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二 购物:买文具》 优质课教案_2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34:49
文档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二 购物:买文具》 优质课教案_2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0-11页。2、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买文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创设了“买文具”的生活情境,说明购物要用人民币,然后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通过买文具的购物活动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
推荐度:
导读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0-11页。2、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买文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创设了“买文具”的生活情境,说明购物要用人民币,然后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通过买文具的购物活动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0-11页。

2、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

《买文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创设了“买文具”的生活情境,说明购物要用人民币,然后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通过买文具的购物活动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的题目是“购物”,说明本单元内容的特点,即在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熟悉的购物活动,使学生认识面值的人民币,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买文具”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买文具”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让学生在模拟的购物活动中,运用已学的加减法知识进行计算,体验付钱或者找钱方式的多样性,体会应付的钱、付出的钱与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换钱、付钱、找钱等使用人民币的活动,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三年级使学生初步学习有关小数的其他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基础: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学生都有和家长一起购物的经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也经常看到人们在不同场合使用人民币,应该说多数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人民币的使用经验。“买文具”一课能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模拟购物中,提高对小面值人民币的进一步认识。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

认识人民币的基础是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活动,由于学生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

(3)学生学习新知遇到的困难:

二年级学生一般对人民币都有了一点认识,能大致分辨出人民币面值的大小.学生比较困难的是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及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如何付钱、找钱等。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认识小面额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经历购物过程,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积累购物经验。

(2)过程与方法:

会用小面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懂得要爱护人民币。

5、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常用的面额较小的人民币,了解并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人民币及准确进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6、教学方法:

我根据学生的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点,在教学时突出了以下几点: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导入中谈话内容的设计,不仅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新课中,更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2)、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本课的设计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路径的引导者、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试图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认识人民币这一环节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3)、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渗透应用性和开放性。

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任何时候都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再适当渗透应用性和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本课的教学设想之一。本课中的“购物”和“小小银行”活动的设计正是源于这种构想。

7、媒体资源

白板(实物投影及展台截屏)、Flash课件

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谈话交流:同学们,

你们自己去买过东

西吗?

买东西时需要用到

什么呢?

那你知道我们国家

的钱叫什么吗?

(板书:买文具)

(买过)

(钱)

(人民币)

【设计意图】通过学

生较熟悉的购物需

要揭示课题。

小结: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探究新知1、组内交流,初

步认识人民币。

(1)(课件出示

不同小面额的人

民币)你认识哪

些人民币?把你

认识的人民币指

给大家看吧。

(2)你是怎么知

道它是5元、2元、

1元、5角、2角、

1角……

(3)你是通过什

么来判断、来辨

认的?除了这

些,你还认识哪

(1)学生根据课件

出示的小额人民币

指给同桌听。

(2)学生认真倾听

老师的要求。

(3)学生小组内交

流如何判断、辨认

小额人民币的方

1、【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初步认识

人民币,在学会辨别

人民币,了解面额大

小之后,才能为下面

购物环节奠下基础。

些面额的人民币?你是怎么知道的?

(4)逐一课件出示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请学生说一说这些人民币的辨别方法。

教师适机指出: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要在它们上面乱涂乱画,更不要损坏人民币,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5)练习:

①教师出示不同面额人民币。

②教师说面额。

2、简单分类,了解人民币的单位。

师:你们刚才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了,(课件)现在老师在大屏幕上有2堆人民币,比较凌乱,你们能想办法帮老师整理好吗?

①将班级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套完整的人民币(纸币及硬币)②小组内研究,怎样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按照什么来分类,教法。

(4)学生分享、汇

报认识小额人民币

的方法:可以通过

仔细观察人民币的

材料、大小、颜色、

图案及文字等方法

来辨认小额人民

币。

①学生快速读出人

民币。

②学生快速找出对

应的人民币。

①②按老师的要

求,每组的组员之

间交流,按照自己

的标准将这些人民

币进行分类。

2、【设计意图】:

在初步认识人民币

之后,再通过让学生

分小组合作摸一摸、

分一分等活动,进一

步认识人民币,区分

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以及学会用不同方

法把人民币分类。这

样就达到本课的教

学重点和知识技能

目标。

师巡视。

③分好后,学生汇报不同分法,教师结合黑板上的分法进行小结。

3、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那么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老师手上有一张1元和一张1角,你们能用你们手中的钱,想办法把我的1元或者1角换走吗?

(1)换算1元(教师小结:2张5角是1元)

(教师小结:10张1角是1元,即1元=10角)

……

(2)换算1角教师根据以上学生换算方法,小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并板书:③分好后,学生分

享、汇报不同分法

请两名同学到黑板

上利用Flash课件

的拖拽功能将人民

币分为两类即:硬

币、纸币(材料不

同)和元、角、分

(单位不同)

(小组交流讨论,

想出不同的方法上

来换钱,教师请代

表性方法的同学上

来换)

生1:换算1元

我拿2张5角换老

师的1元。

生2:我拿10张1

角换老师的1元。

生3:我拿1张5

角2张2角1张1

角换老师的1元。

……

用以上类似方法请

学生上来换算。

3、【设计意图】:在

学生认识了人民币

的单位有元、角、分

之后,通过换钱活动

进一步认识它们之

间的关系,在学生了

解了元、角、分的关

系后,再利用Flash

课件的拖拽功能的

购物环节,这样学生

才能清楚地知道如

何付钱和找钱。这样

就突破了教学难点

和过程和方法的目

标。

1元=10角1角=10分

4、模拟购物,学会付款和找钱。(课件出示文具店商品价格图,并将课前准备好的铅笔、橡皮、作业本三种文具文具分给各个小组,真实开展购物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学习付款

①6人一个小组,组长当售货员,

其他5人为顾客依次排队购买:你最想买什么?可以怎样付钱?动作快的顾客可准备好需要的人民币后再次向组长购买剩下的文具。

②、小组汇报师:刚刚你们每个人都在组长那里买到了自己想要的橡皮、作业本或者铅笔,下面我们请每组派一个代表告诉大家你买了什么,是怎么付钱的。

③买一支钢笔可以怎么付钱?①②(分别请6个

学生发言,1人说

买橡皮需要1角的

付钱方法,2人说

买作业本需要2角

的付钱方法,3人

说买铅笔需要5角

的不同付钱方法)

4、【设计意图】:人

民币的认识离不开

现实的购物活动,通

过创设模拟购物活

动,利用Flash课件

的拖拽功能,使学生

在买卖文具中掌握

人民币的有关知识,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也使学生体会人民

币在社会生活中的

功能和作用,感悟数

学知识和现实生活

的联系。这一过程达

到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目标了解人民币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

联系,感受人民币的

实用价值,懂得要爱

护人民币。

师:你们刚刚买到的只是橡皮,铅笔,作业本,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几支钢笔,你们想买吗?请赶快准备好钱吧,全班分享回报。(课件出示文具店商品及小额人民币)

(分别请3个表现好的学生用不同付钱方法上来购买,并说说购买方法)

(2)学习找钱师:有了刚刚的购物经验,我们接下来继续买更多你们需要的文具吧,好不好?(在讲台摆出尺子、削笔刀、文具盒、彩色笔等文具,逐个请学生上来买不同的文具,教师当售货员)

在每个学生上来买东西时,教师询问班级学生,如何找钱给他们,应该找回多少?怎么算出来的?

(3)1元钱正好可以买什么?师:刚刚你们都买到了很多文具,老师手上也有1元钱,我也想买文具,我可③请三名同学到黑板上利用Flash课件的拖拽功能,边拖拽小额人民币标汇报不同的付钱的方法:

生1:2张5角,正好是1元也就是一支钢笔的价钱。

生2:2张1元是2元可以买2支钢笔。

生3:10张1角是1元可以买一支钢笔。

生1:我用1元,想买一把尺子。

生2:我用1元5角,想买一个削笔刀,要找给我3角。生3:我用10元,想买一个文具盒,要找给我3元5角。生4:我用10元,想买一盒彩色笔,要找给我2角。

①(10个橡皮擦);

②(2个橡皮擦和一把尺子);

③(一把尺子和一以买些什么呢,你们能告诉老师吗?(课件出示文具店商品及小额人民币)(请几个学生汇报,1元能买什么)个练习本);

④(2支铅笔);

⑤(1支铅笔和5个橡皮擦);

⑥(1支铅笔、3个橡皮擦、1个练习本);

⑦(1支铅笔、1个橡皮擦、2个练习本);

⑧(5个练习本);

⑨(1支钢笔);

小结:在初步认识人民币之后,再通过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摸一摸、分一分等活动,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学会用不同方法把人民币分类。在学生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之后,通过换钱活动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学生了解了元、角、分的关系后,再进行购物环节,这样学生才能清楚地知道如何付钱和找钱。人民币的认识离不开现实的购物活动,通过创设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在买卖文具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也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巩固应用课件出示

教材P11—2、3

1张1元+1张2

元+1张5元=

()元

3张2元+1张5

学生能根据题目要

求结合生活经验,

经历小面额人民币

之间的兑换过程。

【设计意图】:本环

节充分体现任务型

教学的思想,使学生

在明确的目标下理

解元、角、分之间的

兑换。(课件出示任元=()元2张2元+3张1角=()元()角

教材P11—4

酱油(1元5角)五香粉(7角5分)精制碘盐(1元(1)买一瓶酱油怎样付钱?

(2)2元买一瓶酱油,应找回多少钱?

(3)和同伴说说,3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利用白的实物展台

的截屏功能,将4

名学生的答案进行

汇报展示。

学生能结合题意,

先说出如何付钱、

应找的钱数,并且

又能写出3元正好

可以买哪些物品的

答案。

(1)10张1角或

者2张5角或者1

张1元,答案不一。

(2)应找回5角。

(3)2瓶酱油或者

3带精致碘盐或者

4盒五香粉或者1

瓶酱油和2盒五香

粉。

务:学生更能清楚地

理解具体任务。)

小结:本环节充分体现任务型教学的思想,使学生在明确的目标下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兑换。(课件出示任务:学生更能清楚地理解具体任务。)

课堂总结小朋友,请你们

回想一下,这节

课你们学得开心

吗?

你们学到了什

么?

生1:这节课我认

识了小额人民币,

还知道人民币根据

材质的不同可以分

为:硬币和纸币两

种。

生2:我知道1元

=10角

1角=10分

生3:一元钱可以买

许多物品,我们要

节约用钱。

生4:我知道再具

体购物时,如何付

钱和找钱。

【设计意图】:通过

学生的回答让大家

对本节课的知识有

一个从整体到局部

的梳理。

……

板书设计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

1元=(10)角

1角=(10)分

文档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二 购物:买文具》 优质课教案_2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0-11页。2、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买文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突出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认识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创设了“买文具”的生活情境,说明购物要用人民币,然后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通过买文具的购物活动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