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中秋节的资料简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36:37
文档

关于中秋节的资料简介

关于中秋节的资料简介1.中秋节简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视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予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聚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进行迎寒和祭月
推荐度:
导读关于中秋节的资料简介1.中秋节简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视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予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聚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进行迎寒和祭月
关于中秋节的资料简介

1.中秋节简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视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予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聚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进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聚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聚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很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别风俗。

   今日,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活,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予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酷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中秋节的由来与传奇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渐渐进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季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予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贯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奇是特别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奇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涌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怜悯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末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敬爱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良善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倾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上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临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哀伤欲绝,仰视着夜空呼喊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异地发觉,今日的月亮分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舍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酷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常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良善的嫦娥祈求吉利平安。

   从今,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奇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奇: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马上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久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奇之三――朱元璋与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宽敞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抗拒能量预备。但朝庭官兵搜查的特别严密,传递消息特别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指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响应。到了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兴奋得赶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奥秘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更加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传奇之四――玉兔捣药

   月亮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人们称为“玉兔”,据说玉兔跪地捣药,制成青蛙丸,常人若服用青蛙丸,便可长生不老。

   关于玉兔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奇。古时候有3位神仙,化身为3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不情愿拿出自己的食物接济他们,但兔子没有食物,它却告知老人说:“你们饿了,就来吃我吧。”说完,纵身跳入烈火之中。3位神仙深为感动,于是把兔子的魂灵送到了广寒宫,便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为百姓捣制长生不老药。

   还有一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得道成仙的兔子,它们有4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有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它踏着祥云飞到天宫。当它进入南天门时,突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兵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嫦娥无辜受罪,雄兔深表怜悯。他想,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确定特别默寞哀伤,要是有人陪伴她就好了,于是想到自己的4个女儿,它马上飞奔回家。

   雄兔回到家中,把嫦娥的不幸际遇告知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女儿陪伴嫦娥。雌兔舍不得珍宝女儿,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假如我被孤独地关起来,你们情愿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忍心她常年默寞孤独吗?孩子们,我们可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女儿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情愿去。雄兔和雌兔商量,就让最小的女儿送去到月宫陪伴嫦娥去了!

  

 3.关于中秋节诗词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芒,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

   (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家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沉重,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文档

关于中秋节的资料简介

关于中秋节的资料简介1.中秋节简介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视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予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聚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进行迎寒和祭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