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于 4 月 21 日发布,下面由我来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一些体会和思考。我汇报的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新课程标准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部分结合教材,结合实践,如何对目标进行落实,就是落实的目标方法与策略
第三部分就是交流几节名师的识字写字的教学片段,来进行理念的引领与示范。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传承与发展
我将从课程总目标、学段具体目标、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提示等方面来看一看有关识字写字的一些表述。
一、程总目标
首先看第一部分关于识字写字的总目标。识字写字的总目标在第四条中这样表述: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这一条在2011版课标中是第六条,而且第六条的第一句话是学会汉语拼音。这种调整和改变有什么体会呢?这是将识、写放在了第一位,突出了识字写字的注重要性。汉语拼音只是立足于用,是工具,不是目的。
二、段具体目标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识字写字第二学段的目标:
第一条,第一条是原课标第一二三条的一个合并,其中有一处做了调整,就是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来的课标中是会是运用。这里有什么变化呢?有什么不同呢?能用和会运用是有差别的。能是一种能力,一种技能是指熟练的运用,要求要高,会运用定足于定位于会,这是我的理解。
第二条,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那么2011版是第五条和第四条的一个合并,2011版中是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而在这里调整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一词,强调了关注方法的指导,教师的不断地纠正、坚持。三四年级也是培养习惯的最关键的时期。其实党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已经发现了现在写字姿势书写习惯对于孩子们身心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为什么要突出强调呢?因为我们现在的孩子写字姿势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写字时坐姿不端正,普遍存在着头歪、肩斜、腰弯等现象。而在执笔写字时,常见手腕过于用力,鼻尖太低,拇指包笔、勾腕执笔等错误。这些不良的书写习惯致使写字忽略笔画、呆板无力、字体倾斜、歪斜潦草、字迹模糊,严重地影写了书写的效果。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造成近视、斜视、驼背、脊椎弯曲、手指变形等不良后果,成为孩子健康的威胁。所以新课程标准更关注了人,关注了孩子的身心健康。2022同时加了一句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汉字是世界上最具有造型感的文字。中国人写字不只是为了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美的表达,书写投射出的是书写者的情感精神。字如其人,看到字就能感受到书写者的气度精神。也有人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表达同样的道理体现了汉字书写的重要性。汉字的书写特点主要体现在线条、结构、布局等方面。
第三条体现了汉字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文字特点。汉字的特点多运用情境生活,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感性体会汉字与生活中事物和行为的联系。每个字都是历史,每个字都有故事,是活生生的,有温度的。注重识字写字过程,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体会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习其实这也是新课标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薛法根老师曾经说过,教学生认读国之后,又给学生图文并茂地开讲国字的演变,以及国与家的故事,这似乎没有有什么用处。但是学生对国字背后的文化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就会自觉地去研究汉字的起源,进而对汉语、对民主文化有了深厚的情感。不知不觉中民族文化的种子就悄然生根了。
三、梳理与探究
第三点就是梳理和探究。2022版课标对这个学段目标的内容也进行了调整,分别是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是梳理探究中的内容,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其实这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基础性学习任务群
第四个方面就是语言基础。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中有这样一句话,就是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这就要求在生活中、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在学生自主实践中去培养兴趣,形成能力,提升素养。
其中第二学段中的目标要求是这样的。
教学提示第二条、第五条中。
五、学业质量描述
学业质量描述这是我讲的第五部分的内容,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了核心素养的要求,大家做个了解就可以。这是我讲的第一部分内容,课程标准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部分:落实目标方法与策略
我将从两个方面来讲:
第一个方面,怎样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和初步的的识字能力。
第二个方面,就是有良好的习惯能正确地书写,怎样才能做到这些。
先讲第一方面,关于主动识字的习惯和的识字能力的养成有以下的方法路径: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识字
2.结合汉字造字特点识字
3.生活中识字
4.拼音和字典识字字
首先来看充分利用教材和教材资源来识字。
第一点就是集中识字。教科书中附有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识字表列出了本册要求会认的字,其中蓝字的字是多音字;写字表列出了本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则列出了精读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那么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多次见面、多种形式见面,切实提高执行力。第二部分就是随文识字,利用猜读,结合上下文语境等方法来进行识字。
第二点,那就是字理识字。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追根溯源。追根溯源就是从一个字走向一串字。汉字的起源演变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作为一种象形表意文字,汉字的字音、字形甚至是构字元素,都是远古先民生活印记的反应,引领儿童探秘汉字的起源,追溯汉字的由来,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学生亲近汉字、热爱汉字的感情。
如在教学颈字,就是脖子的那个颈时,我先出示页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字,先给他解释这是一个甲骨文一个头的形状。
然后我让大家看演变金文、小篆时的样子,最后来得出这个字就是页这个字。说明页这个字都与头部有关。继而教师可以指着自己头部的一某些部位,比方说额头的额、胡须的须等字,让孩子进一步体会到页字旁有关的字都是与头部有关的一些部位。这样学生就感性的认知的了这个偏旁的字。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给页字这个形旁组成新字,给巠这个声旁组成新字,在组成新字的过程中,让学生猜意思,猜一猜页字旁形旁组成的新字,它的读音,猜一猜巠这个声旁组成的新字,它的字的意思,因为它的偏旁都不同与什么有关。
第二个方面就是图文对照,由一个字走向一幅图画。汉字具有典型的图文特点。教师要发挥汉字的这一特点,在识字教学中给生字配上一幅甚至是一组画,让静止的文字鲜活起来,使图与文巧妙的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联想。
如守株待兔中的耕字,结合中有耒这一农具的,在此基础上理解耕的意思。那耒就是这个字的形旁,井就是这个字的声旁。当然耕这个字有争议,有的认为是会意字,我们不妨把它当做形声字来讲。而且这幅画也完整地表达出了意思,这样就拉近了生活与书本的联系。
第三点就是形义相连,从一个字走向一种方法。崔峦老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中指出,要想取得理想的识字效果,我们要力求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使学生对要认的字产生强烈深刻的印象。要利用动作、情景等方式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如口的字,有的与牙齿的动作有关,有的与声音有关,有的是拟声词。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将冰冷的生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
如我们可以做动作认识一些字,比方说捧、醒、叹,这个都可以用动作来表示。比如指部位,颈、额、臂。想情境,比方说陌生的陌、疲倦的倦,可以给这个字组词,把这个词放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去体会建立汉字与事物行为、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画图画,如窗棂的棂,一会会讲到贾志敏老师对窗棂这个词进行讲解,是就运用了画图画的方法,让孩子们直观地去认识。
第二方面的内容就是的归类识字,到了中年级学生认识的汉字增多,进行归类识字就显得越发重要了。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字的偏旁、结构等组块方式进行分门归类,从整体上把握文字的构造方式,避免其零碎散乱,而引起的记忆文字难等相关问题。
像我们教材中有虫子旁和鱼字旁这两个偏旁,把它放在一起,通过图画方式进行对照,汉字与图画建立联系。
这里提手旁、绞丝旁等偏旁的字,口字旁、言字旁的字。学生在以后接触的文字时,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便可以看偏旁猜测它的意思。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单独认识汉字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整理,学以致用的能力。
第三就是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这种方法,在这个识字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曾经用过,教材中也提供了这样的范例,熟字加偏旁组成一个新字。一个字去掉偏旁组成一个新字。相同的声旁换上不同的形旁组成新字。
第三点就是生活中识字。部编小学语文识字在内容在编排时就重视把识字学习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并充分表现在教材编写的板块里面。
你看这是制作超市的购物清单,与生活相连去超市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做。认字与生活相结合。
这是与海滨有关的一些景物,这是单位的一些标志牌。看一看各种蔬菜的以及它的名称。各种花卉的名字。
拼音和字典途径教学:
1.识字首先要学会汉语拼音。它是识字,学普通话的一个工具。
2.同时拼音也仅仅是帮助识字的工具,因为识字过程中还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一定的识字量来总结出来的一些推测推想文字的读音。所以说汉语拼音作为是认读汉字字音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立足于用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它的一个工具。
3.部首检字法,多用在阅读中遇到生字,根据字形查了解其读音和字义。
4.在写话中多用音序查字法,根据字音查了解这个字的字形写出来。音序查字法使用的频率高,要求也高。因为必须要掌握汉语拼音,尤其是能够熟练地把音节拆分为声母、韵母、声调。有了对汉字的兴趣,继而不断积累的识字方法中发现新的规律,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5.识字教学不是教学生识了字,就算完成任务,学生能否识字才是关键。
课程目标传承与发展的第二部分内容就是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指导钢笔字书写。
1.书写习惯大致分以下几类:
(1)保持正确的姿势,包括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坐姿像头正、身直等。
(2)就是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
(3)正确的握笔姿势。这个这比较难,如果学生出现错误的握笔姿势之后,后期纠正起来是非常的困难的。我编了一句顺古溜:拇指食指指肚捏,中指关节将笔托,无名小指自然收,手心虚空指团卧,拇食指尖连圆弧,腕带掌笔杆躺。
2.正确使用钢笔。正确使用钢笔也有一些具体的要求:检查出水是否顺畅,笔尖受力是否均匀,不写时立即戴上笔帽,钢笔不出水时切勿乱甩,每月要清洗一次。
3.在田字格中认真地写字
4.在方格中认真地写字。四年级开始在方格和横格中进行书写。
5.具有认真书写的态度。认真书写的态度有四点:
(1)保持整洁,减少擦除。
(2)字迹清楚,有一定的速度。
(3)善于观察,善比较乐于纠正。
(4)明确提笔即是练字时。
第二方面就是指指导钢笔字书写。崔峦老师对识字写字有明确的要求。他曾经这样说过识字的要求比较低,要当堂认识。会写的字要做到会四会,就是会读、会写、会讲、会用。写字要加强指导,严格训练,在写字练习上要舍得花时间,每天课上的时间至少 10 分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书写,做到堂堂练,天天练。同时教师也要练好,要练好三字,就是板书字、硬笔字、毛笔字,这个不能含糊,这是对于我们老师的基本要求,这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本领。如果我们的老师写字还不那么好,请抓紧时间练习。关注书写提示,循序渐进。
教科书第二学段根据学书写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程度,对书写提示进行了设计,三上第二单元第一次书写提示就是注重执笔知识和横平竖直。第二次提示就是撇捺舒展。第三次就是横画较多的和竖画较多的字怎么来分配它的比例和间距。第四次提示就是笔画较多的字和笔画较少的字如何来分配它的比例?笔画少的写开一点,笔画多的写得短小些。
四年级开始进行横格中的写字训练。第一次是怎么来安排这些字在这个横隔中的位置。第二次就是提高书写速度,怎么来提高书写速度?有四条。第三次就是这种行款的要求。第四次提高了艺术性。做书签,而且要求自右向左书写。
书写提示的设计这种层次性、科学性都非常强。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艰巨的工作。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通过传授、示范、训练、督促、激励等多种教育方式,采用正面引导和严格要求想结合的方法反复训练,倡导学生端正态度,规范方法,克服不良的书写习惯。
第三部分:理念引领与示范
第一,贾志敏老师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在黑板上写了四个词,而且注了音。第一个环节就是几个词,能借助拼音读,让学生进行尝试,根据拼音进行尝试。所以说拼音是作为认读生字的一个工具。
第二个环节就是指名读,相机纠正。在这里纠正了后鼻音窗棂的棂,开火车让学生接着读,贾老师的耳朵也非常管用,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立即纠正。这种一个一个的接读增加了读的频次。
第三个环节会念吗?意思明白吗?。贾老师提示可以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在提问楷模的意思时,学生说模范,贾老师采用了联系实际的方法,就问,你心中的楷模是谁?说一下现在的社会名人,通过学生自己说心中的楷模,理解了词义,并将词语与言语实践紧密结合,并将这个词语称为鲜活的语文用语。在理解窗棂时,贾老师用的了图示法画图法。因窗棂这种事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了,没有直观的图示,学生很难理解。贾老师在黑板上几笔画上窗棂。在理解非凡时,贾老师说凡字理解了这个词就理解了。当学生说出凡是平凡的意思时,贾老师说,那么非凡就是学生应声答到不平凡。
第四个环节,就指导学生读好这几个词,再一次说出词语的意思,并将黑板上次擦掉。
这是我们那么这一个教学环节识字识词环节扎实有效,抓住关键词语读,多次读,理解多种方法。其中四个词用了四种方法,分别找近义词、理解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实际图示法,抓关键字。寻找身边的楷模一环节联系生活,引导思维,运用语言,效果非常好。
第二,于永正老师的《翠鸟》
大家不光要体会他是怎么进行教学的,而且要考虑一下他在进行这些教学设计的时候,它到底隐含着怎样的用意。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一篇你们书里没有的课文,自学生字,自己读课文。预习的怎么样,生字都认识了吗?课文都读过了吗?好,然后我想请一位小朋友替我来写课题,谁愿意来写?好,让学生来写课题,把如此一个艰巨的任务交给学生,充分的放手。老师说了再看下面这个地方,考虑一下老师这样做到底什么用。
我知道你会写翠鸟两个字,但我想考考其他小朋友,看他们会不会写。然后面向同学大家写翠字要注意什么,这个环节值得大家好好揣摩一下。
学生回答了,上面是羽毛的羽,老师接着插话:和羽字完全相同吗?这个羽不带钩。师又插话:你看得很仔细,这是一种表扬,下面是个——。该生说不出来。老师告诉他他是一个卒字,写卒时最后一笔竖不要向上伸长。老师表扬学生会观察,这一点非常重要,许多人把这一笔写到了两个人字中间去了,把两个人隔开了,这两个小朋友对你就有意见了,怎么把我们隔开了?对不?对讲台前的小朋友说,请你把翠鸟这个题目写在黑板上,其他小朋友跟着书写。如果这个小朋友会了,他的印象会更深。如果这个小朋友不会通过刚才的提示,他也会写这个字。为什么叫这种鸟叫翠鸟?翠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崔峦老师刚才说的会读、会写、还不够,还要会讲、会用。翠是绿的意思,它的羽毛是绿色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生说:文中的一句话,从这两句话中看出,翠鸟头上的背上的羽毛是绿色的。看这里,老师又表扬鼓励你预习得很好,读书时认真思考了。
我想问你既然翠是绿的意思,为什么我们不叫它绿鸟?发现这个翠与绿的不同,你们见过柳树和竹子吗?它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的?为什么杜甫说两个黄鹂鸣翠柳,不说绿柳,为什么人们称竹子为翠竹,不说绿竹,想想他们的样子,这是一种细微的语言敏感,因为竹叶和柳叶都是亮闪闪的,像翡翠。学生会又说我见过的就是这种翡翠亮闪闪的有意思,这叫见多识广,又进行了表扬啊。柳树、竹叶绿得很鲜亮,同样翠毛的羽毛也很鲜艳,有的亮闪闪的很讨人喜欢。所以人们叫它翠鸟对吗?
对,而是翠鸟的羽毛以及柳树、竹子等植物的叶子是那种绿,让人看了很舒服。所以又选用了一个翠字来形容它,一起把题目读一遍。生齐读。然后声音不要大了,反而让人觉得她不美了,也让人觉得小朋友好像不喜欢他。学生带去读,声音柔美亲切,这个这一些环节需要老师们仔细地去揣摩、体会。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识字写字的很多的方法与策略。
第三,薛法根老师的《麻雀》
第三个教学片段就是薛法根老师的《麻雀》。给老师们一起来,他这里运用了很多字理教学。
比方说麻雀的雀,看雀字怎么写,上面是一个手,下面是住字多一横这是学生说的。老师请注意,这个雀子上面是一个小,下面是一个隹字。这个隹字,然后对隹字它进行了解释,隹字表示短尾巴鸟,小的短尾巴的鸟就是麻雀。好这是一个会意字,他用解释这种部件的方法理解了这个,而且把这个字的写法也搞清楚了。
然后在理解挓挲的意思的时候,联系生活实际。这个字什么意思?人的头发竖起来就叫挓挲。然后老师问你们的头发什么时候会竖起来?生气的时候。那叫怒发冲冠。鸟的羽毛什么时候会竖起来?紧张或者是愤怒的时候。识这个字。然后嗅这个字设计进行提示,用什么来嗅?学生回答:鼻子。有人用鼻子,这叫闻。嗅一般用在谁身上呢?猎狗。这其实这就与学生与生活中的事物和行为建立了联系。
嗅这个字的写法里面就有一个犬字,然后提出了这个字词的要求,在预习时做到三个要,一要正确地认读,二要正确地书写,三要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一个是认,一个是写,一个是理解。字的理解很重要,只有理解了这个字,才会体会它的文化内涵,才会体会他与生活中的事物行为的联系。同时该提出联系课文或查阅字典,这是识字的方法。
三个名师的理念引领课我们已经学完了。我们作为教师来讲也要汉字的素养。在这里推荐几本书。大家一定要认真地看一看《细说一千个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这本书从甲骨文、金文、向小篆、楷书简化演变的过程,对老师来讲,非常实用。因为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必须要读一读这本书。刚才在汇报中讲到这个崔峦老师曾经说过教师一定要提高写字的能力,写字的本领。
写字教学要与文化相通,与思维共生,与阅读表达连结,与学生的生活共融,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文化内涵,得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我结合新颁布的课标,依据教材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所做的一些分享。只要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着眼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提升,就一定心中有法,脚下有路。祝福各位教师借新课程颁布的契机,埋头巧干,在教学语文教学的沃土上培育出属于自己的一方田园,吟唱出一首悠扬动听的成长牧歌。水平有限,不成系统,错漏难免,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