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23:04
文档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一: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洪翡莹第一周《清晨》《晨景》教学目标:1、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2、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教学内容:歌曲《清晨》聆听《晨景》教学重难点:1、《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41|6|3.1|5”中的大跳要唱准。教学过程
推荐度:
导读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一: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洪翡莹第一周《清晨》《晨景》教学目标:1、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2、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教学内容:歌曲《清晨》聆听《晨景》教学重难点:1、《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41|6|3.1|5”中的大跳要唱准。教学过程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篇一: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洪翡莹

 第一周《清晨》《晨景》

 教学目标:

 1、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 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教学内容:歌曲《清晨》聆听《晨景》

 教学重难点:

 1 、《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2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4 1|6  6 4|3. 1|5”中的大跳要唱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歌曲《清晨》

 1、 导入:

 今天,我们请四位同学上台为大家表演一小段情景剧,是关于清晨我们起床之后的故事。无论你怎样描绘清晨,但一定要特别,最好不要和其它同学表演得一样。(选择性格活泼开朗,大方的同学。时间控制在3分种以内)。

2、带着问题完整的聆听一遍范唱

 设问: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我们心中所想象的清晨一样吗?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跟着钢琴用“lu”哼唱歌曲(2遍)

 4、朗诵一遍歌词(充分理解歌词的内涵。)

 5 、加上唱歌词歌唱《清晨》

 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把握通俗朴素,要想说话似的歌唱。唱好之后,注意处理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之间的对比表现。第二乐句比第一乐句处理得稍强一点。

 6、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乐器给《清晨》伴奏。

 三、欣赏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

 1、导入:

 师:请问同学们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太阳都是同一时间升起来的吗?

 各国的晨景是否都是一样的呢?(同学讨论)教师做总结

 感受外国的早晨。在欣赏之前,提出教师的问题,两种音乐风格你更喜欢哪一种音乐描绘方式。并请同学们构思一下要让你去表现清晨,你会用什么方式去表现。

 2、讨论两种风格你更加喜欢那种描绘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做好总结。

 3、再一次欣赏管弦乐《晨景》

 为这首管弦乐配上书上的三幅画,你认为这三副画应放在乐曲的

什么地方。

 4、第三次欣赏管弦乐《晨景》

 将同学分组进行表演。

 结合学生自己对清晨的联想,在音乐中表现出来。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周《晚风》《嘎达梅林》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晚风》,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2、 欣赏《嘎达梅林》,感受广阔的草原音乐。

 教学重难点:

 1、《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

 2、歌唱为主,欣赏为辅。

 教学过程:

 一、学唱高声部:

 1、欣赏一首小夜曲。

 强调和介绍我们要学唱的歌曲有相似的感觉,都具夜晚宁静的柔美气氛,给学生提出问题:这一首歌曲和我们即将要欣赏到的乐曲有什么样的相同之处?可以引导学生从感觉,节奏,速度方面去进行对比。

 2、欣赏范唱歌曲《晚风》对比感受小夜曲和《晚风》带给我们的感觉。

3、跟钢琴学唱歌曲《晚风》

 (课堂预想:学生在注意弱拍起的地方,肯定不能够把强弱表现得很好,所以这节课还要把强弱规律教给学生。另一方面,该唱够的地方一定要把节拍唱满。

 4、讲解六拍子的强弱规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手势来表示它们。

 5、带着强弱规律的感觉去唱《晚风》

 6、结合教师的指挥,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晚风》

 二、学唱歌曲《晚风》的合唱

 导入:刚才我们学唱了歌曲的旋律声部,大家都唱得很棒,但这是一首很美很美的合唱歌曲,我们只有唱好了两个声部才算完美,大家有信心吗?

 1、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lu来哼唱低声部的旋律2遍。

 2、把低声部的旋律声部唱熟了之后,就请同学们闭上嘴巴,用哼鸣的音去唱低声部。

 3、请同学们加进歌词慢唱一遍。在唱的时候心里的拍子一定要稳。提醒同学们要把拍子拖够,并且注意到换气符号的地方。换气之后的那个音一定要轻唱为后面的一个音做好铺垫。

 4、歌曲里面有两句当晚霞映红了天边的地方音高关系是不一样的,要唱得有对比,第一句比第二句要弱一点。

 5、请同学们跟老师合作。由老师唱旋律声部,由同学们唱低声部。同学们在唱低声部的时候一定要轻轻地唱,第一次合唱时,可以

选择学生不唱歌词,用“啦”代替歌词

 6、将同学们分组为a,b两个大组演唱这首歌曲。在一个组演唱完之后,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另一个组的学生要对其进行评价,教师要对最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价。

 a组唱旋律声部,b组唱低声部。

 a组唱低声部,b组就唱旋律声部。

 7、选出一个低声部唱得好的组出来,强化训练一下低声部的歌词,再和高声部合起来。带着感情轻轻地演唱这首二声部歌曲《晚风》。

 三、聆听《嘎达梅林》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第三周《雨花石》《二拍子指挥》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雨花石》。

 2. 通过学唱歌曲《雨花石》,了解歌曲中倚音、切分音、十六分休止符的应用,能较到位的表现歌曲中的断连区分,并能正确演唱三十二分音符。

 3. 引导学生牢记传统,懂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教学重难点:

 1. 学唱歌曲《雨花石》,把握好旋律中三十二分音符、十六分休止符和倚音的演唱与运用。

【篇二:2014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常规教育活动

 课题:音乐常规训练、音乐知识的复习、小组合作分配与训练

 课型:综合复习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课堂常规的复习,增强学生对音乐常规的熟悉和认可。

 2.让学生能复习上学期的相关音乐知识,如12356 高音123的音符唱名、四二拍的强弱规律等;

 3.学生自主回忆补充、老师点拨复习、小组分工

 教学重点:合作小组的训练

 教学难点:音乐知识的回忆训练

 教学过程:

 一、音乐问好

 二、音乐回忆

 1.上学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歌曲?你能带领大家唱一段吗?除了歌曲之外,我们还学习了哪些音乐知识?小组竞赛加分式(四四拍、演唱方法、唱名、手势、欣赏音乐的情绪词语)这个学期你想在音乐的哪方面想得到提高和学习?

 三、介绍新知识

 预习收集资料:课前1分钟小组分配任务查找资料,用记录或便签纸的方式

 识谱唱谱:学过的简单有规律的歌曲要在课前由组长组长抽查,大家打分;或老师及课代表抽查;简单的歌曲小组内自学

 唱歌:学会掌握一些控制呼吸换气及演唱优美的策略

 欣赏:掌握基本常用的情绪表达术语、了解基本的音乐要素有哪些

 创作活动:能用简单的节奏或旋律,小组创编表演展示

 四、提出新学期的学习要求

 1.小舞台评价表的使用与期末分数的联系

 如一次得10个奖励的算20分或30分的满分 ,直接把奖励换成分数记录

 2.自由组建4人学习小组,剩下的同学主动热情接纳加分,定下小组称号及姓名,按导演、秩序员、评委、记录员分工合作。

 3.有学习要求时,就按4人小组就坐或固定位置排练

 4.奖励小组或个人积分,及时记录书上,每月由组长汇总一次分数,由获得奖励最多的小组评委“最佳合作学习小组”,每月评5-6个小组,小组每学期获得荣誉3次以上的免考。

 五、选出小助手

 1名纪律管理员(能带头,并口令提醒音乐课前准备书本坐好等习惯)

 1名音乐小老师(负责发音或联系音准节奏练习等)

 1名音乐书监督员(也可以作为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2名乐器小助手,提前拿乐器

 1名电脑管理员,一打上课铃开好电脑及投影

 六、作业检查

 每月2次作业的检查

 每节课自己做好奖章的记录,组长也同时做好每人的记录,作业要组长督促检查完成。 月底老师组织小组根据平时表现互评出1次等级,期末换算成4项分数

 七、奖励

 每位坚持并做好的小助手都有小礼物,并适当加分;成绩突出者,可享受免考的待遇

  第一课 朝夕

 教学内容

 1.通过钢琴和伴奏带教唱学生《清晨》和《晚风》两首歌曲。

 2.对比歌曲欣赏描绘早晨的《晨景》和描绘夜幕的中国筝曲《渔舟唱晚》.

 3.创造性地表演及编配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2.通过欣赏外国的晨景,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学唱俄罗斯歌曲《晚风》,感受中国器乐描绘夜幕的音乐风格。

 3.对比国内、国外描绘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

 4.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5.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4 1|6  6 4|3. 1|5”中的大跳要唱准。

 3.《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

 4.歌唱为主,欣赏为辅。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晨景》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本曲就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这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乐曲的主题仅在五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

 2.筝曲《渔舟唱晚》

 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

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 乐曲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韵致悠扬而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优美而舒缓;乐曲的第二部分清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流行于当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因此人们称它为古筝,筝的形状狭长而扁平,琴体面板的音柱上架有很多条弦,均按五声音阶排列。筝的传统奏法是用右手弹奏琴弦,掌握音高和节奏,左手则在音柱左侧用按、滑、揉、吟等手法来调节弦音变化,美化音色,装饰旋律,双手密切配合就能奏出音色美妙、韵味浓郁的音乐来。

 3.歌曲《清晨》

 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2/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一、第三乐句是旋律的重复,第二、第四乐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变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节间奏,更使曲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它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优美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歌曲通过了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随后,歌曲在“d?s”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4.歌曲《晚风》

 这是一首富有田园风格的歌曲。歌曲以“晚风”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夕阳的晚上”、“树丛中的夜莺在歌唱”。抒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歌曲为6/8拍,大调式,由三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曲调优美抒情,委婉动听。第一乐句在弱起小节进入后以平稳的节奏展开,在第1小节和第3小节只作了上移一度的小变化,使得曲调在平稳中稍有起伏,似乎音乐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黄昏时刻、当晚风吹来时四周田野一片静谧的情景之中,富有诗情画意。第二乐句在四度跳进后,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旋律由上而下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起伏,抒发了人们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景之中象树丛中的夜莺一样快乐的歌唱。第三乐句完全重复了第二乐句的旋律。把赞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以进一步的抒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 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教学内容:歌曲《清晨》,聆听《晨景》

 教学重难点:

 1.《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4 1|6  6 4|3.

1|5”中的大跳要唱准。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歌曲《清晨》

 1.导入:

 今天,我们请四位同学上台为大家表演一小段情景剧,是关于清晨我们起床之后的故事。无论你怎样描绘清晨,但一定要特别,最好不要和其它同学表演得一样。(选择性格活泼开朗,大方的同学。时间控制在3分种以内)。

 2.学生表演

 师: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通过刚才的表演,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定会感到好奇,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去歌曲中的清晨感受吧!

 2.带着问题完整的聆听一遍范唱

 设问: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我们心中所想象的清晨一样吗?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跟着钢琴用“lu”哼唱歌曲(2遍)

 4.朗诵一遍歌词(充分理解歌词的内涵。)

 5.加上唱歌词歌唱《清晨》

 师: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把握通俗朴素,要想说话似的歌唱。唱好之后,注意处理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之间的对比表现。第二乐句比第一乐句处理得稍强一点。

 6.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乐器给《清晨》伴奏

 伴奏的节奏由表演者自由加进,但是一定要是具有美感和和谐的音响。

 三、欣赏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

 1.导入:请问同学们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太阳都是同一时间升起来的吗?

 各国的晨景是否都是一样的呢?(同学讨论)

 2.感受外国的早晨:两种音乐风格你更喜欢哪一种音乐描绘方式。并请同学们构思一下要让你去表现清晨,你会用什么方式去表现。

 3.讨论两种风格你更加喜欢那种描绘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做好总结。

 4.再一次欣赏管弦乐《晨景》

 为这首管弦乐配上书上的三幅画,你认为这三副画应放在乐曲的什么地方。

 5.第三次欣赏管弦乐《晨景》

 将同学分组进行表演。

 结合学生自己对清晨的联想,在音乐中表现出来。

 四、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唱歌曲《晚风》,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2.欣赏《渔舟唱晚》,对比国内、国外描绘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

 教学内容:歌曲《晚风》 聆听《渔舟唱晚》

 教学重难点:

 1.《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

 2.歌唱为主,欣赏为辅。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学唱高声部:

 1.导入:我们前几节课都感受了描绘早晨的歌曲和乐曲,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感受一下描绘晚上歌曲。不知道同学们会不会唱一首外国的小夜曲。那老师今天想给同学表演一下。

 2.老师演唱一首小夜曲。

 强调和介绍我们要学唱的歌曲有相似的感觉,都具夜晚宁静的柔美气氛,给学生提出问题:这一首歌曲和我们即将要欣赏到的乐曲有什么样的相同之处?可以引导学生从感觉,节奏,速度方面去进行对比。

 3.欣赏范唱歌曲《晚风》  对比感受小夜曲和《晚风》带给我们的感觉。

 4.跟钢琴学唱歌曲《晚风》

 5.讲解六拍子的强弱规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用手势来表示它们。

 6.带着强弱规律的感觉去唱《晚风》

 7.结合教师的指挥,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晚风》

 二、学唱歌曲《晚风》的合唱

 导入:刚才我们学唱了歌曲的旋律声部,大家都唱得很棒,但这是一首很美很美的合唱歌曲,我们只有唱好了两个声部才算完美,大家有信心吗?

【篇三: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清晨》教案】

 《清晨》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

 2、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丰富和表现歌曲《清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3、在学习歌曲中让学生懂得珍惜清晨的美好时光,珍惜儿童时代的美好时光。 教学重难点: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清晨》。

 2、区分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合唱与重唱。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套件。

 教学方法:听唱法、自主学习、合作、示范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游戏导入:看动画,根据你的喜好选择,并结合这个过程进行德育教学。

 2. 音阶练习——g自然大调上下行。

 3. 发声练习

 (二)学习歌曲《清晨》

 1、播放《清晨》。

 师: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首先我们来听一遍歌曲,请你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生答:歌曲情绪清新、励志的)

 2、再听歌曲。

 (1)认识段落记号:

 反复记号

 回到开头

结束

 (2)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可以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呢?每段的情绪分别怎样?

 (四段:第一、二、四段活泼欢快,第三段优美抒情。)

 3、自学旋律。

 (1)听歌曲,指导学生观察歌曲旋律的特点,找出相同或相似乐句,分析歌曲aba三段体结构。

 (2)生跟琴学唱第一段旋律,注意括号内的部分是乐器插入的乐句不用演唱。

 (3)生跟琴学唱第三段旋律,注意唱准附点音符的节奏。

 4、师示范歌曲。

 学生评价

 5、这首歌曲一共几段歌词?

 学唱第一段歌词:悄悄慢唱:间奏(3616-)她使歌曲轻快而活泼更富有动感,这一段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分唱----交换----连起加快一点唱。

 第二段:分唱---讲解同头换尾。

 第三段:还有第二部分附点、末尾音的音高。这一段旋律优美舒展,歌曲通过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四段:直接唱。歌曲在d.c.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四段连起来(随琴录音伴奏)。

 6、指导学生用轻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7、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的演唱《清晨》全曲。

 (三)编创

 根据歌曲旋律特点、歌词内容的特点选择喜欢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小结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希望同学们正像歌中唱的那样:“奉劝大家要起早喔喔,美好时光不要辜负了。”

 伴随着歌曲离开教室。

文档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一:人音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洪翡莹第一周《清晨》《晨景》教学目标:1、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2、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教学内容:歌曲《清晨》聆听《晨景》教学重难点:1、《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41|6|3.1|5”中的大跳要唱准。教学过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