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与评价是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和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考核鉴定功能和教育教学反应功能,对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导向、、鼓舞和促进作用。二七区大学路第二小学从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根底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出发,进行评价改革,积极探究表达新课程改革精神和理念、表达我校语文整体改革和学生语文素养开展的评价内容、方法和评价方法。
一、指导思想: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郑州市二七区教育体育局关于推动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立足语文学科教学,以三维目标为评价标准,制定动态的以学段、单元学习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相关的综合评价量表,改变大而全、标准难以确定,操作繁琐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促进良好习惯养成,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开展。
二、评价对象:二年级学生
三、评价时间:2022年9月——2022年1月
四、评价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评价既是为了对学生的学习和开展做检测,也是为学校和老师今后的工作方案和方向提供依据,既是师生一学期的工作和学习的终结,也是下期学习和工作的起点,实事求是原则能保证这两方面工作的真实性。
〔二〕公平公正性原则
任何工作只有在公平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真实有效,评价的公平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作能否积极有序地开展。
〔三〕鼓舞性原则
评价是为了增进对学生的了解,进而改良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增进对教学的反思,进而改革教学。评价是为了鼓舞士气,把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搞得更好,所以评价要坚持鼓舞性原则。不但要让学生和老师反思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更要让他们有努力后的成绩、价值感。
〔四〕前瞻性原则
评价要成为教育行动的思想先导,为教育实践活动指引方向。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和评价策略都应有前瞻性,保证评价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指导作用。
〔五〕开展性原则
评价要代表着未来课程评价的开展方向,要坚持以学生的开展为本,立足学生,促进开展。评价内容要全面,评价方法要多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开展需要。
〔六〕科学性和灵敏性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是一件严谨的事,在制定评价原则、评价指标,确定评价内容,做评价分析时都要有科学性,而在评价形式和组织方法上又可灵敏多样,使评价也是师生乐于参与的活动。
〔七〕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
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学业成绩的评价,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以多渠道的反应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开展,较好地起到鼓舞的作用。
〔八〕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老师不仅要关注形成性评价,即关注把考试作为搜集学生开展证据的手段,还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也就是把考试评价和其他评价方法〔如平常的观察、记录等〕有机结合起来。
五、评价工程、标准
〔一〕、平常评价
课堂识字评价标准:
优:认读正确90%,声音洪亮,记5分;
良:认读正确75%,声音洪亮,记3分;
中:认读正确60%,声音洪亮,记2分;
待进步:认读正确59% ,记1分。
附:除本学期课本要求会认的汉字以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增识的汉字能记录并认读,二年级100—150个,认读根本正确,记鼓舞分2分,150个以上,认读根本正确,记3分。
作业方面:
优:书写正确90%,字迹工整,书面整洁,记5分;
良:书写75%,字迹工整,书面整洁,记3分;
中:书写60%,字迹工整,书面整洁,记2分;
待进步:书写59%,记1分。
课堂表现:
优:积极答复下列问题且纪律较好 记 10分
良:答复下列问题且纪律较好 记 7分
中: 不答复下列问题纪律一般记3分
背诵课文:
优:能及时背诵课文记5分
良:能按时背诵课文记3分
中:不能按时背诵课文 记1分
〔二〕过程性评价
〔1〕识字和写字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学段“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中指出: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心愿。学习识字。
评价标准:课内生字评价内容,是否能正确认读(语文)生字表一的生字;有家长委员会的家长评价。写字内容依据(语文)生字表二中的生字,能按笔顺规则书写,注意间架结构,写字姿态正确,书写标准、端正、整洁。由语文教师从书写的速度、书写的坐姿和执笔姿态、书写是否标准端正整洁进行评价。
〔2〕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学段“阅读〞的学习目标中指出:学习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阅读评价工程分为:背诵课文和朗读课文。
1.背诵语文二年级上册册课本中要求会背的篇目。由学生抽签,抽到哪篇课文就背诵哪篇课文。由家长委员会成员评价。对于评价结果不中意的,学生可以申请重考。
2.朗读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本中非要求的背诵篇目。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学生抽签,抽到哪篇课文就朗读哪篇课文,由家长委员会成员评价。对于评价结果不中意的,学生可以申请重考。
优:抽背正确90% 课文、古诗文各记5分;
良:抽背正确75% 课文、古诗文各记4分;
中:抽背正确60% 课文、古诗文各记3分;
待进步:抽背正确59% 课文、古诗文各记2分。〔背正确30%以下各记1分〕
〔3〕口语交际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学段“口语交际〞学习目标中指出:学说一般话,逐渐养成说一般话的习惯。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评价工程:口语交际。依据语文园地和课后口语交际的内容,学生自主选择口语交际内容,围绕话题进行交流。语文教师、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评价。
口语交际的主题为:
1.还记得今年冬天的第—场大雪吗?回忆当时情景,说说你印象最深的场景。
2. 秋天是一幅漂亮的图画,请你说一说心中的秋天,并用上几个描写秋天的词语。
3. 如果班里改选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
六、统计分析
本次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改良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评价后从以下两方面统计和分析。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学生个人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档案资料。
〔二〕对全班全年级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成功之处和薄弱环节,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改良和完善今后的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