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简史,我国传统的造园成就,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术。
2、园林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遇,就称为园林。
3、园林包括:庭院、宅院、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
4、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和风格特征等一般规律和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5、园林意境——通过外在建筑、山水、植物的组合与道路的合理组织,呈现给游客的除声乐、色彩、形式等美的愉悦外的更加深层次的思想提示、感情共鸣。
6、囿
(1)定义:囿是圈定了一定的地域,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和收养其中,还筑台凿池,以供帝王贵族猎狩游乐以及欣赏大自然的风光美景之处。
(2)影响园林从囿到苑发展的思想流派: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
(3)从囿到苑发展的建筑标志:台苑
7、“一池三山”布局:太浪池、蓬莱、方丈、瀛洲
8、形成时期的园林分析
(1)尚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
(2)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转变为后期的游憩、观赏为主
(3)园林的总体规划比较粗放,谈不上细心经营
(4)园林仅仅是大自然的客观写照,虽本于自然并不高于自然。
9、西苑的造园特点:(1)继承了汉代“一池三山”的布局形式
(2)从秦汉建筑宫苑转变为山水宫苑的一个转折点,开北宋山水宫苑——艮岳之先河
(3)建筑在园林空间中从功能性转变为“画龙点睛”的装饰要素
10、寺观园林的基本特点:(1)前塔后殿 (2)“背山面水”布局
(3)有良好植被 (4)一个公共的游息场所
11、三大内苑: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
12、艮岳造园成就:园林掇山构思独特,精心经营
园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它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泉、沼、溪、涧、瀑、潭等。
动植物珍奇丰富,且成为景题对象,使皇家园林平添诗情画意
园林建筑几乎包罗了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建筑的布局绝大部分均从造景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其“点景”“引景”“观景”的作用。
假托道教风格,创设多样意境。
13、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地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林,称为写意山水园。
14、风格特征:简远、疏朗、雅致、天然
15、瘦西湖的造园特点
瘦西湖共有二十四景,大部分是一园一景,也有一园多景或一景多园。沿湖各园选址和建造都各具特色,形成小院相套、层层相属的园林群,而水系串联诸园,起到一条纽带的作用。各园之间互为对景,互相因借,突破了自身在空间上的局限,延伸和扩大了视野的广度和纵深度,构成了一个以瘦西湖为共同空间、景外有景,园中有园的艺术境界,在布局上呈现出融为一体的效果。
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佛,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
亭台楼榭,错落有致。人文景观,独具风韵。其两个有代表性的主体建筑——五亭桥和白塔。
文化名人题刻名言佳句,浓墨重彩增添了瘦西湖的妩媚和魅力。
瘦西湖造园的成就突出表现在“妙造”自然得体,山水经营匠心独运,景观序列连续紧凑,似一轴水墨山水长卷,充满清秀婉丽的气质。
西湖
西湖园林组景特点分析
长桥和西泠桥是三段之间衔接转折的重要环节,西湖北岸宝石山顶的保俶塔则是湖山整体的构景中心,起到了总绾全局的作用。
环湖小园林的分布是以西湖为中心,南、北两山为环卫,随地形及景色之变化,采取分段聚集的方式布置的。园林借广阔湖山为背景,或依山,或滨湖,起伏疏密,配合得宜,天然人工浑为一体,充分发挥了诸园的点景作用,扩展了观景效果。
西湖的山水通体既有自然景观之美,又渗透着以建筑为主的人文景观,无异于一座由许多小园林集锦而成的特大型天然山水园。
16、山水宫苑的概念是:全景式表现山水,植物和建筑之胜的园林
17、辋川别业园林特色:
辋川别业营建在具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
因植物和山川泉石所形成的景物题名,使山貌水态林姿的美更加集中地突出地表现出来,
仅在可歇处、可观处、可借景处,因地制宜的筑宇屋亭馆,创作成既富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的自然园林。
18、华清池的造园特点:充分利用地势,前宫后苑布局充分运用自然资源,温泉。建筑物与地形紧密结合。山麓、山腰、山顶各划区域在天然植被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人工绿化种植
19、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
雅致、含蓄 文气、秀美 淡雅、朦胧 精巧、细致
20、江南私家园林、北方私家园林、岭南私家园林的特点及比较
江南私家园林
A、山石:以太湖石和黄石为主进行空间审美布置,手法多样,技艺超群。
B、植物:以落叶树为主,构成四季不同的景色,种植花木,讲究画意经营,注重保护古树名木。
C、建筑:建筑个体形象玲珑轻盈,有柔媚气质。内外空间通透,建筑与山石围合成多样变化的空间。
D、多用静观组景、动观组景及对景、框景、透景等手法。
北方私家园林
A、山石:叠山用石以青石和北太湖石为主,堆叠技法浑厚。
B、植物:植物栽培受气候影响,冬天叶落,水面结冰,有萧索寒林之感。
C、建筑:北方建筑形式封闭、厚重,园林建筑亦别具刚健之美。
D、园林布局注重仪典性的表现,规划上轴线、对景线使用较多,园林有浑厚凝重的气度。
岭南私家园林
A、山石:叠山常用英石“塑石”,山体如水云流畅,沿海一带也用石蛋和珊瑚礁石叠山。
B、植物:观赏植物种类繁多,四季常青。
C、水体:叠山与水体结合成水局,尺度亲切。少数水池为方整几何形式。
D、建筑:建筑较通透开敞,体量偏大,以装修、壁塑、细木雕工见长。E、岭南园林以宅园为主,多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园林深邃幽奥有余 而开朗之感不足。
21、四大名石:冠云峰、吴中瑞云峰、豫园玉玲珑、邹云峰
22、第一个城市公共园林:曲江池
23、日本园林的主要特点
(1)运用想象造园
(2)善于做小空间的文章,在大的方面较欠缺
(3)整体的融合
(4)精简的材料,简雅的构图,清新的格调和氛围
(5)注重精细设计
(6)意境深远的禅宗思想
24、勒诺特式园林的特色:采用建筑的主体左右对称式布局,以一条贯通园林的大道贯穿全园,两旁是勾画华丽的刺绣花坛,水池与雕塑交错,空间开阔。
25、邺城三台: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
26、西苑造园特点:(1)继承了汉代‘一池三山’的形式2、这是从秦汉建筑宫苑转变为山水宫苑的一个转折点,开北宋山水宫苑-----艮苑之先河3、在园林空间占据大量比例到作为写意和点缀的副景功能上------其画龙点睛的作用。
27、东苑—大明宫、南苑----兴庆宫、西苑----太极宫
28、良岳:这种全景式的表现山水、植物、和建筑之胜的园林成为山水宫苑。
29、十大园林:苏州(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扬州(个园),无锡(寄畅园),上海(豫园),北京(恭王府花园),佛山(梁园)
30、苏州园林的特点:雅致、含蓄;文气、秀美;淡雅、朦胧;精巧、细致。
造景手法运用:借景、对景、框景、漏景、衬景、障景
31、江南私家园林特点-----明秀典雅;北方私家园林特点----稳重雄伟;岭南特点—畅郎轻盈
32、四大名著:《园治》 《长物治》 《一家言》 《梦溪笔谈》
33、造园名家:计成、戈玉良、张然/张涟、陆叠山、石涛
34、私家园林特点:(1)、多功能的巧妙组合(2)、小中见大的造园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