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29:13
文档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题及答案

2017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2017年最新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题《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选择题1
推荐度:
导读2017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2017年最新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题《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选择题1
2017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2017年最新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飞奔)               B.窥谷忘反 ( 同"返″,返回 )

C.略无阙处(通"缺",空缺、中断)         D.至于夏水襄陵(上 )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良多趣味    (真,实在)        B.林寒涧肃  (寂静)

C.属引凄异   (属于)             D.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快)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 逆流而上 )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然 )

C.清荣峻茂 (山高)                 D.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4.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  D.常有高/猿长啸

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天蔽日(隐瞒)    B.良多趣味(确实)

C.绝多?生怪柏(山峰)    D.哀转久绝(消失)

6.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7.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绝对)             B.或王命急(有时)

C.不以疾也(快)               D.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全,都)

8.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9.对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           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

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   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

10.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11.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只填序号)

①沿溯阻绝      绝:A.断绝    B.极、最     C.缺乏       D.穿过   (         )

②有时朝发白帝  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   (         )

③水落而石出者  而:A.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尔"(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 顺流而下 )       B.晴初霜旦( 秋天早上结的霜 )

C.林寒涧肃( 严肃 )           D.或王命急宣( 或者 )

1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

A.春冬之时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以其境过清          D.故渔者歌曰   故自号曰醉翁也

1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15.对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春冬之时(的)         吾欲之南海(往,到)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从)C.其间千二百里(其中)      其真无马邪(这里)D.故渔歌曰(所以)         桓侯故使人间之(特意)

16.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17.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逆流而上)        B.不以疾也(快)

C.从流飘荡(顺、随)          D.负势竞上(势力)

二.翻译下列语句。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原句回答。

1、 写出山的高峻、陡峭的句子:                 。

2、 从侧面渲染了山峰的高峻,江水的狭窄的句子:                    比较的方法表现夏日江水迅疾的句子:                          

3、 表现了春冬三峡山水的美丽的句子:                                

4、 文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有珠联璧合、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5、 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四、回答问题。

1、第四段写秋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2、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一句可以想到李白的哪首诗中的哪两句?

答:

3、请分别用一个字概括夏、春、秋季的景物特色。

答:

4、第三段写"高猿长啸"有什么作用?   

答:

5、文章第一段总写三峡特点:

6、文中写出了三峡江水的什么特点?李白有一首诗表达了与它相同的的情景,你能默写这首诗吗?(三峡的景色吸引了许多迁客骚人,三峡文化业源远流长,请写出关于三峡的两句诗。)

答:湍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溯其间"是     。(提示:从视觉角度)

8、在三峡景物描写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9、文章描写了三峡美丽的风光,请你利用文中的词句,组成一幅对联。

答:

10、给本文分为两层,概括各层大意及中心思想。

答:

11、文章2、3、4段分别写了三峡夏、春、冬、秋四季怎样的景色?

答:

12、三峡的奇观数不胜数,且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各有不同的特点,对这些美丽的景观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仅以寥寥数笔勾勒三峡的山势,这样叙写有何意?

答: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康乐以来,未有能与其奇者。

1、翻译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二、简答题

1、题目中第二个"书"的意思是?"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4.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6.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7.文中哪些语句写山,哪些语句写水,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8、文章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有那几句?

9.这四句通过哪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10、写山水相映之美的语句是:11、写景物色彩配合之美的语句是:12、写晨昏景物变化之美的语句是:

13.《答谢中书书》文中"         "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山水景物的赞叹之情。

14.《答谢中书书》文中的议论句" 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理解:

15、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的语句是:

16.以感叹总括前文的一句是:

1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18.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21.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

《三峡》与《答谢谢中书》对比阅读

1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或王命急宣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哀转久绝      

(4)四时俱备        

12.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请从文中各摘录一句直接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2分)

文档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题及答案

2017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2017年最新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复习题《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一、选择题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