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情报工作已经走过将近60年的发展历程,在新形势下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和机遇。如何清醒地认识所处的环境和存在的问题,怎样进行战略抉择,是我国情报工作者必须思考的。值2014“春之声”竞争情报沙龙举办之际,我想围绕沙龙主题“新形势下中国情报工作发展道路”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1实行情报学和图书馆学的分离
我国情报工作一开始就与图书相捆绑,提出了“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口号,这在国际情报界也很少有先例。图书信息学(Library and Inf orm ation Sci ence)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而非情报学的理论基础。60年来,我国情报界没能系统深入地研究真正的情报学——Intelligence Studies!在“图书情报一体化”名号下开展情报工作,实仍张冠李戴,可以说是“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这是我国情报界的方向性、历史性错误。要纠正这一错误,正本清源,必须实行情报学和图书馆学学术论文的分离。
2回归耳目、尖兵和参谋的战略定位
由于“图书情报一体化”这一方向性、历史性错误,我国情报工作离“耳目、尖兵、参谋”的战略定位渐行渐远。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情报界最重大的不当举措就是遍及全国的“情报”改“信息”运动,使得“情报”一词在我国情报学刊物中消失,由“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等似是而非的口号代替了“情报服务”。殊不知,情报是解决特定问题的知识,情报是、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支撑,情报是我们这一行当的职业特征,正像长胡子是男性的特征一样,不干情报,哪来的情报界?哪来的情报工作?要想开展真正的情报工作,就要让情报工作回归“耳目、尖兵和参谋”的战略定位。
3创建真正的情报人才培养体系
环顾神州大地,居然找不出一个真正培养情报人才的大学!众多的信息管理学院培养不出能真正胜任情报工作的人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缺憾。回顾历史,最早主导我国情报部门的是一大批为前苏联专家当过翻译的俄语人员,继而是英法德日等外语专业人员。殊不知,情报人员所依靠的专业,应该能解决技术、产业、国家发展等实际战略问题,光靠外语解决不了技术、产业和国家发展的实际战略问题。长期的人才短缺是造成情报界畸形发展、不受部门和决策部门重视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创建真正的情报学人才培养体系是摆在我国情报界面前又一重大任务。
4借鉴日本企业的情报工作
早在美国发展竞争情报之前,日本就有了实力强大的情报工作。情报立国是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重要经验。日本的大型企业都具备极强的情报能力。而其中情报能力最强的当属集贸易、金融、信息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商社,如三井物产、三菱商社、住友商社、伊藤忠商社、丰田通商等。它们的情报搜集、分析和传递能力堪比美国情报局。索尼公司总裁曾自豪地宣称:“本公司之所以名扬全球,靠的就是两手:一是情报,
二是科研。”1982年,日本组建了专门为日本各公司培养情报人员的产业保护学院。日本企业是全世界开展情报工作的典范,我国企业的情报工作应当充分借鉴日本企业情报工作的做法,学习怎样开展真正的情报工作。
5竞争情报学术活动应多向企业倾斜
企业是竞争情报发展的沃土,向企业宣传竞争情报理论方法技能,推动其实践应用,应该成为我国竞争情报学术活动的主攻方向。技术进步和创新、产业和经济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长期以来,我国情报界服务的重点一直是部门,对企业服务做得很不够。在确立企业为市场竞争与创新主体、市场将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部门简政放权、大力推进服务型的新形势下,我国情报界也应转变思想观念,将学术活动多向企业倾斜。
6抛弃竞争情报特殊论的偏见,树立竞争情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情报工作新形式的正确观念
我国情报界存在一种偏见,认为竞争情报是情报工作的一个分支、一个组成部分。实际上,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是企业、工程统计源、科研机构、产业和部门,竞争情报工作就是情报工作,竞争情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情报工作的新形式。美国如此,日本如此,中国也如此,无一例外。传统科技情报工作是计划经济、国外封锁、信息匮乏、科技与经济脱节等特定环境时代的产物,已经无法适应以市场经济、开放竞争为特征的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我国情报界应顺应世界大势,树立竞争情报是新形势下情报工作的新型范式的正确观念,大力推动竞争情报工作,“竞争情报特殊论”应当抛弃。
7举国一致。军手,大力普及和实践真正的情报学
60年来,我国情报界干了一件“大事”,就是系统引进和普及了信息学-Informati on Science,为图书馆学的发展鸣锣开道,为他人做嫁衣裳。实际上,情报学研究的不足,不仅存在于科技界、经济界,也存在于军事界。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来,军口的一些专家学者,如张晓军、高金虎等,都相继开展了情报学学术论文方面的研究工作。因此,应当举国一致,军手,像引进信息学一样引进情报学(Intelli gence St udies),从根本上改造革除我国的情报工作弊端,让情报工作回归耳目、尖兵和参谋的战略定位,为国家、产业和企业的安全风险防范和战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否则,我国情报界前途堪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