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元日教案幼儿园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20:04
文档

元日教案幼儿园

元日教案幼儿园【篇一:《元日》教案】《元日》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文中插图,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感受过年的热闹喜悦的气氛。2.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屠苏”、“旧符”等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3.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描写的情景细致地写下来。4.教给学生“知读音、明诗意、悟诗情”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二、教学重、难点:1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
推荐度:
导读元日教案幼儿园【篇一:《元日》教案】《元日》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文中插图,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感受过年的热闹喜悦的气氛。2.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屠苏”、“旧符”等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3.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描写的情景细致地写下来。4.教给学生“知读音、明诗意、悟诗情”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二、教学重、难点:1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
元日教案幼儿园

【篇一:《元 日》教案】

  《元 日》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文中插图,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感受过年的热闹喜悦的气氛。

 2.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屠苏”、 “旧符”等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3.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描写的情景细致地写下来。

 4.教给学生“知读音、明诗意、悟诗情”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1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描写的情景细致地写下来。

 2.教给学生“知读音、明诗意、悟诗情”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三、教与学的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预设: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 屠 童 换 符

 3.学生读生字。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感悟—解诗意、悟诗情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

 指导“屠苏”,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苏”的含义:屠苏:古代一种酒名。师问:如果把这里的“屠苏”理解为屠苏酒,这句话能说得通吗?谁来试着说说看。(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有疑问吗?师告知:老师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师出示:屠苏:①草名(阔叶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屠苏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查于网络)(这段教学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学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且查到的义项要根据具体的句子来选择;二是向学生暗示,从《新华字典》到《现代汉语词典》,再到《辞海》、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

 “曈曈日”:出示图片引导理解。

 “桃符”:讲故事,理解词义。

 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读诗文,解诗意”。

 环节三、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体会“热闹,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

4.播放课件,古代过年的镜头,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快乐。

 5.通过朗读表现这种快乐,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诗文。

 (五)回顾学法,总结全文

 1.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2.总结全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拓展延伸

 王安石不仅是诗人,更是政治家,课下查阅资料,研究一下王安石写作本诗深层意思。

  板书设计: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篇二: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春节是农历岁首,故称“元日”。元日就是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是涉及春节期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温情并茂,立意清新,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融,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兴趣、学习障碍、学习难度等。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学,学习古诗,提出疑问,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人是怎样通过燃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新春联来描绘出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情景。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表达人们对生活  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4.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学提出疑问,通过各种方式的以读悟情。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感受诗人王安石热爱生活的情感。

 [设计思路]

 1.为了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我在设计时注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我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验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2.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我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学是为了不学”,本课在设计时体现学法的指导和归纳,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明白方法

 1师:同学们,我们都喜欢过春节,谁来说说过春节时我们会做些什么?(音乐伴奏)

 2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描写宋朝老百姓过春节的古诗。出示诗文——元日

 师:你们知道学古诗要怎么学吗?师适时引导,总结学诗的方法。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从学生身边的春节谈起,引入课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又为学习本课作铺垫,让学生在热闹的春节氛围中学习课文,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古诗学法的指导在这里简单让学生知道,可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有个方向,也为他们学诗作准备。

 二、熟读古诗,读出诗味

 2 “元”有三种意思,“元日”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的三种意思,(出示课件)①为首②开始的,第一③主要,根本  学生选择,说说元日指哪一天?(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也叫春节)

 师:要知道一个字的意思,我们可以请教字典这位老师,根据字的语言环境选择正确的答案,这是学习生字的一种好办法。再读课题。

 3师:谁来介绍王安石?(出示课件)———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王安石变法。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查电脑、查资料等)师:你们学习的方法真多啊!

 4师:宋朝的老百姓是怎样过春节的?请同学们找开课文117页,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把句子读准确,读流利,同桌要认真听,提出意见,一起学习。

 5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能读给我们听一听呢?指名学生读诗,师相机评价。`

 6指导生字“爆”的书写。“爆竹”指的就是鞭炮,鞭炮用火点燃,是火字旁,点燃后火花四溅,因此“爆”的右下角的四点分别在不同方向,学生跟着课件书空。

 师:联系字的意思来帮忙记住字形,这是记生字的一种好办法。 7全班齐读这首诗,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8师:古诗有古诗的味道,在读古诗时,我们不仅要读得准确流利,还要读出诗的节奏来。指名生读诗,(你真会读古诗。这首诗还可以这么读(课件范读),老师还想这样读。(相机范读)

8学生各种形式读。

 师:同学们,听你们读得既准确流利,又有节奏,真是一种享受啊!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中有三处在教学中渗透着学法的指导,水到渠成,意在培养学生今后学文的能力。先是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在此基础上,强调个性化的有节奏有诗意的朗读,体现朗读的层次性。学生在自己反复揣摩的个性化朗读中逐渐再现诗中的画面,从而轻松完成下一环节的学习。

 三、质疑品诗,体会情感

 过渡:刚才我们通过一遍遍的读诗,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拿出笔,在书上划一划,写一写,然后小组讨论,互相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2学生倡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提出疑问,集体释疑,师相机 指导。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 板书:燃放爆竹

 “爆竹”指的就是放鞭炮。“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拓展:能说说放鞭炮的情景吗?(指名学生联系生活画面回答,师相机引导)

 是啊,在欢闹的鞭炮声中,我们又过了一年,长了一岁,伴着喜庆的鞭炮声,谁来读读第一句诗?(读得真有味道啊!)

 全班齐读。(课件出示鞭炮声)

  ②春风送暖入屠苏板书:喝屠苏酒

 师简介屠苏酒——屠苏指屠苏酒,这是一种用屠苏草浸泡的药酒,在古代,每到大年初一,全家都要喝屠苏酒,据说可以驱鬼辟邪,让人一年都平安健康。人们喝下屠苏酒,就叫——入屠苏,课件出示屠苏酒。

 师:宋朝的老百姓过春节时喝的是屠苏酒,你们家人在过春节时有喝酒吗?不管喝的是什么酒,全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吃团圆饭,有说有笑,就是开心!拓展:春节的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真热闹!(引导说出吃什么、做什么、说什么)这些画面真是暖人心啊!

 谁能读好第二句诗?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的心也暖洋洋的)全班齐读。

  ③千门万户曈曈日

 “千门万户”就是千家万户。

 师:你猜猜,“曈”应该跟什么有关?引导观察“曈”的部首从而理解“曈”的意思。

 师: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字形来认识生字的意思,这也是学习生

字的一种方法。

 师:新年的太阳高高升起,给千家万户带来光明、温暖和希望,那这句诗该怎么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④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就是春联,用“新桃符”来换“旧桃符”就是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

 (出示文中的两对春联),师: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应该从右往左读,竖联读完了,再读横批。老师今天带来了两对春联,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把音读正确。

 春联寄托着老百姓对新年的祝愿,除夕夜,——一夜连双岁, 三更分二年,家家户户辞旧迎新;希望我们的祖国——莺歌燕舞春无限;希望我们老百姓——雨顺风调岁有余,大家一起——欢度春节。

 千门万户用新春联换下旧春联,(板书:新——旧)红红火火过新春!一起读好第四句诗。

  3人们告别了旧春联,换上了新春联,看到这,你有什么话想说吗?诗人仅仅是把旧春联换成新春联吗?他还想告别——迎接——

 诗人王安石用新和旧的交换让我们看到希望、看到美好的未来,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因为他热爱生活,才能描绘出——根据板书总结:宋朝的老百姓们在过春节时燃放爆竹、喝屠苏酒、新旧春联更换这一个个热闹、欢喜、充满光明和希望的的画面。

 4:师:让我们齐读《红日》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我在设计时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地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自悟自得,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从诗中有所感悟,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在此基础上熟读课文。

 四、联系生活,诵吟《元日》

 1、师:我们的春节也是热热闹闹、开开心心,请大家欣赏一组画面。

 2、师:多么让人向往的春节啊!谁愿意背一背《元日》?(在乐曲中根据时间多形式背诗)

 3、师:古诗不仅可以背诵,还能编写成歌唱一唱呢!出示课件,学生跟着哼唱。

 [设计意图]

 在春节喜庆画面的欣赏中,本节课走向高潮,学生在欢闹的音乐和场景中感受春节的热闹,感悟《元日》中描写的老百姓欢乐祥和的过节氛围,进而诵读、吟唱《元日》。

五、布置作业,拓展积累

 诵读《元日》,积累春联。

 [设计意图]

 “春联的积累”意在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延伸,把语文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板书:

 元日

  燃 放 爆 竹

  喝 屠 苏 酒

  新  ——旧

【篇三:元日 教学设计 (详案)】

 元日

 二小南校  范胜男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屠苏”“曈曈日”“桃符”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古诗的大意。

 4、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过年的快乐、热闹和喜庆,体会诗人在除旧迎新是的无比喜悦的心情。

 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了解屠苏、桃符、曈曈日的意思,感受过年的快乐与喜庆。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一提到饺子、新衣服、压岁钱你会想到什么?(春节),能说说去年你家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吗? (放鞭炮、吃年夜饭喝洒、贴对联)

 2、你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每年的正月初一就是春节?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是开始的意思,那谁知道“元日”是什么意思?(一年的第一天)。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首吟咏农历春节的七言绝句,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96页,认真听老师读古诗,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要读准字音和停顿。

 3、同学们读的很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诗。

 4、古诗有古诗的味道,在读古诗时,我们不仅要读得准确流利,还要读出诗的节奏来。出示断句符号,再指名1-2名同学读诗。

 三、随文识字、理解古诗

 同学们读的真不错,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文,看一看宋朝人是如何过春节的。(一)

 1、出示“爆竹”:你知道什么是爆竹吗?爆竹就是鞭炮,出示爆竹图片,寓意竹报平安。  学习”爆“: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加一加、组词、形声字)为什么是火字旁呢?(师总结:爆竹用火点燃,点燃后火花四溅)

2、过年了,我们的年龄有什么变化呢?(长大一岁)一岁就是一年的意思, 在欢闹的鞭炮声中,旧的一年过去了,第一行中哪个字有“过去”的意思?

 学习“除”,怎么记?(翘舌音、加一加、换偏旁)

 出示农民除草图:图中农民伯伯在干什么?(除草)

 这里的除是什么意思?(去掉)

 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除”字?(除法)

 3、在“除”中拆出来一个生字“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去偏旁、加一加、猜谜语)

 每一年我们都希望有很多的食物吃不完,有很多的金钱花不完,所以过年的时候我们会祝福别人“年年有余”,(出示词卡,齐读)猜一猜这里的“余”是什么意思呢?(剩下)

 4、播放鞭炮声:伴着喜庆的鞭炮声,人们会是怎样的心情?(开心、欢快)  谁来试着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第一行?(指名读,点评,齐读)

 (二)

 1、过年后冬天就要过去了,马上迎来的是什么季节?(春季)

 出示“春风送暖”:猜一猜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春风送来了温暖) 你还知道哪些与“春”有关的成语或词语吗?(回答后大屏幕出示词语和成语,生开火车领读)

 2、过年这么开心,人们吃饭的时候可以怎么庆祝一下呢?(喝酒)

 出示屠苏:在古代春节时人们喝的酒是一种用屠苏草泡的酒,叫屠苏酒,

 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学习“屠”(加一加、猜谜语、理解字义:宰杀、)

 3、春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喝屠苏酒,既热闹又喜庆,谁能读好第二行诗?(指名读)

 出示前两行诗句:我们一起读读这两行诗,再一次感受一下春节家家户户放鞭炮、喝屠苏酒的热闹气氛吧!

 (三)

 1、文中哪个成语表示家家户户的含义呢?(千门万户)也可以说千家万户。你还能说出带有千?万?的成语吗?(开火车领读,积累成语)

 2、出示第三行诗句:谁能根据字形,猜一猜“曈”字的意思和什么有关?(太阳) 出示日出图片,曈曈指的是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字形来认识生字的意思,这也是学习生字的一种方法。

 3、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初升的红日照到了千家万户,给每家每户带来了光明、温暖和希望,那么这句诗该怎么读呢?(指导朗读)

 (四)

 1、出示贴春联图片:观察图片中的人在干什么?(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读的时候应该先读右边再读左边,竖联读完了,再读横批。你会读春联上的内容吗?(同桌互读)

 2、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挑选漂亮的春联贴在门上,除旧迎新,同时也表达对新一年寄予的美好愿望。在古时候也是一样,只不过人们在门上挂着的是用来辟邪的两块桃木板,出示图片,这就是桃符,我们如今贴春联的习俗就是由古代挂桃符演变而成的。

 学习“符”。(加一加、形声字、组词)为什么是竹字头呢?(生猜想) 出示古代符节图片:古代的符节都是用竹子做的,后来慢慢演变成用玉或铜制作,兵符是古代调兵遣将用的凭证,大家看这是一只什么动物?(虎)所以兵符又叫做“虎符”。跟老师读一读这些词。

 3、从“符”中也能拆分出一个字,学习“付”。这个字可以怎么记呢? 出示图片,付是会意字,像人用手把一件东西递交给另外一个人,组词交付、付钱。

 4、每一年人们都要告别旧桃符,换上新桃符,学习“换”。(字音、加一加、形声字、组词)同学们组的词真多,你们知道“换”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思吗?

 出示“换”字的不同含义:在字典中,“换”字有三种解释,找学生读一读,给下列词语中的“换”字找到一个准确的意思。

 (换衣服、交换、换车、换钱、换牙)同学们掌握的真不错!

 5、出示最后一行古诗:你能在这行诗中找到一对反义词吗?(新-旧)

 学习“新”(组词、形声字)“新”字的部首是什么?斤字旁和斧头有关,“新”字本意是用斧子砍木头,现在多指与“旧”相对的含义。

 学习“旧”:(加一加、组词)它的部首是什么呢?

 你能说出一个含有这对反义词的成语吗?(除旧迎新) 6、出示插图:同学们,看一看这些图,你能不能说出宋朝人过春节时都做些什么呢?放爆竹、喝屠苏酒、迎接太阳、挂桃符

从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了春节的热闹、开心、喜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四、游戏巩固生字

 同学们这节课的生字学会了吗?开火车组词领读。(爆竹声中巩固生字) 除了本节课所学的词语,你还能想到哪些与过年有关的词语吗? 出示词语:开火车领读

 五、指导书写“余”

 1、谁来说一说这个字应该怎么写才能写好?

 2、教师虚宫格内示范指导书写。

 3、学生写、展示、评价。

文档

元日教案幼儿园

元日教案幼儿园【篇一:《元日》教案】《元日》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文中插图,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感受过年的热闹喜悦的气氛。2.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屠苏”、“旧符”等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3.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描写的情景细致地写下来。4.教给学生“知读音、明诗意、悟诗情”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二、教学重、难点:1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