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名称:【枕中书】
| 课程基本信息 | 参与者信息 | ||
| 活动时间 | 九月份 | 参与者年龄 | 6至12周岁 |
| 相关物料 | 枕头的布料与内胆材料 | 参与人数 | 不限 |
| 人员配备 | 专业讲师一名 助教老师一到两名 | 分组方式 | 3到4人一组 |
1,让学生直观了解到枕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
2,通过知识讲述对枕头有深入的认识
3,自我动手开发创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一定的思维创造能力
课程亮点:
1,知识亮点:
通过讲做结合的实践性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枕头的历史
2, 配备专业讲师及深度教案ppt使学生直观了解不同种类的枕头
1,小组直观观察,更加深刻了解枕芯的材料与功能
2,配备手作创造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事情的思考能力
3,通过课后分享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课程方式:
实验式直观教学 体验创造式教学 枕头主题深入教学
课程安排:
| 时间 | 内容 | 地点 | 课程目标 |
| 9:00——9:30 | 自我介绍 | 室内 | 打破学生间的陌生,促进主题课程的更好配合与深入 |
9:30——10:20 | 枕头的历史知识讲解 | 专业主题教师 | 通过知识了解,对枕头的历史有一个深入长久的认识 |
| 10:20——11:30 | 枕头材料的认识 | 主题教室 | 在不同的材料中选择自己想要的 |
| 11:30——12:30 | 营地营养午餐 | 营地餐厅 | 补充能量 |
| 12:30——13:00 | 午间小憩 | 营地书吧 | 通过ppt更多了解由古到今枕头的变化 |
| 13:00——13:30 | 小组讨论配合,初步拟定枕头的材料 | 主题教室 | 使学生对手作创作有一个最基本的简单印象,便于更好操作 |
| 13:30——15:00 | 枕头手工创作 | 主题教室 | 通过手工创作枕头深入了解枕头形式的多样性 |
| 15:00——16:00 | 小组分享展示,投票票选优秀作品 | 主题教室 | 培养学生主动交流发言能力 |
| 16:00——16:30 | 一日营地研学课程总结和分享 | 主题教室 | 使学生有所收获,有所分享 |
| 17:00 | 一日营结束 |
实践模拟教案(上午):
| 核心定义 |
| 枕头在我国的使用有很久的历史。《诗·陈风·泽陂》有“辗转伏枕”的诗句.《吕氏春秋·顺民》巾的“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都是流传千年的佳句。通过古诗《游子吟》的讲解,让学生深刻了解母亲对自己的爱与关怀. |
| 目标要求 |
| 通过教师讲解,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材质的枕头。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创作属于自己的枕头。 |
| 适用学段 小学学段 |
| 活动背景 |
| 了解枕头历史文化, 铭记传统手工艺术, 感悟慈母伟大的爱. |
| 活动时间:一天 |
| 活动过程: 一、情景调查 欢迎大家来到半格路参与“枕头创作一日体验”营。 首先呢,老师想做一个小小的“社会”调查。 同学们请听好,睡觉不用枕头的同学请举手。看起来应该是没有。很好,那么有自己的枕头的同学请举手。嗯好的,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会让你拥有属于自己的枕头。 2、问题提出 那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枕头吧。(教师展示各种材质的枕头。) 枕头上都有哪些不同点呢?原来每个枕头的材质都是不同的呢。这有没有引发你的一些思考呢? 在枕头的问题上我们主要有有两个疑问。 1.为什么枕头的材质不同呢? 2.什么样的枕头对身体好呢? 要想搞清楚这两个问题,还要从枕头的历史说起。 3、问题剖析 在远古时代.枕多刚木为之.所以字形从木。随着制陶和植棉的发明,制枕的材料就丰富了起来.有玉石、陶瓷、漆器、皮革、珍木、藤竹、竹绸、布帛等.还有名贵的琥珀、玛瑙、水晶及金银、珠宝镶嵌等品种。 形状有长方形、多边形、椭圆形、元宝形、马鞍形、如意头形、兽头形、卧人形、箱囊形和建筑雕塑形等多种。 名称上有龙头枕、虎枕、瓷枕、警枕、角枕、枕块、鸳鸯枕、鸡呜枕、龟纹枕、桃花枕、菊花枕、水晶枕、药枕等。 我国古代不仅有形式各样的枕头,手工缝制工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说起手工缝制工艺,在没有缝纫机前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是家家户户几乎所有妇女都会做的手艺。所以曾经的女性给子女做的衣服和枕头都是自己手工缝制的.有一首诗大家一定不陌生. 引入古诗 同学们有没有人会背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呀?会背的同学举手来背一下.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翻译】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赏析】 《游子吟》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 那么要做一个枕头,自己一个人是不能完成的,还需要妈妈的手工缝制,小朋友们首先自己做好枕头然后晚上回家让你的妈妈帮你进一步用手工缝制完成一个属于你的充满爱的枕头,作为你新学期的开学礼物. 四.关于枕头材料的选择 用荞麦皮做成的枕芯具有可塑性,能随时调整睡眠时头颈的位置,减少颈椎病发生。此外,荞麦皮枕芯不易吸附头皮分泌的油脂,易洗涤,对消除以吃头皮屑为生的螨虫很有好处,一年四季均可使用。 绿豆或绿豆皮也可做枕芯,与用荞麦皮做枕芯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草纲目》中记载“绿豆甘寒无毒,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把绿豆皮、扁豆皮、荞麦皮混合做枕芯,效果更好,能清热解暑、利湿祛风。用黄豆做枕芯则能治失眠,还能治颈椎病。 野菊花洗净晒干,做成枕芯,可清热解毒,清肝热,治疗高血压、头痛、头晕等,而且其特有的清香更易引人入睡。 中午休息 教案:(下午) 五.设计制作 |
| 课题 | 手工创作枕头制作教案 | 时长 | 下午 | |
| 课前准备 (教师、学生用具及场地) | 棉布枕套或者方巾 荞麦皮、绿豆或菊花若干作为枕芯材料 棉布条作为绳子系带 | |||
| 技术支持(什么时间需要谁做什么) | 一名老师教授制作 另一名老师辅助教学,进行小组评比并给予奖励 | |||
| 授课过程 一、自我介绍: 亲爱在小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半格路创客营地参加此次烟头制作器手工制作手绘活动,我是 老师,小朋友们好! 2、课程导入: 原始社会,人类睡觉时,就近随便拣一块石头、一根木头、一束柴草或者一张兽皮,将头部垫高,这大概就是枕头的雏形。至于枕头何时出现,已经无可考辨,但《诗经》中就已经有“寤寐无为,辗转伏枕”的句子,距今已有三千余年的时间。 三:知识讲授: 枕头的质地,从造字来看,想必当初最常用的是木质枕头。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枕,卧所荐首者。从木。”我国考古学家曾在河南信阳长台关发掘出一座战国楚墓,在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个古代竹枕。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的最早的古代枕物,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便使用竹子制作枕头。西汉时出现了漆枕和丝织枕头;到了唐宋时期,瓷枕最为盛行;明清以后,还出现了藤枕、布枕、皮枕、玉枕等等。今天的枕头样式则更为丰富多彩,化纤枕、海绵枕、羽绒枕、橡胶枕,乃至水枕、气枕,不一而足。 枕头的形制,也可谓五花八门。以瓷枕为例,就有长方、腰圆、云头、花瓣、椭圆、八方、银锭、卧女、鸡心、婴孩、伏虎、蛟龙等多种形状。枕面上,有的还描绘人物山水、鱼虫花草、飞禽走兽,或者题上诗词书法等内容,中国瓷器的发达,使这些枕头中出现了大量精美的艺术品。而在布枕上,古代闺中女子常会绣上精美的图案,如凤凰、鸳鸯、牡丹、蝙蝠等等,图案精美、构思巧妙、花样繁多,展示着古代女子的心灵手巧,令人赞叹不已。布枕则需要枕芯,枕芯的填充物因地制宜,如荞麦皮、小米、乌拉草、蒲棒、棉花、绿豆等。古人还有“枕帏”一说,又叫“枕囊”,是采集香花缝入囊内制成的枕头,如陆游即说他“今秋偶复采菊制枕囊”,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则提到“明目枕”,里面塞的全是性寒清火的草药,可起到清火明目的作用。 枕头除了睡觉之外,有些还兼具了其他功能。 历史上有一种称作“警枕”的圆木枕头,以状如木球的小圆木为枕,熟睡后脑袋若稍有移动,便会滑落下来而警醒,故曰“警枕”。 古代还有一种匣状枕头,中间可以存放物品,称为“枕函”。“枕函”往往是带锁的,在家当作保险柜,即使睡觉时也能看好贵重物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高科技枕头不断出现。如“磁疗枕”,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及耳鸣有一定的疗效;又如“电子枕”,利用电能将枕头表面的温度调节到比人体的温度低6℃~9℃,同时将温暖柔和的气流从侧面轻拂人的双肩,使睡眠者头脑冷静、肩部温暖舒适;还有一种“香味枕头”,科学家从各种植物中提取多种香精,混合加入无纺布,并将这种无纺布铺在枕头表面,使之散发出香味,有助睡眠;再如“唤醒枕”,可以按照人们设立的时间进行振动,将人唤醒,又能起到按摩作用,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舒筋活络的作用。 四:技能讲授: 1,首先将准备好棉布枕套平铺在桌面上。 2,然后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种你想要的材料往棉布里填充直到充满内部,这样枕头的芯就做好了。 3,再选两条棉布条作为绳子把棉布两端扎紧,做成可爱的糖果形状。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系自己喜欢的结。 4,最后检查一下自己的做好的枕头,尽可能自我动手,自我想象,在最后我们将要对作品进行投票,得票最高的模型我们将做成实物进行活动最后的展示。 5,晚上拿回家让你的妈妈给你做的枕芯进行进一步的手工缝制
这样,一个自制的糖果枕头就做好了!你们明白了吗?好啦孩子们,赶快开始你的创作吧…… 四、学生制作 两位教师巡视课堂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 5、总结评价 希望大家在此次一日营活动中能够真正了解有关于枕头的知识,铭记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体会到母亲对你们的关爱与良苦用心,通过自我开发,自我动手的方式,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 授课说明 本课讲授较多,尽量多和学生多多少少的要有一些互动可以调动气氛。辅导老师负责计分、发放奖励或给小组加分。 具体操作一定保证枕头的功能 利用做好的枕头进行小组投票,教师评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