻趣事的目的得到更明确的彰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渔者知之,其以此喻寡人也。且今行之。
(2)淳于髡等三称,邹忌三知之如应响。淳于髡等辞屈而去。
14.请给文中第二则故事拟一个标题,并指出邹忌身上体现了怎样的品质。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赏南枝①
曾巩
暮冬天地闭,正柔木冻折,瑞雪飘飞。对景见南山?岭梅露、几点清雅容姿。丹染萼、玉缀枝。又岂是、一阳有私。大抵是、化工独许,使占却先时。
霜威莫苦凌持。此花根性,想群卉争知。贵用在和羹②,三春里、不管绿是红非。攀赏处、宜酒卮。醉捻嗅、幽香更奇。倚阑干、仗何人去,嘱羌管休吹③。
【注】①南枝:指梅花。②和羹: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若作和羹,尔惟盐梅。”③羌管休吹:意谓不要吹奏音调哀怨的笛曲《梅花落》。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描绘了天寒地冻的景象,为岭梅的出场提供了背景;且以柔木的形象与岭梅形成鲜明对比。
B.“一阳有私”和“化工独许”展示梅所受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待遇,词人既抱有不平,也流露出欣慰。
C.“绿是红非”一语,用“绿”“红”代指前文的“群卉”,“是”“非”二字则概括写出群卉的庸俗无聊。
D.“醉”“倚”二动词描写词人情态,沉醉中有清醒,疏放中见落寞,表现了词人复杂微妙的心理状态。
16.“嘱羌管休吹”表达出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词,从托物言志的角度谈谈词人豁达乐观人生态度的具体表现。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才心中有所怨愤。
(2)陶渊明《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诗人回归田园后轻松愉悦和如释重负的心情。
(3)古诗词中,禽鸟是常见的意象,诗人常以之寄托愁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见过活着的珊瑚吗?它生活在幽深无比的海底。在海水的怀抱里,(a)只有在海水的怀抱里,_____①_____。是柔若无骨的那种柔软,所有小小的触角都轻轻地在水中一张一合,似乎每一阵流水的波动都在柔柔地摇动着它的心弦。(b),如果采珊瑚的人出现了,如果那双习惯截取生命的手把珊瑚带走,毫不怜惜地把它带出水面,那么这时珊瑚_____②_____。在远离大海的灿烂的阳光下,珊瑚只是一具惨白僵硬的骨骼。
谁都知道麝香,那是名贵的药材,也是珍贵的香料,而实际上,麝香不过是雄麝脐下的分泌物而已。想要获得麝香,就必须捕杀雄麝。雄麝生活在密林深处,身手矫健,来去如风,如果不是一流的猎手,_____③_____。而就是找到了雄麝,取得麝香也是极困难的事。有经验的老猎手说:“靠近雄麝时,千万要屏息凝神,不能让雄麝感觉到你的存在,(c),它会转过头来,在你射杀它之前,咬破自己的香囊。”
在自然界里,有一些生物比人类还要有尊严。
当生命遭到无情的践踏时,它们会用改变、会用放弃、会用死亡捍卫自己的尊严。
18.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将它修改正确。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七、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还忍不住亲吻宝宝脸颊吗?你还在用自己的筷子给宝宝喂食,甚至把自己嚼过的饭菜喂给宝宝吗?请马上停止!小心宝宝患上“亲吻病”。
“亲吻病”是EB病毒感染的俗称,其典型临床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它是一种嗜人类淋巴细胞的疱疹病毒,在正常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90%以上的成人都携带EB病毒。而EB病毒感染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血液传染。随着生活习惯的变化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儿童原发性EBV感染的年龄逐渐增大,但4—6岁还是发病高峰。EB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发热,90%—100%的患儿有发热,体温可达39℃;二是咽炎,咽喉痛、扁桃体红肿;三是浅表淋巴结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任何淋巴结均可受累。为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亲吻小孩,注意宝宝双手的卫生,避免和宝宝有任何形式的唾液共享行为。要给孩子准备专用生活用品,避免与孩子混用餐具、洗漱用品等,注意生活用品清洁消毒。另外,要委婉拒绝亲朋好友的亲吻要求。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明显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身置此情此景,看山海云树,你会忘却都市的喧嚣,工作的烦恼……
B.我不能对学生生气,如果生气,你一定会后悔愤怒时的所作所为。
C.旖旎江山,秀丽人文,美味重庆——一座美得让你吃醋的城市。
D.千千万万点星火聚集在一起,总会驱逐黑暗,你怎样,周围的人就怎样。
22.就“亲吻病”这一话题,请用三个问句概括文字的内容。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个人在聊买车的话题。
小赵说:“我花整整一周时间做详细的攻略,又到五家店里比较价格和优惠条件,与销售员们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最终拿到了市面最低价,享受最优的购车待遇,很有成就感。人生不就是把每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做到极致么?”
小钱说:“我选择不购车,拿来养车的钱足够支付我打的、租车的费用,为什么要买个车来绑架自己呢?”
小孙说:“家庭还是要有台车的。宾馆住着方便,但不能给你家的感觉。不过,我比小赵简化,去店里花半小时就谈妥,确实多花了几千块,但我可以早早转移注意力做其他事情。你做攻略的一周时间里,我看了一场电影,听了一场音乐会,还去山里度假两天。你实现了购车利益最大化,我实现了时间价值最大化。你过周密计划的生活,我过随性自在的日子。”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