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班级: 考号:
九年级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温馨提示:
本卷共三大题,满分6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 题号 | 第一题 | 第二题 | 第三题 | 总得分 | 
| 得分 | 
一、我观察很仔细,我能辨别(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答案 | 
2、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
A、塑料既可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又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B、大气中CO2浓度不断上升,有利于促进绿色植物的生长,但会使全球变暖
C、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它们的燃烧对大气的污染程度严重
D、CO2浓度较大会使人死亡,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4、有关于Na2O2、MnO2、O2、H2O2四种分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两个氧原子 B、都含有一个氧分子
C、都含有氧元素 D、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6、2006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围绕这一主题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将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农田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C、将对污水的处理再使用改为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使用
D、将不间断注水的洗衣机换成分段注水的洗衣
7、下面是某学生学完化学用语后的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A、2MnO42-:表示2个锰酸根离子
B、维生素C(C6H8O6):表示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含20个原子
C、Ar:可表示氩气由1个氩原子构成
D、2O:表示2个氧原子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增加了
C、100 g酒精和100 g水混合在一起后,质量等200 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H2和O2形成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9、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中,曾用到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BGO(化学式为Bi4Ge3O12),其中铋(Bi)元素为+3价,则锗(Ge)元素为
A、+1价 B、+2价 C、+3价 D、+4价
10、科学家通过宇宙探测仪发现金星大气层中含有物质X。X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制取CH2(COOH)2X+2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A、CO B、CO2 C、C302 D、C2O3
二、我考虑很全面,我一定会填(共34分)
11、(8分)从下列气体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相应的空白里,并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氧气 氢气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甲烷
(1)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 ;
(2)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3)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4)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的是 ,生成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7分)(1)学习化学以后,自己提高了健康、安全意识。如我知道通过呼吸系统使人体中毒的物质有 ;室内不慎起火造成火灾时,安全自救的措施有
。
(2)、我们曾做过①木炭、②硫粉、③铁丝、④镁条等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实验。其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用序号填写,下同) ;产生耀眼强光的是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上述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3)爆炸是一种常见现象,有的属于物理变化,有的属于化学变化。请各举1个不同变化类型爆炸的例子 ; 。
13、(5分)正确认识相关事物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之一。我们可用图左侧示例来表示事物的异同点。将两种事物相同点写在两个圆重叠的区域内,每种事物的不同点则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请参照图左侧示例,另外确定一组化学事物,填写在右侧空格中。
14、(5分)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真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支持燃烧吗?”这一问题时,他们设计了下列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发现镁条仍在燃烧,大家十分兴奋。观察生成物,除白色物质外,还有黑色物质。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中插上一支燃着的火柴棒放人二氧化碳中,发现立即熄灭。请根据同学们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条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同学们做铁丝在CO2中燃烧的实验目的是 ;
(3)通过镁、铁在CO2中燃烧的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
(4)通过镁可以在CO2中燃烧这个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
15、(6分)某学生做石蜡成分探究实验[棉线的主要成分是:C6H10O5)n]:把一支燃着的蜡烛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燃烧停止后,冷却,可观察到甁壁上有 ,由此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元素;取出蜡烛,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元素。
(1)你对此实验的评价是:(应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分析)
优点: ;
不足: 。
(2)若让你设计,你有什么好的设想(简述)。(此题答错不扣分,答对奖励2分)
16、(3分)九年级沪教版第四章在“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中用碳酸钙与稀盐酸验证(如图所示):
(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任写一个即可)
(2)锥形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 ;
(3)图中小试管的作用是 。
三、我分析能力很强,我一定会算。(6分)
17、2005年5月22日,中国登山测量队成功登上珠峰峰顶,完成珠峰高度最新测量工作。登山队员常用的能源是氢化钙(CaH2)固体,用它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气供燃烧之需[CaH2+2H2O=Ca(OH)2+2H2↑]。请回答下列问题:
(1)CaH2中钙元素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现有875g氢化钙固体能源(含CaH2 96%,杂质不参加反应),与足量的水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
标准答案
一、我观察很仔细,我能辨别(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答案 | C | C | D | A | C | C | C | B | D | C | 
11、(8分)(1)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填化学式和汉字都可以,只要填对两个即可给1分)
(2)氧气 、二氧化碳(填化学式和汉字都可以)
(3)二氧化碳,CO2+Ca(OH)2 == CaCO3↓+H2O
(4)二氧化碳,CO2+H2O == H2CO3
12、(7分)(1)一氧化碳;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孔(其余合理说法都可);
(2)、③;④;②。(3)车胎爆炸,瓦斯爆炸(其余合理说法都可)。
13、(5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如A、分子B、原子a、化学变化最小微粒b、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在分。
点燃
14、(5分)
(1) Mg +CO2 == 2MgO + C;(2)对比;
(3) CO2可以支持镁条的燃烧但不能支持铁的燃烧。
(4)有些可燃物燃烧不一定需要和氧气充分接触。(其余合理说法都可)
15、(6分)水珠,氢,石灰水变浑浊,碳 ;(1)优点: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不足:没有考虑到灯芯中含有碳、氢元素对结果的影响。
(2) 设计:只要是让石蜡本身燃烧并进行检验均可以(此题答错不扣分,答对奖励2分)
16、(3分)(1)在小试管中有其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天平仍平衡(任写一个即可)
(2)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防止瓶中的气压过大使瓶塞蹦出
(3)作为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容器;使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反应前能分离开来,便于控制反应的开始
三、我分析能力很强,我一定会算。(6分)
17、(1)-1;
(2)解:设可生成氢气ⅹ。
CaH2+2H2O=Ca(OH)2+2H2↑
42 4
875g×96% ⅹ
42/875×96% == 4/ⅹ
ⅹ== 80g
答: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