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0的认识》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31:03
文档

人教版《0的认识》教案

《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2.培养学生想像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系系相关。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0的认识”及练习四的第1、2题。教具学具准备:1、课件、直尺、一把长米尺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把下面的数按顺序读一读。524132、口算。5-3=2+1=3+2=4+1=2+3=二、讲
推荐度:
导读《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2.培养学生想像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系系相关。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0的认识”及练习四的第1、2题。教具学具准备:1、课件、直尺、一把长米尺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把下面的数按顺序读一读。524132、口算。5-3=2+1=3+2=4+1=2+3=二、讲
《0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

2.培养学生想像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系系相关。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0的认识”及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具学具准备:

1、课件、直尺、一把长米尺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把下面的数按顺序读一读。

5       2       4      1      3

2、口算。

5-3=          2+1=       3+2=       4+1=     2+3=          

二、讲授新课

(一)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它是谁?看它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的变化?(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小兔图。)

(二)教学0的含义

1.揭示含义──从有到无。

(1)小猴子吃了一个桃子

谁能完整地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遍?

电脑演示:盘子有2个桃,用数字几来表示(用2),猴子吃了一个桃子,剩下几个用数字来表示(用1),猴子又吃了3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没有了),我们可用数字几来表示(用0),“0”表示什么?

(2)揭示课题:从无到有用“0”表示。

板书:0的认识。板书并领读。

2、发散思维,充分想象。

(1)老师拿一个装有粉笔的粉笔盒,里面有几支粉笔?用几表示?把粉笔全倒掉,现在里面有几支粉笔?用几表示?

(2)你能说一句话来表示“0”的意义吗?

(三)教学有关“0”的计算。

1、出示教科书P29页的小鸟图。

(1)这两幅图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鸟窝里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鸟窝里还剩下多少只?你会列式吗?

(3)仔细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两个同样多的数相减,都得0。

2、教科书P29页的青蛙图。

(1)这两幅图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左边有4只青蛙,右边0只青蛙,要求两边一共有几只青蛙,你们会列式吗?用什么方法计算?

(3)(把左右两边的图对换)教师:左边没有青蛙,右边有4只青蛙,两边一共有几只青蛙?你们会列式吗?

(4)仔细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从4+0=4和0+4=4的算式中可以知道一个数加上0或者0加上一个数,都得原来得那个数。

3、想一想5-0=?你能举例说明吗?

教师:5减0表示什么意思?就是从5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5个东西一个也没有减去,还是5个东西,所以5减0等于5,问:谁会算?5-0=5

小结: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来的那个数。

(四)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1、想一想生活中0是不是只能表示没有呢?举例说说。

(1)“0”的位置(出示直尺图)这是什么?(直尺),拿出自己的尺子,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谁能告诉大家?

(2)尺子上的数字“0”写在那儿?(写在“1”的前面)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0”表示起点。)“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那“0”与“1”比较怎样,“1”与“0”比呢?(“0”比“1”小,“1”比“0”大。)

(3)师: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这样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大。

(4)小结: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 量东西长度时,“0”就是起点。

2、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0”(让学生自由举例,如温度计中有“0”,数中有“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五)“0”的写法

教师:请大家看一看,想一想,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教师指导写法,边示范边讲笔顺要点:“0”是一笔写成,顺序是从上到左,再从下往右,最后拐到上与起笔汇合。起笔要在上线偏右一些,向左下拐要与左线接触,向右拐与右线接触,再继续向上与起笔相连。写“0”笔画要圆滑,不能有棱角,这样写出来的0略有些斜,显得灵巧好看。

教师指导后,请学生书空,问:你认为写“0”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P30页第2题    

    2、教科书P29页的做一做。

3、教科书P30页的练习四第3题。

(学生做之前,让他们认真理解图意。)

4、教科书P30页的练习四第4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0——没有                   0——起点                               

(编辑整理  蒋楠)

文档

人教版《0的认识》教案

《0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2.培养学生想像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系系相关。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0的认识”及练习四的第1、2题。教具学具准备:1、课件、直尺、一把长米尺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1、把下面的数按顺序读一读。524132、口算。5-3=2+1=3+2=4+1=2+3=二、讲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