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福师大 2014作业国际政治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35:01
文档

福师大 2014作业国际政治学

一、名词解释1、文明冲突论答:答: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理论,即认为冷战结束之后,随着意识形态冲突不再是国家间冲突的主要内容,文明或文化冲突将越来越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最主要的是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儒教文明和教文明)之间的冲突。2、时代主题答:自从国际社会形成以来,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里都有特定的主题。所谓时代主题就是由该阶段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随着世界上代表矛盾各方面的力量对比、相互关系发生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3、超级大
推荐度:
导读一、名词解释1、文明冲突论答:答: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理论,即认为冷战结束之后,随着意识形态冲突不再是国家间冲突的主要内容,文明或文化冲突将越来越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最主要的是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儒教文明和教文明)之间的冲突。2、时代主题答:自从国际社会形成以来,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里都有特定的主题。所谓时代主题就是由该阶段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随着世界上代表矛盾各方面的力量对比、相互关系发生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3、超级大
一、名词解释

1、文明冲突论

 答:答: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理论,即认 为冷战结束之后,随着意识形态冲突不再是国家间冲突的主要内容,文明或文化冲突将越来越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最主要的是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儒教文明和教文明)之间的冲突 。

2、时代主题

  答:自从国际社会形成以来,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里都有特定的主题。所谓时代主题就是由该阶段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随着世界上代表矛盾各方面的力量对比、相互关系发生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

 

3、超级大国

 答:指不仅是地理和人口上的超级大国, 更重要的是在综合国力上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广泛参与全球性的国际事务,并对其他国家乃至整个国际关系体系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拥有最强的国际行为能力的极少数国家。

4、两极格局

 答:即两个大国或两大集团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制约, 对整个国际事务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这种类型的格局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过。

5、外交

 答:通常,人们认为外交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工具或手段。外交是在国际体系运作中居中心地位的沟通过程,是国际行为体通过谈判与对话解决冲突,并且是沟通过程的制度化与职业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国际行为体要实现对外目标,总要有一定的手段,而外交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人们对外交的界定实际发展成两种不同的概念:狭义界定指的是“纯外交”,即外交是不使用暴力的过程。广义的界定则认为在外交过程中以一种非常有限和有选择的方式运用暴力,也是一种外交。

二、简答题

1、新现实主义学派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修正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现实主义学派与理想主义学派的主要分歧在于: (1)在政治哲学观上,现实主义崇尚人性恶,认为罪孽而贪权作为人的本性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的。政治家的任务不是改造它、教育人,而是建设一定的政治机制去它,把人的好斗倾向减少到最低程度。 (2)在伦理观点上,现实主义认为,抽象的道德原则并不适用于政治行为,国际社会的无状态(自然状态),使作为国家利益代表的政治家的行为准则,与文明政体内的个人行为准则根本不同。前者为保护本国利益,抵御外侮,完全可以采取对后者来说是不合乎道德的。(3)在看待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作用上, 现实主义认为,它们与政治权力和利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后者是国家间关系的核心问题,各国利益冲突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调和性,使得国际关系只能用权力和实力来说话,道义和说教是行不通的。 (4)在对国际社会及其发展前景的看法上,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任务是要说明世界的客观现状,而不是未来的行为准则,应当面对现实,为谋求本国的权力和利益而斗争。

2、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答:(1)挤压信息疆域。   

(2)妨碍经济发展。 

(3)挑战民族文化。 

 (4)影响社会稳定。

3、简述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答:(1)必须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即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际事务,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际间的相互交往,能够发生对外行为,能够影响其他行为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并对整个国际政治体系发生作用。 

  ( 2 )必须具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国际行为主体以各自利益的特殊性为基本特征,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区别关键在于利益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由于各自利益的相互差异,决定了它们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从而构成了国际社会的矛盾、冲突、竞争、合作等一系列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 3 )必须具有一定的性和自主性。国际行为主体应拥有相对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即能够排除其他行为主体的操纵和控制,地制定自己的对外决策和对外行为方式,地参与并影响国际间的相互交往,地运用其行为能力,发挥其职能作用。 

 ( 4 )必须拥有相对稳定或固定的组织形式,并拥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实力。任何国际行为主体只有具备了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才能被其他行为主体视为发生行为的稳定对象,也只有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实力才能真正对其他行为主体发挥影响和作用。  

以上四大要素或特征彼此关联,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行为能力是确立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者地位的关键;特殊利益是其相互区别的基本依据;自主的地位是其自立于国际社会的重要标志;组织形式和实力则是其具备行为能力和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4、简述未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

 答:(1)国际政治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在减弱“极化”世界的趋势。当今世界“多极化”中“极”的内涵与历史上、特别是冷战时期的“极化”世界将有重大区别。冷战时期“极”的内涵更多地表现为“斥”,而当今多极化中的“极”将在更大程度上表现为“异”,即在相异性的同时,带有吸引力、影响力、作用力。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际政治经济中全球化和相互依存关系的不断加深。  

(2)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竞争将异常激烈。这种竞争不仅包括两种社会制度国家间的竞争,而且包括三类国家之间及其各自内部的竞争。竞争的内容将主要围绕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展开。这种竞争将主要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但并不排除战争,甚至世界战争的可能性,从而有可能导致格局出现出人意料的急剧变化。  

 (3)区域化的趋势将有所加强,区域化的区域界限将进一步扩展。这主要将表现为欧洲一体化、亚太经合组织、跨大西洋联盟以及第三世界区域内和跨区域间的合作的加强。

 

5、简述现实主义安全观。

答:现实主义是安全研究中长期居支配地位的理论范式。实际上,安全研究首先是伴随着现实主义学说的发展而发展的,因为现实主义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就是国家的安全。    按照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是安全的指示物。国家作为拥有主权的行为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求享有对内的最高政治权威和对外的平等自主。这种本质属性决定国家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以维护自身最大利益为最高原则。它的一切决策和行为都是以自己的意愿为转移;除非迫不得已,它不接受任何外来的指挥、 干涉和支配主权国家的这种本质特点, 使得它先天具有某种“不相容”性。显而易见,如果每个主权国家都以自身的最高权威来维护自身的最大利益,都以别国无权过问的方式提出利益要求,并且都按自己的意志自由地处理国际事务,那么主权国家之间的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是结构性的。    由于在主权国家之上不存在一个“世界”,因此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体系,在本质上只能是一种无状态,国家要维持生存,就必须自己照料自己的利益。由于国家间总是存在着利益的差异、竟争与冲突,因此在国际体系中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存在对别国来说都是一种本质上的不安全。雷蒙〃阿隆指出,政治就国家关系而言,不论是以理想的术语还是以客观的术语来说,都是指国家在其他国家的存在所造成的可能的威胁下的生存。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主义所设想的安全关系就是由主权国家构成的无状态,而这种状态的本质就是不安全。    由于在国际无状态下国家间的冲突与不安全是普遍现象,因此国家存在的根本目标就是加强安全。在任何情况下,国家都必须保证自己的居民、领土和政权不受侵犯,保证自己能得到充足的生存资源,并持续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在这里,国家最重要的是要在国际体系中保持自己的主权地位。    通常,国家为保卫安全是可以采取各种非常措施的。例如,当遭受外来侵略的时候,国家可以进入战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公民的财产可能被征用,公民的人身自由可能受到。任何国家的公民,只有在这种非常的情况下,才会允许国家在资源使用上自由行事,并且愿意接受对自身权利的必要的约束和。    按照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能否实现安全,或者说能否消除别国的存在所带来的威胁,最终取决于国家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的权力或能力,而这种权力或能力的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国家的军事力量。因此,国家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尽可能大地增加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这一职能构成了国家存在的最根本的理由。    霍布斯指出,国家的建立就是为了捍卫人民“免遭外来者的侵略和彼此间的伤害”。他认为,由于最高主权者具有地位,因此始终是互相猜忌的,并保持着斗剑的状态和姿势,他们的武器指向对方,他们的目光互相注视。显然, 如果国家不能履行维护安全的职责, 那它所声称的合法性以及公众对它的忠诚就不复存在了。    对于现实主义者来说,暴力因素始终是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因素只有在同军事因素的发展相关联的时候,才是重要的。例如,强有力的经济力量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建立并维持怎样的军事能力的因素;地理环境是决定一个国家有多少可用于军事能力的自然资源,以及国家是否具有军事脆弱性的因素;形式是决定国家是否具有军事动员能力的因素;政治领导是决定国家能否适当与明智地使用军事力量的因素。总之,现实主义安全观的中心就是国家怎样使用军事力量,以及国家应怎样应对这种不安全的基本来源。

文档

福师大 2014作业国际政治学

一、名词解释1、文明冲突论答:答: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理论,即认为冷战结束之后,随着意识形态冲突不再是国家间冲突的主要内容,文明或文化冲突将越来越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最主要的是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儒教文明和教文明)之间的冲突。2、时代主题答:自从国际社会形成以来,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里都有特定的主题。所谓时代主题就是由该阶段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随着世界上代表矛盾各方面的力量对比、相互关系发生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转换。3、超级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