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施工准备 (1)
二、工艺流程 (1)
三、操作工艺 (1)
四、灌注水下砼注意事项 (2)
五、浇筑砼时钢筋笼上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3)
六、安全文明施工 (4)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检查钢筋笼应有可靠的定位和防上浮措施。
2、现场工长已对班组长交底,明确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方法和要点。
3、已做好施工前应具备的电力、机械及通迅、人员等的准备。(二)材料要求
采用商品混凝土。
1、混凝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采用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掺和料必须经复试试验合格后,方可在本工程上使用。
2、砼的坍落度要控制在200±20mm,要求和易性扩展性好。(三)施工机具
混凝土运输车、挖土机或16t吊车、直径250mm导管、2m3大料斗、小漏斗等。
二、工艺流程
本工艺按商品混凝土考虑。
作业准备→材料计量→放导管→放混凝土至2m3大料斗内→浇筑第一罐混凝土→继续浇筑混凝土→拔管→浇筑混凝土。
三、操作工艺
1、导管使用前,要对导管进行检漏和抗拉力试验,以防导管渗漏。每节导管组装编号,导管安装完毕后要建立复核和检验制度。导管的直径应根据桩径和石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管。
2、砼的坍落度要控制在200±20mm,要求和易性扩展性好。若灌注时间较长时,可在砼中加入缓凝剂,以防止先期混凝土初凝,堵塞导管。
3、初灌砼时,孔内沉渣应清理干净。其导管底口距孔底的距离应在30-50cm之间,同时要保证首批砼灌注后能埋住导管至少1m。在随后的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深度要控制在2-6m范围内。拔管时,要上下抽动几次,使已浇筑的混凝土密实,但要保证导管埋深,以免泥浆进入导管混凝土内。
4、在提升导管时要通过测量砼的灌注深度及已拆下导管长度,认真计算提拔导管的长度,严禁不经测量和计算而盲目提拔导管。
5、当砼堵塞导管时,可采用拔插抖动导管,当所堵塞的导管长度较短时,也可用型钢插入导管内进行冲击来疏通导管,也可在导管上固定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动来疏通导管。
6、关键设备要备用,材料要准备充足,以保证砼能够连续浇筑。
四、灌注水下砼注意事项
1、在灌注过程中,要通过测量砼的灌注深度及已拆下导管长度,认真计算提拔导管的长度,拔导管的速度不能过快,否则,可能使用导管底口拔出砼面,致使孔内泥浆豁然迅速下降,造成夹杂,形成断桩。
2、导管接头要密封。如果导管接头处密封不好,致使泥浆进入导管,若继续灌注,则会在砼内出现泥浆夹层。
3、拔管不要太慢,保持导管下口在混凝土面以下2米以上就可
以了。如果导管埋置过深,无法提起导管或将导管拔断,造成断桩。
4、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由于其他意外原因造成砼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砼初凝时间,致使导管无法提升,形成断桩。
5、在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砼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砼灌注中断,形成断桩,出现钢筋笼卡住导管时,可转动导管,轻轻上下提动导管,慢慢将导管提起。
6、桩间距小,桩与桩之间过密时,相邻桩必须同时浇筑,以防止相邻桩塌孔。
五、浇筑砼时钢筋笼上浮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在灌注砼底钢筋笼上浮。
2)在提升导管时,钢筋笼上浮。
2、原因分析
1)灌注砼速度过快,砼将钢筋笼托起或提升导管速度过快。带动砼上升,导致钢筋笼上浮
2)在提升导管时,导管挂在钢筋笼上,钢筋笼随同导管一同上升。
3、预防措施
1)要适当放慢砼的灌注速度,待导管底口提高至钢筋笼内至3m 以上时方可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如果钢筋笼放到桩底时,可再桩上口焊一道加B20水平加强筋,然后在孔壁周圈水平加强筋均匀打六个B200土钉,土钉外露部分向下倾斜15-30度,以防止钢筋笼上浮。
2)在安放导管时,应使导管中心与钻孔中心尽量重合,导管接头处应做好防挂措施,以防止提升导管时挂住钢筋笼,造成钢筋笼上浮,钢筋笼卡住导管后,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3)发现钢筋笼有上浮迹象时,可适当加压,以防止继续上浮。
六、安全文明施工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应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2、凡患有高血压及视力不佳等症的人员,不得进行机上作业。
3、施工现场应全面规划,并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其现场道路应平坦、坚实、畅通,交叉点及危险地区,应设明显标志。
4、各种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懂得本机械的构造、性能、操作规程,能维护保养和排除一般故障。
5、驾驶人员及操作者,须领取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驾驶证或操作证后方准开车。禁止其他人员擅自开车或开机。
6、电气设备的电源,应按有关规定架设安装;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接零,接地电阻不大于4兆,并装有可靠的触电保护装置。
7、机械司机,在施工操作时应集中思想,服从指挥信号,不得随意离开岗位,并经常注意机械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应立即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