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项目名称:地基与基础 | |||||||||
| 序号 | 作业活动 | 危 险 源 | 危 害 | 危险性评价 | 风险等级 | 运 行 控 制 策 划 | |||
| L | E | C | D=L×E×C | ||||||
| 1 | 施工 用电 | 配电保护与要求不符(如不使用三相五线保护、二级配电箱不接地) | 触电 | 3 | 10 | 7 | 210 | 2 | 项目部应制定方案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要求进行配置或管理 | 
| 2 | 配电线路老化、破皮漏电、漏电保护器损坏 | 触电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按用电规定进行检查把关,更换老化配电线路、破皮处要包扎并架空,使用绝缘线 | |
| 3 | 电缆线过路无保护或架空高度不够 | 触电 | 1 | 3 | 7 | 63 | 4 | 项目部应将电缆线过路实行相应的保护措施,架空高度达到要求(其下能通过大型车辆) | |
| 4 | 电工不按要求送电 | 触电 | 3 | 6 | 7 | 42 | 4 | 项目部在送电前进行检查并通知相关操作人员,有人检修、清理设备要进行查看 | |
| 5 | 临时用电线杆未固定 | 触电/ 人身伤害 | 3 | 1 | 7 | 21 | 4 | 项目部按临时用电规定进行检查,固定临时用电线杆 | |
| 6 | 电缆线在水中或泥浆中穿行漏电 | 触电 | 3 | 10 | 7 | 210 | 2 | 项目部按临时用电规定进行检查把关,及时整改,将电缆线架空 | |
| 7 | 配电箱/柜时漏电 | 触电/火灾 | 3 | 1 | 7 | 21 | 4 | 项目部制定应急预案,电箱/柜确保有专人负责 | |
| 8 | 消防 管理 | 设施缺失、失效 | 火灾 | 6 | 6 | 7 | 252 | 2 | 项目部制定应急预案,按消防规定进行管理,配置消防装置 | 
| 9 | 通道不畅通、紧急疏散标志缺失 | 人员伤害事故 | 3 | 6 | 3 | 36 | 4 | 项目部制定应急预案,按消防规定进行管理或标识 | |
| 10 | 灭火器错误使用` | 人员安全 事故隐患 | 6 | 6 | 3 | 108 | 3 | 项目部制定应急预案,按消防规定进行培训或演习 | |
| 11 | 材料 库房 | 灭火器缺失、失效 | 人员安全 事故隐患 | 1 | 6 | 7 | 42 | 4 | 项目部制定应急预案,配备灭火器 | 
| 12 | 易燃、易爆物随意存放,意外发生 | 火灾、爆炸 事故隐患 | 6 | 6 | 7 | 252 | 2 | 项目部制定应急预案,按易燃易爆物管理规定对易燃、易爆物分类存放,存放须达到规定要求 | |
| 13 | 土方 开挖 | 夜间施工时照明不足意外发生 | 人员伤害及机械事故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安排足够照明 | 
| 14 | 挖土机作业半径内人员进入 | 人员伤害及机械事故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安排专人指挥 | |
| 15 | 机械设备施工、积土、料具堆放或槽边距离与要求不符 | 人员伤害 | 6 | 1 | 7 | 42 | 4 | 项目部严格按支护设计标准检查落实 | |
| 16 | 未按规定对基坑支撑变形监测 | 人员伤害 | 6 | 3 | 7 | 126 | 3 | 项目部严格按支护规定进行监测 | |
| 17 | 专用上下通道缺失 | 人员伤害 | 6 | 6 | 3 | 108 | 4 | 项目部配备专用上下通道 | |
| 18 | 电气焊割作业 | 电焊工无防护作业 | 人员伤害 事 故 | 6 | 6 | 1 | 36 | 4 | 项目部配备电焊面罩、眼镜、手套 | 
| 19 | 高空(起重物品)坠物伤人 | 人员伤害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按起重操作规定要求进行检查,作业人员需配带安全帽 | |
| 20 | 高处(2米以上)人员坠落 | 人员伤害 | 6 | 6 | 7 | 252 | 2 | 项目部高空作业人员必须配带安全带 | |
| 21 | 作业人员烫伤、灼伤 | 人身伤害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及时检查、整改并采取措施 | |
| 22 | 氧气、乙炔瓶不按规定放置,意外发生 | 人身伤害 | 1 | 6 | 7 | 42 | 4 | 项目部按气焊(割)规定对氧气、乙炔进行放置 | |
| 23 | 线路老化触电 | 人身伤害 | 3 | 10 | 3 | 90 | 4 | 项目部及时检查线路,对达不到电焊用电要求的线路及时更换 | |
| 24 | 焊接起火 | 人身伤害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按电气焊要求进行管理,焊接操作时旁边有监护人 | |
| 25 | 电气焊割作业 | 电焊机防触电装置缺失 | 触 电 | 3 | 3 | 7 | 63 | 4 | 项目部配置防触电装置 | 
| 26 | 电焊机防雨、防砸保护装置缺失 | 触 电 | 3 | 3 | 7 | 63 | 4 | 项目部按电焊规定要求进行管理,确保电焊机有防雨、防砸保护措施 | |
| 27 | 电焊机周围堆放易燃物失火 | 人身伤害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电焊机周围严禁堆放易燃物 | |
| 28 | 氧气瓶、乙炔瓶和焊点的距离不够 | 人身伤害 | 3 | 6 | 10 | 180 | 2 | 项目部制定应急预案,氧气瓶、乙炔瓶和焊点间的距离须符合气焊(割)规定要求 | |
| 29 | 氧气瓶、乙炔瓶使用、存储时意外火灾、爆炸发生 | 人身伤害 | 3 | 2 | 10 | 60 | 4 | 项目部制定应急预案,严格按气焊(割)规程使用和存储 | |
| 30 | 灭火器材缺失 | 人身伤害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制定应急预案,配备灭火器材 | |
| 31 | 操作人员擅自动火作业火灾发生 | 人身伤害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制定应急预案,动火作业时需办理动火证 | |
| 32 | 工作过程中有害气体等排放 | 人员中毒 | 3 | 3 | 10 | 90 | 4 | 项目部对电气焊操作人员加强劳动保护 | |
| 33 | 粉尘排放、 | 人身伤害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加强现场控制管理,减少粉尘影响 | |
| 34 | 弧光辐射 | 人身伤害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加强现场控制管理,减少弧光辐射 | |
| 35 | 劳保 方面 | 高温、低温环境下工作 | 人身伤害 | 6 | 6 | 1 | 36 | 4 | 项目部在高温、低温作业时加强劳保措施 | 
| 36 | 未执行女工“四期”保护或临产孕妇继续工作 | 人身伤害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不允许女工“四期”时或孕妇工作 | |
| 37 | 现场 管理 | 冬雨季施工防护措施缺失 | 人身伤害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制定冬雨季施工防护措施 | 
| 38 | 公共场所照明缺陷 | 人身伤害 | 10 | 6 | 1 | 60 | 4 | 项目部对照明设施及时检查,对达不到照明要求的须立即更换 | |
| 39 | 报警装置缺陷 | 安全事故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及时检查报警装置,对达不到报警要求的及时更换 | |
| 40 | 外来人员无序管理 | 安全事故 | 6 | 6 | 1 | 36 | 4 | 项目部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 | 
| 41 | 施工 现场 各桩 基础 工程 | 泥浆池无围护或标识未做 | 安全事故 | 3 | 6 | 7 | 126 | 3 | 项目部按施工规定要求进行围护 | 
| 42 | 成孔后桩位孔未回填或标识未做 | 安全事故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要在成孔后桩位孔回填或围护 | |
| 43 | 钻机皮带防护网缺失 | 人身伤害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应将钻机皮带配置防护网 | |
| 44 | 桩机设备装拆未按规定进行 | 人员伤害、 倒 塌 | 6 | 6 | 7 | 252 | 2 | 项目部应要求操作人员合理操作,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对机械设备定期检查 | |
| 45 | 物体打击 | 人员伤害 | 6 | 6 | 3 | 108 | 3 | 项目部加强现场管理,员工作业时配备安全保护设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
| 46 | 钻孔 灌注 桩基 工程 | 高空坠物 | 人员伤害 | 3 | 6 | 7 | 126 | 3 | 项目部按规定要求进行检查,作业人员需配带安全帽 | 
| 47 | 高空(2米以上)作业坠落 | 人员伤害 | 6 | 6 | 7 | 252 | 2 | 项目部高空作业人员必须配带安全带 | |
| 48 | 空压机意外爆炸 | 人员伤害 | 1 | 6 | 15 | 90 | 4 | 项目部按空压机使用规定要求定时检查空压机运转情况,有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设备维修人员 | |
| 49 | 泥浆管意外脱落 | 人员伤害 | 6 | 6 | 1 | 36 | 4 | 项目部应及时检查泥浆管接头情况并及时处理 | |
| 50 | 吊车失控 | 人员伤害 | 3 | 6 | 7 | 128 | 3 | 项目部应在吊车就位后检查枕木及地面安全情况,专人指挥吊车操作 | |
| 51 | 压浆管压力过大使管破裂、脱落 | 人员伤害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按施工规定要求进行检查,及时检修或更换压浆管 | |
| 52 | 人工排障时孔壁坍塌、突发渗水 | 人员伤害 | 3 | 1 | 7 | 21 | 4 | 项目部及时检查孔内护壁质量,防止孔壁坍塌、渗水,确保排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 |
| 53 | 桩机就位不稳或钻进过程中失稳 | 人员伤害 | 3 | 3 | 3 | 27 | 4 | 项目部按施工要求及时检查,对桩机就位以及钻进过程进行控制并及时调整 | |
| 54 | 桩机行走无专人指挥意外发生 | 人员伤害 | 1 | 6 | 7 | 42 | 4 | 项目部指定专人指挥 | |
| 55 | 桩机行走时电缆线被压辗漏电 | 触 电 | 6 | 3 | 3 | 42 | 4 | 项目部指定专人指挥并检查,防止电缆线被压或碾 | |
| 56 | 地面不平整导致设备倾倒 | 人员伤害 | 3 | 6 | 15 | 270 | 2 | 项目部应检查在桩机行走前确保场地平整 | |
| 57 | 施工时在噪声和振动下作业 | 人员伤害 | 6 | 6 | 3 | 108 | 3 | 项目部加强劳动保护 | |
| 58 | 人工 挖孔 桩基 工程 | 人员未穿戴防护用品作业 | 人员伤害事 | 6 | 6 | 3 | 108 | 3 | 项目部按施工规定要求进行检查,作业人员需防护用品 | 
| 59 | 深层挖掘时孔底送风管缺失(孔深大于6米) | 人员伤害 | 3 | 3 | 7 | 63 | 4 | 项目部按施工规定要求进行检查,及时配备送风管送风 | |
| 60 | 护壁与要求不符或未护壁 | 安全事故隐患 | 6 | 6 | 7 | 252 | 2 | 项目部按施工要求进行检查护壁质量,达不到要求时须进行返工 | |
| 61 | 绞绳断裂 | 安全事故 | 3 | 3 | 7 | 63 | 4 | 项目部按施工要求进行检查绞绳质量,及时修复或更换 | |
| 62 | 孔口坠物 | 人员伤害 | 6 | 6 | 7 | 252 | 2 | 项目部按施工规定要求检查孔口处,清除杂物,防止空中坠物 | |
| 63 | 护壁坍塌 | 安全事故 | 3 | 1 | 7 | 21 | 4 | 项目部及时检查护壁质量,达不到要求时须返工 | |
| 孔口坠人 | 人员伤害 | 3 | 1 | 7 | 21 | 4 | 项目部对成孔进行标识,并设立防护措施 | ||
| 65 | 高空(2米以上)作业未系安全带、高处坠落 | 人员伤害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按施工要求,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 | 
| 66 | 粉喷桩工 程 | 喷射管压力过大破裂 | 人员伤害 | 1 | 6 | 7 | 42 | 4 | 项目部对喷射管定期进行检查,对达不到压力要求的须更换 | 
| 67 | 链条断裂 | 人员伤害 | 1 | 6 | 7 | 42 | 4 | 项目部及时检查链条质量,及时更换或修复 | |
| 68 | 送灰后灰管出口插入水中与施工要求不符 | 人员伤害 | 6 | 6 | 1 | 36 | 4 | 送灰管出口及时插入水中 | |
| 69 | 钢丝绳断裂 | 人员伤害 | 1 | 6 | 7 | 42 | 4 | 项目部及时检查钢丝质量,及时检修或更换 | |
| 70 | 静压 桩及 打桩 | 桩机沉陷 | 人员伤害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应在桩机就位或运转前检查地面安全情况,及时进行回填或回到安全位置 | 
| 71 | 钢丝绳未套牢桩段滑脱 | 人员伤害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检查钢丝绳套桩段情况,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 | |
| 72 | 大分贝(噪音)施工时员工未带耳塞工作 | 人身伤害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对大分贝施工时操作工应带耳塞 | |
| 73 | 硫磺胶泥烫伤 | 人身伤害 | 3 | 6 | 3 | 108 | 3 | 项目部应要求操作工作佩带手套操作 | |
| 74 | 锚杆桩 | 机架被顶升倒塌 | 人员伤害 | 3 | 3 | 7 | 63 | 4 | 项目部加强现场监督管理,避免机架被顶升 | 
| 75 | 桩段倾倒 | 人员伤害 | 3 | 3 | 3 | 27 | 4 | 项目部及时检查,防止桩段倾倒 | |
| 76 | 吊车旋转半径内有非作业人员或超重臂下有人 | 人员伤害 事故隐患 | 3 | 3 | 7 | 63 | 4 | 项目部应严禁在吊车旋转半径内站非作业人员 | |
| 77 | 超远距离起吊 | 人员伤害 | 3 | 3 | 7 | 63 | 4 | 项目部检查起吊距离,不允许超远距离起吊 | |
| 78 | 吊车就位、枕木铺设与要求不符 | 人员伤害 | 3 | 3 | 7 | 63 | 4 | 项目部按起重规定要求进行检查吊车就位、枕木铺设情况,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 |
| 79 | 吊索具不正常使用或选用 | 人员伤害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应选用合适的吊索具 | |
| 80 | 限位保险装置失灵 | 人员伤害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及时检查并修复或更换 | |
| 81 | 吊钩保险装置缺失 | 人员伤害 | 3 | 3 | 7 | 63 | 4 | 项目部对吊钩须配置保险装置 | |
| 82 | 无证驾驶或超速行驶 | 人员伤害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对驾驶人员进行有效管理,确保有证驾驶、规范驾驶 | |
| 83 | 司机不按要求进行交 | 人身伤害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司机交按施工起重要求进行 | |
| 84 | 设备无人操作时电源未切断 | 触 电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在设备无人操作时应切断电源 | |
| 85 | 设备未按要求进行保养 | 人员伤害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按设备使用要求对设备进行保养 | |
| 86 | 搅拌机的离合器、制动嚣、钢丝绳与使用要求不符,违章操作搅拌机等 | 人员伤害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确保搅拌机达到使用要求,对操作人员要求进行上岗培训,执证上岗,按规程操作 | |
| 87 | 潜水泵保护装置不灵敏或不合理使用 | 人员伤害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及时检查潜水泵,修复或更换 | |
| 88 | 设备发生故障检修时电源未切断 | 人员伤害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应要求操作人员断开电源再检修 | |
| 操作人员未按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 | 人员伤害 | 3 | 6 | 7 | 126 | 3 | 项目部操作人员须熟练操作规程,并按操作规程操作 | ||
| 90 | 机械设备未正常运转时就开始工作 | 人员伤害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应要求操作人员待机械设备正常运转时才开始工作 | 
| 91 | 防火 作业 和化 学品 的使 用和 管理 | 氧气瓶、乙炔瓶未按电气焊要求使用 | 人员伤害 | 3 | 2 | 7 | 42 | 4 | 项目部应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电气焊要求使用氧气瓶、乙炔瓶,不得横放卧倒,应安装防振圈,正确标识等 | 
| 92 | 消防设施、工具、器材与规定不符 | 人员伤害 | 3 | 6 | 3 | 54 | 4 | 项目部按消防规定要求进行检查,配备相应的设施、工具、器材等,使其符合规定要求 | |
| 93 | 施工现场易燃、易爆材料(如各类油料)未按规定放置 | 人员伤害 | 6 | 6 | 7 | 252 | 2 | 项目部各类易燃易爆材料须按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定存放、使用 | |
| 94 | 化学品未按要求存放、使用 | 人员伤害 | 6 | 6 | 7 | 252 | 2 | 项目表部化学品须按危险化学品有关规定要求存放、使用 | |
| 95 | 生活 管理 | 食物中毒 | 人员伤害 | 0.5 | 10 | 40 | 200 | 2 | 注意饮食卫生,炊事员有健康证。 | 
| 96 | 传染疾病发生 | 人员伤害 | 0.5 | 10 | 40 | 200 | 2 | 制定应急预案,加强传染病的防护 | |
| 97 | 野外 作业 | 施工时钻机振动 | 人员伤害 | 1 | 3 | 7 | 21 | 4 | 钻机在施工时,放置平稳,操作时,尽量减少振动,或操作一段时间后,更换操作人员。 | 
| 98 | 沿海地区施工 | 台风发生 | 人员伤害 | 0.5 | 6 | 40 | 120 | 3 | 制定预防台风的应急预案,及时收集当地的气象信息,做好人员及设备的防护措施,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 
| 99 | |||||||||
| 100 | |||||||||
| 101 | |||||||||
| 1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