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D 105-82(五)~(六)
第五章 混凝土
第六章 砂浆
目 次
第五章 混 凝 土
第5.0.1条[501-80] 混凝土试件的成型与养护方法
第5.0.2条[502—8O]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第5. 0.3条[503-80] 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第5.0.4条[504-80]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简支梁三分点加荷法)
第5. 0.5条[505-80] 混凝土钢筋握裹力试验
第5. 0.6条[506—80] 混凝土极限拉伸试验[试行」
第5.0.7条[507-80] 混凝土静力抗压弹性模数试验
第5. 0.[508-80] 混凝土抗压徐变试验
第5.0.9条[509-80] 混凝土干缩(湿胀)试验
第5.0.10条[510-80] 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试验[试行]
第5.0.11条[511(1)-80] 混凝土抗渗性试验(逐级加压法)
第5.0. 12条[511(2)-80] 混凝土抗渗性试验(一次加压法)
第5. 0. 13条[512(1)-80] 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慢冻法)
第5.0.14条[512(2)一80] 混凝土抗冻性试验(快冻法)
钅康 铜一铜热电偶测温方法
第5.0.15条[513-80] 混凝土(砂浆)动弹性模数试验
第5. 0.16条[514—80] 硬化混凝土气泡参数测定(直线导线法)
第5.0.17条[515-80] 混凝土抗含砂水流冲刷试验
第5. 0.1[516-80] 混凝土导温系数测定
第5. 0.19条[517-80] 混凝土导热系数测定[试行]
第5. O.20条[518-80] 混凝土比热测定(绝热法)[试行]
第5.0.21条[519-80] 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测定[试行]
第5.0.22条[520-80] 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试行]
第5. 0.23条[521-80] 建筑物混凝土芯样强度试验
第5. 0.24条[522(1)-80]钢筋锈蚀的电化学试验
(新拌砂浆阳极极化法)
第5.0.25条[522(2)-80] 钢筋锈蚀的电化学试验
(硬化砂浆阳极极化法)
第5.0. 26条[523-80] 超声波测定建筑物混凝土强度和
第5.0.27条[524(1)-80] 超声波测量混凝土裂缝深度方法
第5. 0. 2[524(2)-80] 超声波测量混凝土裂缝深度方法
第六章 砂 浆
第6. 0.1条[601-80] 水泥砂浆室内拌合方法
第6.O.2条[6O2-80] 水泥砂浆稠度试验
第6. O.3条[603-80] 水泥砂浆泌水性试验
第6. O. 4条[6O4—80] 水泥砂浆容重试验及含气量计算
第6.O.5条[6O5—80] 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
第6. O. 6条[6O6-80] 水泥砂浆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第6. O. 7条[607-80] 水泥砂浆干缩(湿胀)试验
第6.O.[608-80] 水泥砂浆抗冻性试验
第五章 混 凝 土
第5. 0.1条[5O1-80] 混凝土试件的成型与养护方法
2约12次(以插捣密实为准)。插捣上层时,捣棒要插入下层1~2cm;当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小于2.5cm时,宜采用机械振捣,此时装料可一次装满试模,振至表面泛浆为止(一般振动时间为30s左右);当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在2.5~9cm之间时,可采用振捣或插捣。成型方法需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注:在施工过程中作混凝土强度等性能检测的试件(如决定建筑物的拆模、起吊时间等),如将试件与建筑物在同条件下养护时,须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P3——滑动变形为O.10时的荷载,kgf;
A——埋入混凝土的钢筋面积,cm2,
A=πDL;
D——螺纹钢筋的计算直径,cm;
L——钢筋埋入的长度,cm。
2。
注:光面钢筋拔出试验可绘出荷载-滑动变形关系曲线供分析。
第5.O. 6条[5O6-80] 混凝土极限拉伸试验[试行]
/2000),或电阻应变仪一台,或应变测量精度能达到5×1的其它测量工具;
注:成型前理件的安装,当采用型式一时,将拉环紧紧夹持在试模两端上、下拉环夹板的凹槽中,注意检查拉环位置是否水平,必要时用若干层纸垫在前夹板或后夹板上,以调整拉环水平的位置。当采用型式二时,用螺帽将螺纹钢筋与试模的端板固定,注意将钢筋的肋朝上,用标准块检查两根钢筋的对中,端板的拆除不宜早于14d。采用型式三时,不需要安装埋件。
注:①当采用电阻应变仪测量变形时,在试件从养护室取出后,应尽快在试件的两侧中间部位贴电阻片,电阻片的长度一般应不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三倍。从试件取出至试验完毕,不宜超过8h。
式中 εt ——t天龄期时的干缩(湿胀)率;
L0 ——试件的基准长度,mm;
Lt ——t天龄期时试件的长度,mm;
Δ——金属测头的长度,mm。
注:试件拆模时间或测基准长度前的养护方式有改变时,须在试验报告中说明。
第5.O.10条[510-80] 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试验[试行]
2.密封试件桶在试验前应进行严格检查,要求密封桶不渗水不透气。试验前在密封桶内壁衬一层厚约1~2mm橡皮板或涂抹一层厚约O.3~O.5mm沥青隔离层。
月量测1~2次,龄期为一年。
1kgf/cm2开始,以后每隔8h增加水压1kgf/cm2,并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情况。当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表面出现渗水时,或加至规定压力在8h内6个试件中表面渗水的试件不超过2个时,即可停止试验,记下此时的水压力。
注:在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水从试件周边渗出,则说明密封不好,应重新密封,并按步骤4、5条进行试验。
S=H –
式中S——抗渗标号;
H——6个试件中有3个渗水时的水压力,kgf/cm2。
第5.O.12条[*511(2)-80] 混凝土抗渗性试验(一次加压法)
M——设计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
附:钅康 铜-铜热电偶测温方法
钅康 铜-铜热电偶的热电势值推求其接点温度。适用于抗冻试验及其他试验中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测量。
钅康 铜-铜热电偶:系由钅康 铜线-端与铜线一端焊接而成。铜线须在探线或漆包线外包裹一层塑料外皮。铜线即普通单芯胶质铜线。两种导线的粗细、长短不影响测定结果,视使用方便选定。在一般场合所用的热电偶可用锡焊;长期在低温环境中使用的热电偶应用熔焊。焊接点即温度感应点。为使其耐久,可在焊接点上薄薄地涂上一层沥青或环氧树脂。
.5℃)。老式的UJ31型或UJ1型电位差计也可使用,但须另配备低临界电阻、低内阻及高灵敏度的检流计(如AC15/5型或AC15/4型直流反射式检流计)、标准电池和6伏直流电源(蓄电池或甲种干电池)。
钅康 铜线或铜线。也可直接将热电偶导线焊在刷型开关的焊片上。接线箱应有盖,使各接线柱温度不受空气流动、日照等影响测量精度。
.1℃的玻璃水银温度计。温度范围根据测温要求选定。
注:①当以蓄电池为电源时,应当用绝缘物支承蓄电池,使蓄电池与地绝缘。
钅康 铜线和一根铜导线,把两根导线的两端分别焊接起来,一端作工作点,浸于模拟的工作介质中;一端作恒温点,浸于温度固定为(t1)的介质中,再把铜导线截断,将两个线头接在电位差计的两个量测接线柱上,这样就构成了热电偶的测量回路。每改变一个工作介质温度(t)到达稳定后,就用电位差计测出一个对应的热电势(E),最后得出一系列的E、t值,标绘在座标纸上,即得出一条恒温点温度为t的E-t曲线(也可根据已得曲线编制的E-t表,供查用)。对于同批制作的热电偶,宜同时进行率定,以检验其热电性能是否一致。率定的方法如图5.0.14-2所示,即使用一公共的恒温点以接线箱依次把各测点热电偶接入,构成完整回路进行测量。
注:①为使介质在测量过程中温度稳定,简单的办法是将介质盛在保温瓶内,温度计和热电偶从塞子上的小孔插入。
2)电极电位已达+5OOmV左右,并且经过15min时,电位的下降值木超过50mV(V15-V2≯50mV)。则认为此电极是钝化电极(图5.0. 24-5中的1号曲线),并可以判定试验砂浆中的水泥、外加剂或混合材本身不会对钢筋锈蚀起有害影响;
注:①如两个试验电极测量结果出现矛盾,即一个处于钝化状态,另一个处于非钝化状态,则应再进行试验。
第5.0.25条[522(2)-80] 钢筋锈蚀的电化学试验
(硬化砂浆阳极极化法)
-80“钢筋锈蚀的电化学试验(新拌砂浆中的阳极极化法)”仍不能对砂浆中的外加剂、混合材、水泥对钢筋锈蚀的影响作出判断时,可用本方法进一步试验。本方法不适用于终凝时间超过48小时的砂浆(砂浆的凝结时间可按本规程4O8-80“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贯入阻力法)”测定。 基本原理:在砂浆硬化以后,水泥已结合了部分的外加剂或混合材,这时再采用1O0t的高温,烘24h以加速埋入砂浆里的钢筋可能产生的锈蚀过程,并用阳极极化法测定钢筋表面钝化膜的状态,从而判断砂浆中的外加剂、混合材或水泥对钢筋锈蚀阳极过程的影响。
-80“钢筋锈蚀的电化学试验(新拌砂浆中的阳极极化法)”有关规定相同;
式中 Rpl——劈裂抗拉强度,kgf/m2;
P ——破坏荷载,kg;
α——试件边长,cm。
1)时,或该差值超过平均值的±15%时(无试验误差资料时采用),该试件应剔除,以余下2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如一组中可用的测值少于2个时,该组试验须重做。
第6.0.7条[607-80] 水泥砂浆干缩(湿胀)试验
.01mm;
第6.0.[6O8-80] 水泥砂浆抗冻性试验
5.其它与本规程512(2)-8O“混凝土抗冻性试验(快冻法)”“二”第l~4条相同。动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