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
第一,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由闭关锁国但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逐渐变成了西方列强的附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侵入中国,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体系,中国原先的资本主义萌芽也遭到摧残,中国逐渐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第二,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的任务也发生了转变,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存在两对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在一起,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近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社会性质
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逐渐变成了西方列强的附庸。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侵入,破坏了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体系。
(3)基本特征(P12-13)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人民;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人民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和人民,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人民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主要表现为四种形式: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它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主要表现为:
(1)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劫掠了中国的财富,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2)为了统治中国,列强控制了中国,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3)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逐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4)列强对中国进行了文化渗透,目的在于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目的是让中国永远成为它们的附庸。但是与他们主观愿望相反的是,它们的入侵刺激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刺激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促使他们投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答案要点)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激励着中国的志士仁人去挽救中国危亡的道路。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1、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许多贪污腐化,克扣军饷。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统治者大多害怕外国侵略者,甚至为了自身私利,不惜出卖民族和国家利益。
2、他们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可能危及自身的统治,所以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战斗,阻碍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
3、由于社会制度的,导致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科学技术落后,的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
第二,反侵略战争失败给我们的教训是: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推翻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p40.41)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运动中,太平天国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主观方面: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和人民的历史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