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应急事故处理原则依靠科学,结合实际,立足现场,强化措施,反应迅速,正确处置。
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乙醇蒸汽与空气混合能引起爆炸,爆炸极限浓度3.5-18.0%。车间酒精存储量大于4吨,大于国家重大危险源所规定的生产区酒精存储临界值(2吨),属重大危险源。如果贮存、使用、现场操作不当,极易引起酒精泄漏、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
3.组织体系及相关机构职责(详见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3.1现场指挥组组长:电话:手机:成员:3.1.1判断是否或已经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现场指挥组宣布启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现场统一指挥生产单位紧急行动组及公司应急协作组的救援工作。
3.1.2在安全的地方,尝试对危险设施进行直接操作,对应急救援过程中出现的恶化情况,应迅速判断可能引发其它事故的因素,提出应急处理方案并迅速组织实施,并向应急总指挥报告。
3.1.3继续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
3.1.4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与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合,指挥危险源现场人员撤离。
3.1.5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并恢复受事故影响的现场工作秩序,并随时向应急总指挥汇报应急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
3.2紧急行动组
3.2.1紧急处理组:组长:组员:职责:处理事故的一般原则是对人员、设备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以接近正常停机的操作步骤予以处理。在大多数的事故状态下,需要采取两步措施。第一步是事故初期较小,第一目击者应立即采取应急手段,控制事故的进一步发展,阻止事态扩大,做到先消除后报警,并采取必要的步骤保护现场人员、设备及设施的安全,消除事故的各种隐患;第二步是事故进一步扩大,第一目击者难以消除事故,应采取最快方式用电话或向相邻车间人员呼叫报警。发生事故后负责及时切断设备总电源(车间根据现场情况断电),以防在救援过程中发生电击或电伤事故。切断总电源及断电后到车间检查确认,完成后向现场指挥组汇报断电情况。
3.2.2通讯联络组:组长:组员:职责:负责通知相关部门人员,并引导相关应急组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3.2.3医疗救护组:组长:组员:职责:在做好自身保护的基础上,负责对救援过程中伤员的救护和配合医务人员抢救工作,并把伤员送至安全地带抢救,必要时迅速送往公司医务室或医院,并协助医护人员做好对伤员的救护工作。
3.2.4疏散引导组:组长:组员:职责:负责事故现场所有员工的安全撤离和车间内全面检查,以防车间内还留下未及时逃离的员工,指挥人员疏散。
3.2.5现场警戒组:组长:(手机:)组员:职责:控制各出口,无关人员只许出不许进,并配合公司疏散警戒组的工作,火灾扑灭后,保护现场。
3.2.6善后处理组:组长:电话:手机:组员:职责:应急救援结束后,对现场检查确认,并清理现场;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看护,如发现有异常迹象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统计事故损失,协助安全科进行事故调查。
3.3公司应急协作组(详见综合应急预案3.2.5)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操作人员现场巡回检查。
4.1.2管理人员通过日常检查和月度安全大检查对各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