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渗透国防教育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23:12
文档

渗透国防教育教学设计

渗透国防教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弄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本质是“大我”与“小我”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道德维系,包括“军人为我,我为军人”的国防道德构建不只在于认识,更在于行动;学会对人包括对军人表达友善态度、感恩心情的合适方式。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我们都同在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中。工、农、商、师、兵等为自己提供衣、食、住、行、学和安全,自己的一举一动也无不体现着利他或利我的“我为人人”。无论“人人为我”还是“我为人人”,都要发自内心地感恩社会,树立热爱
推荐度:
导读渗透国防教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弄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本质是“大我”与“小我”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道德维系,包括“军人为我,我为军人”的国防道德构建不只在于认识,更在于行动;学会对人包括对军人表达友善态度、感恩心情的合适方式。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我们都同在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中。工、农、商、师、兵等为自己提供衣、食、住、行、学和安全,自己的一举一动也无不体现着利他或利我的“我为人人”。无论“人人为我”还是“我为人人”,都要发自内心地感恩社会,树立热爱
渗透国防教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弄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本质是“大我”与“小我”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道德维系,包括“军人为我,我为军人”的国防道德构建不只在于认识,更在于行动;学会对人包括对军人表达友善态度、感恩心情的合适方式。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我们都同在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中。工、农、商、师、兵等为自己提供衣、食、住、行、学和安全,自己的一举一动也无不体现着利他或利我的“我为人人”。无论“人人为我”还是“我为人人”,都要发自内心地感恩社会,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理解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爱,学会友善相处,增砖添瓦于和谐社会建设。

  (3)理解军人“我为人人”的无私奉献,体会人民对人民的挚爱,懂得人生价值须在“我为人人”的奉献中才能真正实现,增强对军人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实现人生价值要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准则,学习人民以“小我”服从“大我”的奉献精神。

  2、理解课文“授人玫瑰,手有余香”“为他人开一朵花” “心动不如行动”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内在涵义,明确无论“人人为我”,还是“我为人人”,都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教学理念:

  从创设积极和谐的育人情境入手,结合适龄青年面对征兵的困惑,联系汶川地震军人奋力抗震救灾,澄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认识误区,感受军人无私奉献在和平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从知识、意志、道德、志向等方面构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道德体系,内化本课的教学思想。师生通过双向交流、生生互动,体验人际交流的快乐,并在参与和关心、支持建设上有所感知、感悟,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升华“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回放汶川救援的情境,认识与感悟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的“我为人人”,以为榜样,把“我为人人”的行动落实到生活与学习中。

  2.讨论教学法。紧密联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认识误区,组织自主讨论交流,学会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形成较为正确的观点。

  3、事例教学法。列举“军人为我”“我为军人”的事例,体验“军爱民、民拥军”的双向互动性,激发军人为我、我为军人的责任感、义务感和使命感。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杂志和对周围的人和事的观察来获取本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课相关的国防教育资源,认识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中的角色非常广泛,不单纯是打仗,还有非打仗的任务,深入感知军人参加汶川抗震救灾、抗击雪灾、98抗洪先进事迹和北京奥运会安保中表现的“我为人人”的作用。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板书课题。屏幕显示“欢迎领导和专家们莅临我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这句话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推给他人。指不利自己和不利他人的事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也不能做,待人处事应当为他人着想,这是做人的底线。今天,我们继续讨论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一起来学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节课。

  二、联系日常生活和乔叶的诗,总体感受“人人为我”

  1.从早上起床到现在上课这段时间,有许多“他人”与“自己”发生了联系,这种联系都表现在对自己的直接付出上,你感受到了吗?比如妈妈为我准备早饭。为了我们能够在教室上课,电工要保障用电、清洁工打扫地面和座椅,保安要维持校内秩序,这些直接的“人人为我”,都能感觉到。还有间接的、难以感觉到的“人人为我”更多。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涉及农民种植棉花、工人织布和加工服装、商店营业员出售等许多环节,这些人我们都可能不认识,他们的劳动也不会是专门为了我,但我却离不开这些间接服务,这也都是“人人为我”。联系到我们从小到大,又有多少人为我们付出辛劳,这种“人人为我”更难说清。

  2.乔叶“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的散文诗,对“人人为我”作了很好的描述,我把这首散文诗带给大家。(师配乐朗诵)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其实你对他们并不陌生。那满面尘灰的清洁工人,那打着扇子赶蚊蝇的水果小贩,那双手油腻腻的修车师傅,还有那许多你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们。看到他们,一种亲切感就会漾遍全身。

  我知道我们息息相关,我生活在他们日复一日的操劳和奔波之间,生活在他们千丝万缕的悲伤和欢颜之间,生活在他们青石一样的足迹和海浪一样的呼吸之间。

  我靠他们的滋养而活,他们却对自己的施与一无所知。他们因不知而越加质朴,我因所知而更觉幸福。

  3.你从这首散文诗中读懂了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人为我”的社会中,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从事着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劳动职业,不管是脑力的,还是体力的,都在自觉不自觉的“人人为我”。作者从“人人为我”的角度,抒发了对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人们的感恩之情。)从日常生活到乔叶的诗都告诉我们: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人人为我”。要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人人为我”,还应该“我为人人”。

  三、从的无私奉献,感知“我为人人”

  我们的社会谁是“我为人人”的典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社会行业不同分工中,都有许多典范。这些典范,我们可能既熟悉又生疏,但让我们经常感动的,那就是——。现在,我们借助这个群体来讨论“我为人人”的话题。

  (一)话题从征兵引起

  1.说到,长大了想当兵的请举手。

  2.最近,老师收到一封远方亲戚的信。他今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想早点工作,可是村干部和父母都劝他当兵,他很矛盾。老师想请大家一起出出主意,给他回封信。(出示):

  表姐:你好!

  ……

  冬季征兵要开始了。村干部和爸爸妈妈都劝我去报名,可我不太想当兵。我觉得当兵很辛苦,还耽误了赚钱的时间,浪费了青春年华,却什么也得不到。我很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办,想听听你的意见。……

  表弟

  2008年10月23日

  你们同意我表弟“当兵吃亏”的看法吗?好像很多同学不想发表意见。不要紧,那就让我们走近,再讨论怎么回信!?

  (二)走近不同时期的,领悟“我为人人”

  1.让我们打开历史的相册,回到前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分别问:你看到了什么?(日寇侵略,残害中国同胞)(人民流离失所)

  为了拯救千千万万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浴血奋战。(图片杨靖宇、董存瑞、黄继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打败了国内外的敌人,了全中国,让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也使我们能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

  ▲战争年代,的“我为人人”,付出了血肉肢体甚至生命的代价,体现的是舍生忘死的“我为人人”。他们中有的人可能什么都没有得到,却让活着的人得到了许多,他们的“我为人人”的付出和回报无法以等价来衡量。

  2.现在和平时期,国内外的敌人都打败了,还需要吗?为什么?(保卫、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统一、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图片:南沙守卫岛礁的海军战士,4000千米以上呼吸都很困难的青藏雪原巡逻的官兵)

  ▲和平时期,许多边防军人为了我们的和平生活,忍受无边无际的寂寞及和亲人分离的精神痛苦,在每天看不到人、看不到绿、看不上电视的祖国边防海疆常年巡逻,这种巡逻标志着国家的军事存在,使敌人不敢对我轻举妄动。和平时期边防军人的“我为人人”,是“一家不圆换来万家团圆”的奉献。

  3.上面,我们提到了边防军人,但更多的也还是为了我们的和平幸福生活,既有打仗的任务,也有像抢险救灾这样不打仗的任务。每逢国家遇到突发性灾难,我们都可以看到那勇敢的身影和顽强的精神。比如说今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

  地震如同没有硝烟的战争,同样再现了传统意义上的人民舍生忘死、不怕牺牲、不怕艰难困苦的动人场景。同学们通过电视、报纸,也有一定的了解,说说你知道的故事。(军人用手挖废墟救人鲜血淋淋;“让我再去救一个”;邱光华机组的空中运输线;15勇士舍命跳伞等)

  ▲(点评:一切为了救人!此时他们忘记的是自己这小“我”。想到的是灾区人民这大“我”,把大“我”置于小“我”之上,小“我”服从大“我”,这是中华民族“我为人人”的美德。指板书)(视频 抗震救灾)

  解说:汶川地震发生后,一队队身穿迷彩服的军人迅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次次,他们背着沉重的物品行走在崎岖的道路上;一次次,他们冒着余震的危险,冲进坍塌的废墟救出了幸存的人们;一次次,他们不顾劳累,护送伤员……老人,孩子,他们从不放过一线生命的希望。他们餐风宿露,他们勇往直前!他们把艰辛留给自己,把爱心撒向人间。他们的意志凝成钢铁,真情感动了天地。

  让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在我们眼前、心中永远留驻。同学们你觉得军人为什么这么做?(是啊!他们忘记了劳累,为的是谁?他们忘记了饥寒,为的是谁?他们有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的还是谁?你觉得他们这么做值得吗?)

  ▲(点评:他们这样做换来的是许多人的生命的延续,是许多家庭的幸福。他们的“我为人人”,是不求任何报酬和回报的“我为人人”,是献给人民这个大“我”的“我为人人”,是非常值得的!)

  4. 军人的“我为人人”,体现的是与人民血肉联系的鱼水情谊。归结到某一点,就是“军人为我,我为军人”,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军爱民、民拥军”,展现的是一种大爱。当撤离灾区时,灾区人民把家中幸存鸡生的鸡蛋,把恢复生产收获到的农作物、水果,都拿来慰问,真是倾其所有。(课件:灾区人民群众拥军场面影像视频资料。)

  你看到了什么?人们为什么依依不舍?(因为他们为了灾区人民付出了太多太多)

  古人说:“授人玫瑰,手有余香”,(映示)授人玫瑰,要授人“大爱”的玫瑰,手有余香,要手有“大爱”的余香。就是授人“大爱”玫瑰,手有“大爱”余香的人。因此,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无论是执行作战任务,还是执行抢险救灾等非作战任务,都是人民最可爱的人!

  四、学习“我为人人”,心动不如行动

  今天,我们的社会如此和谐,是因为有像那样的很多人具有“我为人人”的奉献,我们才能感受到“人人为我”的温暖。那么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

  1.接下来我们分三个大组进行体验活动,每一大组有三个合作组。第一组是故事组:说说你了解的为他人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陈红的事例)。第二组是问题组:有的同学认为我们现在还小,还不到“我为人人”的年龄。你怎么看待?第三组是实践组:今年暑假大家参加了军训,请你做一个军事动作,如何像军人那样实践“我为人人”?(出示以上三项体验活动)

  我们将通过自主抽题,来确定各个组的体验项目。

  ▲大家准备一下,待会儿每个组推出一名同学代表你们参加活动。

  第一大组第一合作组先说,然后其他组补充。

  相机点评:

  ▲你讲的是课本中的故事,大家翻到第55页,听他讲这个故事。(如果说,陈红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关爱是“人人为她”,那她在身体恢复后,将别人给她的关爱继续传递,去帮助和关爱其他的人,就是“她为人人”。这说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双向的,是不可割裂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向学习,“人人为我”就不能以理所当然、心安理得的态度对待。(指板书)

  2.第二大组:我们现在年龄小,只能“人人为我”,而我却不能“我为人人”,那又该怎么做呢?

  “我为人人”虽有年龄因素带来的力不能及和力所能及的区别,但只要我们把心动变成行动,就可以多方面去“我为人人”。

  如赞扬“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让更多的人像学习去“我为人人”。a.写一段赞美的话;b.唱一首歌颂的歌;c.构思一篇和有联系的作品;d.画一幅守卫边疆海岛美丽的图画;e.写一封慰问的信;f.为军属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也可以效仿的具体行为,如坐公交车为老人让座、不乱扔垃圾、看到小孩摔倒扶一把,这都是我们这个年龄可以做的。心动不如行动落实到“我为人人”上,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帮助更多自己认识和不认识的人,都是“我为人人”。

  3.老师现在想再问问第三大组。

  ▲你长大了愿意到当两年义务兵吗?(再次问,和前面形成呼应)

  (我们国家规定每个公民都要承担国防义务,国防义务不仅表现为当兵,还表现为参与双拥活动、为军人家庭做好事和解忧难等等。你长大了愿意到当两年义务兵吗?举手表示)。看到这么多高高举起的手,老师很高兴。

  ▲你们能帮我给我的表弟回封信吗(再次出示信的内容)

  回信:当兵不仅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而且无疑是人生重要的成长历练。除了强壮的体魄、过硬的军事技能,还有顽强拼搏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当兵两年,似乎只是一阵子,可当兵留给你的精神财富却可以享用一辈子。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祖国没有挑选我们当兵,我的表弟,还有咱们大家,长大了应该怎么样“我为人人”呢?

  (在各种岗位上,都可以“我为人人”,都可以为社会作贡献)

  (适当追问:如果人人都不愿意当兵,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还能坐在这明亮的教室上课吗?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想让人家来“人人为我”而不愿付出,我们的生活将怎样?)

  点评中相机出示课本标题:

  为他人开一朵花(祖国为我提供和平环境,我为祖国负有保卫的责任和义务。人人为祖国、祖国为人人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高的道德表现。为他人开一朵花,自己生命之树的这朵花就要为建设和保卫祖国而开。)

  (指板书总结:只有每个人都去“我为人人”,才有可能形成“人人为我”的庞大队伍,使我们的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4. 同学们,愿你们长大后都像那样为周围的人、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

  总之,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要永远遵循这条做人的道德准则,那就是“人人为我”,更要“我为人人”。

  ▲(播放《为了谁》)。我想,我们就用这首礼赞所有军人无私奉献的歌曲结束今天的这一节课。谢谢同学们!谢谢所有关心孩子们成长的领导和专家们!

文档

渗透国防教育教学设计

渗透国防教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弄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本质是“大我”与“小我”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道德维系,包括“军人为我,我为军人”的国防道德构建不只在于认识,更在于行动;学会对人包括对军人表达友善态度、感恩心情的合适方式。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我们都同在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中。工、农、商、师、兵等为自己提供衣、食、住、行、学和安全,自己的一举一动也无不体现着利他或利我的“我为人人”。无论“人人为我”还是“我为人人”,都要发自内心地感恩社会,树立热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