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优计划措施及方案
根据本工程实际,从优化施工工艺着手,加强过程质量监控, 进 行严密的工前预控、工中检查、工后验收,对施工常见的质量通病予 以大力根治。
1、创优措施:
1)组织保证
(1)成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亲自抓,配齐专职质检 工程师和质检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质量岗位责任制,推行全面质量 管理和目标管理,从组织措施上使创优计划真正落到实处.
(2) 精选责任心强、 业务素质过硬的人员担任项目质量管理 人员,为施工一线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发放施工津贴,并在发放效益 工资时予以重点考虑,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
(3)选择施工水平高的人员进行工程施工,保证各专业工种配备足 够数量的操作技工
(4)制定详细的质量责任制、责任考核制度,将质量管理责任细化 分解,落实到人,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定期对责任人进行考核。
2)思想保证
(1)制定质量教育宣传制度、施工方案,宣传创优的重要意义。 树立主人翁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创优工作列入各级工程会、
总结会的重要议程,及时总结创优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引导创优工作 健康发展.
(2)质量宣传教育。项目部安全质量科组织开展质量管理人 员业务培训, 增强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及业务水平。 加强专业技 术工种岗位培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工人进场后,针对其所从事的 施工专业进行质量培训教育,工人变换工作,进行变换后工种教育, 掌握质量控制的要点及质量验收的标准。班前,由施工班组长对工人 强调质量控制要求。
3)经济保证
项目部与施工班组签订合同时,名确质量目标、考核指标,考核 与经济挂钩。计划财务管理部门严格按照规定,不合格的工程、达不 到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的工程坚决不予以计量支付,并确保质量奖罚 款项及时到位.
4)施工技术保证
(1)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
实行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在正式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组织人 员核对图纸,与设计单位联系,进一步了解业主要求和设计意图,参 加施工图会审,接受各部门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在施工前,对 全体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图纸交底.
(2)施工方案创优计划编制审批
实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审批制度.开工前,根据工程 特点,制定需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清单,明确时间和责任 人。每一个施工组织设计或者施工方案的实施均要通过提出→讨论→编制 →审核→修改→定稿→交底→实施几个步骤进行。
根据承诺的质量目标,编制工程创优计划,明确各分部、分项工 程质量目标,制定详细的质量创优措施,指定措施的落实者,确保在 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执行。
(3)技术复核技术交底制度
建立健全技术复核和交底制度, 施工前应认真组织进行图纸初审 和会审,编制施工方案,在做好三级技术交底工作的基础上,强化对 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复核工作,以减少和避免施工误差.
(4)挂牌施工
施工现场实施挂牌施工 .材料、设备堆放挂好标识牌、分类存放 , 避免混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标志,禁止闲人出入,悬挂工序操作规 程牌、质量标准等施工标牌,进一步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使工人施 工有标准可遵循。
(5)持证上岗制度
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主要专业工种施工人员均应有操作上岗证书.
施工过程中实行技术、 质量管理人员现场旁站制度, 对过程质量严 格把关,加强过程控制,及时指导施工,纠正违反方案施工、不重视 质量、 一味追求进度的行为.通过施工旁站监控, 确保所使用的材料、 设备符合要求、材料加工、 安装符合质量验收规定,确保工程质量一 次验收通过,减少返工,顺利推进工程创优目标及工期目标的实现。
(7)材料设备控制
①、物资部门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各种进场材料设备有检查验 收制度,坚持不合格的材料不采购、不验收、不发放,保证各种材料 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②、材料应选用信誉好、质量合格、稳定、供应有可靠保障的厂家 生产的材料,本工程中由甲方招标选定厂商供应的物资,物资部门也 须核查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或者质保书。
③、所有进场的材料、设备除需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合格报告外, 还应在供料中随时抽样检验。
2、样板先行
1)样板先行管理小组
(1)项目经理任组长。
(2)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
(3)施工员、质检员、各班组长为成员。
2)岗位职责
(1) 项目经理: 分项工程施工前对样板 (间) 先行做出具体计划。
(2)技术负责人:样板(间)施工前组织施工员、质检员及各专 业分包负责人对样板(间)的施工工艺、质量标准进行技术交底,并 对完工的样板(间)质量组织验收评估。
(3)施工员、质检员对样板(间)施工过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查 验收(管理小组见下图)。
3)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样板(间)的范围 (1)装修:墙地砖粘贴,石材铺装、吊顶、涂料、踢脚线等。
(3)电:开关插座面板等安装。
(4)水:厕间设备器具安装等。
4)技术保障措施
(1)样板先行控制措施
每一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做样板(间)。样板(间)做完,质 量经总包验收、评估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和发包人验收,合格后再按 样板(间)质量标准组织施工.没做样板偶尔样板的分项工程不得进 行施工。
(2)样板间、样板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操作中注重工序的优化、 工艺的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作业, 通 过不断探索,积累管理和操作经验,提高工序的操作水平,确保每道 工序的质量。特别在每一个分项工程或者工种(特殊是大面积分项工程) 开始大面积操作前均做出示范样板.通过上述施工过程的样板示范做 法,使我们的施工达到统一操作要求,明确质量标准。达到创优标准 后,再全面组织施工。
五、通病防治措施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特制定以下防止质量通病的措 施,在施工中抓好过程质量管理, 扎扎实实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
(一)吊顶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通病1:主龙骨、次龙骨纵横方向线条不直。
防治措施:凡受拉折的龙骨一律不用,一定要拉通线,逐条调整 龙骨的高低位置和线条平直.龙骨校正完成后将所有吊挂件、连接件 拧夹紧。四周墙面的水平线测量正确,中间按平线起拱度 1/200-— 1/300。
2。通病2:吊顶造型不对称、石膏板布局不合理。
防治措施: 按吊顶设计标高, 在房间四周的水平线位置拉十字中
心 力线。 严格按设计要求布置主龙骨和次龙骨。 中间部份先铺整块 罩面板,余量应平均分配在四周最外边一块,便于调整。
3.通病3:石膏板大面积不平整,挠度明显。
防治措施: 按规定在楼板底面弹吊杆的们置线, 按罩面板规格尺 寸确定吊杆间距,根据施工经验 ,龙骨与墙面之间的距离应小于 100MM。自攻螺钉与板边或者板端的距离不得小于10MM,也不宜大于16MM; 板中间螺钉的间距不得大于200MM,铺设大块板材时,应使板的边垂 直于次龙骨方向,以利于螺钉罗列。
(二) 地砖饰面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通病1:空鼓
防治措施:基层清理干净,表面修补平整,过凹的地方要分次填 补,地面洒水湿透,面砖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用洁净水浸泡到面砖 不冒气泡为止,且不少于2小时,然后取出,待表面晾干后方可粘贴, 粘贴面砖的砂浆厚度普通控制在7——10MM之间,过厚或者过薄均易产 生空鼓。必要时,可使用掺有水泥质量3%的107胶水泥砂浆,改善粘 结砂浆的和易性和保水性,并有一定的缓凝作用,非但增加粘结力, 而且可以减少粘结层的厚度, 校正表面平整和拨缝时间可长些, 便于 操作,易于保证粘贴质量,采用混合砂浆粘结层时,粘贴后的面砖可 用灰匙木柄轻轻敲击;当采用107胶聚合物水泥砂浆粘结层时,可用 手轻压,并用橡皮锤轻轻敲击,使其与底层粘结密实,凡遇粘结不密 实时,应取下重贴,不得在砖口处塞灰,当面砖有空鼓时, 应取下面砖, 铲去原有粘结砂浆,再用107胶聚合物水泥砂浆粘贴修补。
2。通病2:接缝不平直、缝宽不均匀
防治措施:对面砖的材质挑选,作为一道工序.将色泽不同的面
砖分别堆放,并把翘曲、变形、裂纹、面层有杂质、缺棱掉角、几何 尺寸超标等缺陷的挑出.同一类尺寸,应用在同一房间,保证接缝均 匀,粘贴前做好规矩,用水平尺找平,校核地面的方正,算好纵横皮 数,定出水平标准.可先用废面砖贴灰饼,找出标准,灰饼间距应小 于靠尺板长度为宜。根据弹好的水平线,稳好平尺板,作为粘贴第一 排的依据,逐排粘贴。每贴好一排砖,应及时用靠尺板横、竖向靠平 靠直,高出处用灰匙木柄轻轻敲平:及时校正横、竖缝平直和均匀, 严禁在粘贴砂浆收水后再进行纠偏挪移面砖。
3。通病3:面砖裂缝
防治措施: 应选用材质密实, 吸水率小于18%的质量较好的面砖, 以减少裂缝的产生, 粘贴前面砖一定要用水浸泡透, 将有隐伤者挑出, 尽量使用和易性、保水性较好的砂浆粘贴.操作时不要用力敲击砖面, 防止产生隐伤。
(三)天棚及墙面腻子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该工程中墙、 顶面采用数量不少的腻子饰面, 腻子饰面本身的施 工并不难,但它对基层的平整度有很高的要求。基层稍有不平,就会 浮现折痕,甚至严重的波浪形折痕,影响装饰效果。特别本工程中有 不少垂直于外墙窗的墙面和平行于外墙窗的顶面, 光线从侧面射入墙 面或者顶面,将会把最细小的不平整一一暴露,这历来是一个施工技术 难点,我们的针对性措施如下:
1.选择手艺高、耐心好的批灰工。
2。以多道薄层的方法进行反复批嵌。
3。每道批灰进行严格的平整度检查。
4.墙面平整度用2m托尺检查, 有完整的检查记录, 每道工序不合 理,即将整改。
5.墙顶面的后道批灰检查采用强光源侧面照射检查,以充分暴露 不平整情况以找准整改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