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方案
一、目的及行动效果说明:
1、按照《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关于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等系列文件精神的要求,编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2、满足《关于进一步加快推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通知》(水发安函字〔2017〕26号)关于对两个体系建设的进度及质量要求。
二、具体实施方案:
(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1、组织机构
乙方成立咨询服务工作组,甲方相应成立由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成立具体实施工作小组。
2、安全管理现状调查和分析:
工作组对公司的现有生产设施、工艺流程、人员状况和文件进行调查和评价、分析,收集整理现有的危险源管理和隐患管理的技术文件与基础资料,现行的危险源和隐患排查管理模式。
3、两个体系有关知识培训
重点针对有关操作性要求实施,参加人员应包括分公司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确保参加培训人员掌握相关两体系的建立实施操作要求,并有能力领导本单位两体系工作的开展。
4、风险点的识别和危险源辨识
(1)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确定相应的风险点、风险评价、隐患排查的方式、隐患排查方法及必要的分类标准、相关表格等。
(2)组织实施危险源辨识,要确保全员参与,有关的危险源信息逐级上报,总部进行汇总确认。危险源信息可能需经多次审核后,方能完成。
(3)对确认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点、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5、控制措施的确定
6、对识别的风险点和危险源进行逐项明确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应急措施等。根据安全实际情况搜集和梳理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规程等。
7、分级管控
(1)明确管控分级,对确定的风险点、危险源进行根据级别进行管控责任分级,明确各层级管控职责。
(2)根据制定的措施,对风险点及危险源进行逐项梳理,实施未完善的措施,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完善个体防护措施,制定必要的应急措施。
(3)管控措施的落实,运行建立的制度,完善现场风险管控措施,进行风险点现场公示,各岗位进行风险信息的培训学习,使各岗位掌握相关风险信息及管控要求。
(二)隐患排查体系的建立
1、根据风险点、危险源等信息,建立各管理层级隐患排查清单,包括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两隐患排查清单。
2、各管理层级按策划的要求实施隐患排查,形成隐患清单。
3、各管理层级实施隐患分级治理。
(三)工作成果
1、完成《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管理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管理制度》的编制,形成相应的工作流程、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
2、形成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的成果。
(四)培训与指导
整体服源辨识风险评价、隐患排查治理知识进行培训,力争使有关安全管理人员通过两个体务期间,择机进行危险系建设及多体系整合过程中,在管理知识、安全意识等方面有较大提高。
三、有关要求:
公司须提供充分的人力、物力支持,对原有的各种管理成果全面搜集和提供给服务老师,便于充分考虑甲方现在的工作实际,并进行相应的完善。按策划的要求实施必要的现场问题整改和控制措施的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