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哲学史论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35:55
文档

中国哲学史论文

论佛教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行政学院23100311郝子良佛教与教,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其基本教义是,把现实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生活都充满着苦,整个现实世界是苦难的集合体。造成苦难的原因不在客观环境,与社会制度无关,完全在于人类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身,即所谓“惑”、“业”所致。只有依照佛教指引的道路,进行宗教训练,彻底改变世界观,才可以超出生死轮回报应,得到彻底解脱。这种最后的精神解脱境界,叫做“涅槃”。这些道理
推荐度:
导读论佛教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行政学院23100311郝子良佛教与教,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其基本教义是,把现实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生活都充满着苦,整个现实世界是苦难的集合体。造成苦难的原因不在客观环境,与社会制度无关,完全在于人类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身,即所谓“惑”、“业”所致。只有依照佛教指引的道路,进行宗教训练,彻底改变世界观,才可以超出生死轮回报应,得到彻底解脱。这种最后的精神解脱境界,叫做“涅槃”。这些道理
论佛教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

行政学院   23100311 郝子良

佛教与教,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其基本教义是,把现实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生活都充满着苦,整个现实世界是苦难的集合体。造成苦难的原因不在客观环境,与社会制度无关,完全在于人类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身,即所谓“惑”、“业”所致。只有依照佛教指引的道路,进行宗教训练,彻底改变世界观,才可以超出生死轮回报应,得到彻底解脱。这种最后的精神解脱境界,叫做“涅槃”。这些道理包括在“五蕴”、“四谛”、“十二因缘”等最基本的教理之中,成为以后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发展成为中国的佛教,而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所以,佛教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初始期是外在的,其后则转变为内在的了。也就是说,佛教也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甚至在某些历史时期成为中国哲学的主体部分。

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认识。

一  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容,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两汉以前,中国哲学的发展与古代的传统宗教信仰密切相关,在魏晋以后,中国哲学在儒、释、道的冲突与交融中发展演变,最终形成以儒、释、道文化为主体的哲学系统。佛教哲学自两晋的格义化、玄学化,逐渐影响中国哲学,到隋唐佛教哲学高度发达,在中国哲学史上大放异彩。

二  有利于真正打破儒术的“独尊”。

 在中国的哲学传统中,儒术被独尊。尽管中国的历史上有过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后来(如唐朝)也出现过极其短暂的儒、道、释三者鼎立的时期;但是,自汉代以来,基本上奉行的是“独尊儒术”。

其实,宗教是人类思想意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有人曾把人的思想意识分为三个版块,即科学、哲学、宗教。通常的知识就交给科学;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暂且交给哲学;哲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暂且交给宗教。三者成鼎足之势,各司其职。因此,我觉得,从思想意识的完整性的角度,也应该把宗教适当的位置,给予足够的重视。

宗教,在中国的思想领域里,尽管从未成“正统”;不过,它在中国确实存在。既然,中国有宗教存在,我们就有必要对它进行认真的思考、研究。这样一种思考、研究,有利于展示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全貌,有助于我们真正打破儒术的“独尊”,有利于健全、完善我国内部的有效的“对话”机制,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与和谐发展。

三  有利于取得思想与哲学的突破和发展。

(一)宇宙论的扩展

中国古代多以“天”来表述宇宙的观念。而老子是中国宇宙论的肇始者,他打破以天为最高主宰的观念,形成以“道”阐述自然的宇宙哲学。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先天地而生,在上帝之先。天(上帝)只是与地相对待,是相对概念,因而取消了天主宰一切的观念。

佛教的宇宙哲学非常丰富,对宇宙的形成、宇宙的运行规律等都有创造性的说明。佛教的 “须弥世界”说、“三千大千”说和“劫波”说揭示了空间上多元层次性和时间上的多元阶段性,并以理事无碍和事事无碍的宏观宇宙哲学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

(二)本体论的深化

本体论是辨析宇宙中最究竟的,中国传统哲学称之为“本根”。佛教哲学重视对宇宙万物本原、本体的探究和论述,形成了丰富的本体论学说。佛教本体论传入中国,如“二谛圆融”和“事理相摄”的理论,即分析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的相互辩证关系,使中国的本体论思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心性论的开拓

隋唐以前,中国哲学侧重于天人关系的阐释,没有系统的心性之学。中国传统天人关系论多倡天人合一论,即人是宇宙的一份子,天人相通,天人相类。

中国佛教哲学著作中阐发最多、最集中的课题是心性论,因为佛教追求人生的解脱,最终归结为心的转化和超越。隋唐佛教后,儒家哲学也重点转移到心性之学上来,强调本心的清彻明觉和返本复性的功夫,形成一套系统的性理之学,这是接受佛教心性论薰陶的结果。

(四)人生论的提升

中国传统哲学的人生论较为发达,中国思想家多关注现实人生的关怀,对人生问题研究的比较深入。

佛教以“涅槃论”来阐述人生的最高准则。佛教对人生问题的研究非常多,如以悲苦人生论为基础的“四谛”说和济世的“六度”思想。佛教的这些人生论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生智慧,使人从现实中得到超脱,获得不为凡情所动的保持自我能力,对中国的人生哲学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

(五)  认识论的推进

中国传统哲学讲认识论,多以儒学的诚心、正意与格物致知为中心,并融致知论与道德修养为一体。

佛教传入中国后,以及融合贯通的气质,较少运用否定性的思维和语言,主张直接感悟,使认识和思维更向直观性方面发展,以求在现实生活中成就理想境界,从而弥补了中国哲学缺乏的认识论之不足。

(六)辩证法的丰富

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对立统一关系的探讨中,古代哲学家以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万物依存关系进行了细密的辨析。

佛教辩证法内容非常丰富,对宇宙人生进行了系统地的分析。佛教辩证法打破一切人为的界域,将差别、矛盾、对立统一沟通起来,恢复世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的规律,对中国哲学的辩证思维有很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化的佛教哲学融合了中国的儒学、道学、玄学,对佛教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进行了特有的论证、解释和发挥。它继承了佛教哲学的论证方法,运用“缘起论”等进行相对主义的论证,借以歪曲和虚构事物现象界的关系和人类认识的矛盾,否定客观世界的实在性和主观认识能力的可靠性。在论证、解释过程中,中国佛教哲学突出了它的思辨性的特点。中国佛教哲学的发展,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的深化,构成了中国哲学史的重要一环。

文档

中国哲学史论文

论佛教哲学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影响行政学院23100311郝子良佛教与教,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起源于印度,其基本教义是,把现实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生活都充满着苦,整个现实世界是苦难的集合体。造成苦难的原因不在客观环境,与社会制度无关,完全在于人类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自身,即所谓“惑”、“业”所致。只有依照佛教指引的道路,进行宗教训练,彻底改变世界观,才可以超出生死轮回报应,得到彻底解脱。这种最后的精神解脱境界,叫做“涅槃”。这些道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