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仅在冬施时进行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测量和记录,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严格意义上讲,凡在施工中如果混凝土入模温度可能达到要求者,均必须设有温度测量记录程序。根据《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92)第4.3.6条:“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时的温度最高不宜超过35℃最低不宜低于5℃”。也就是说凡有可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场合均需有环境温度及入模温度测量程序。
三、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有时,为了抢工期是无法安排在夜间进行的,那么降低此时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控制非常关键。通常我们会采用对拌制混凝土的材料进行降温等措施给混凝土降温,有时也采用相关的外加剂来进行调剂。
四、可见,环境温度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实际上新拌制的混凝土的温度也可以根据公式来进行计算的,计算的数值也可以做过温度控制的一个参数。
五、施工规范要求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入模温度最低不能低于5摄氏度
六、既然是‘入模温度’,当然是在工地现场混凝土灌入模板时测定了。另外,这时测定的温度才有意义,是混凝土结构温控和裂缝控制的重要参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