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青
太和城关七小 李青
在现今的教学中,教学不应再如同以往的“老夫子式教学”,教师应融入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技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作业的布置也应该配合教学的需要而设计。结合作业设计,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与批判性,这也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广泛获取数学信息,则可拓宽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例如,学习“百分率的应用”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602班有55名同学,在一次联欢会中,班委会决定每人购买一个冰激凌,如单买每个3元,如批发,购买一箱(20个)可打九折,购买三箱及三箱以上打八五折,利用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物方案。学生在作业中提了多种购物方案:(1)单独购买,全班共付:3×55=165元;(2)班级统一购买,买两箱再加15个,全班共付;3×90%×40+3×15=153元,钱少花12元;(3)班级统一购买,买三箱,全班共付:3×85%×60=153元,冰激凌多买了5个,还少花12元。从中,学生发现后两种方案比较实惠,且最后一种方案最为合算。[5]
如上的开放性作业,能让学生对所获信息,根据自己的想法,各自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然后在共同对比商量,总结最好的方法。用这种方式设计的作业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还是学生感觉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认识到学习创新的快乐。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可以促进学生思考的能力,自己去发现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开放式的答案,也使学生不再固守一种思维模式,而开始发散式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始参与,而不仅仅是被动的听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