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考点:
1.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知道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知道做功的必备因素。
2.理解机械效率,实验研究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会计算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3.知道功率的概念,会利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解释有关现象。
4.实验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5.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及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情境导学: 考点一:功
例:(2011•柳州)下列过程,哪个情况小明对桶做了功( )
A.小明提着桶站立不动 B.小明提着桶水平移动
C.小明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 D.小明提着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
训练反馈:链接中考
1.(2012•泉州)下列几种现象中,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A、物体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升高 B、静止的小车在拉力作用下运动起来
C、汽车在刹车阻力的作用下速度降低 D、人用力搬石头,石头不动
2.(2012•北京市)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
距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 D.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情境导学: 考点二:功的大小
例:1、(2012•江苏南通)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进行手抛鸡蛋表演,由图可估算出鸡蛋从最高点落到手中的过程中.鸡蛋重力做的功最接近于( )A.O.02J B. 0.2J C. 2J D.20J
训练反馈:链接中考
1、(2012•济宁)一位同学沿教学楼的楼梯从一楼匀速上到三楼,该同学上楼做的功最接近( ) A.30000J B.3000J C.300J D.30J
2、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功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大小关系说法正确是( )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1=W2<W
情境导学:考点三:机械效率
例:(2012•广东广州)如图的剪刀剪纸机械效率为80% ,这表示( )
A. 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1N,则阻力是0.8N
B. 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1N,则动力是0.8N
C. 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2J 的功用于剪纸
D. 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8J 的功用于剪纸
训练反馈:链接中考
1、(2012•安徽省)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力F沿斜面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关于斜面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2、如右上图所示,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在物体匀速上升过程中( )
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 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 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3、(2012南宁)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提升物体可以 _________ 省力
(选填“省力”或“费力”).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将重为5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m,上升的高度为0.2m.已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则拉力大小为___________ 2
N.若该斜面越陡,其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高
(选填“高”或“低”).
4、(2012沈阳)在影响机械效率的许多因素中,摩擦是一个重要因素。小丽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相结合,进一步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14所示。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中的空白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________。
②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沿斜面向上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
③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及上升的高度h。
④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入表3中。
⑤保持斜面的________定,将棉布铺在木板上,重复上述步骤。
| 斜面表面状况 | 木块重力G/N | 斜面高度h/m | 沿斜面的拉力F/N | 斜面长 s/m | 有用功 W有/J | 总功 W总/J | 机械效率/(%) |
| 木板 | 2.1 | 0.4 | 1.6 | 0.8 | 0.84 | 1.28 | 65.6 |
| 棉布 | 2.1 | 0.4 | 2 | 0.8 | 0.84 | 1.6 |
(3)计算斜面表面为棉布时的机械效率:________%。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2东营)以前,我国北方经常用辘轳将水从井里提上来,如下图所示。辘轳的本质是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已知吊桶的质量是2kg,容积是8×10-3 m3;井中水面到地面的高度为5 m,水的密度是1.0×103 kg / m3。不计摩擦及绳和摇柄质量。取g=10N/ kg。
(1)当人通过辘轳用20s的时间,将装满水的吊桶从水面匀速提升到地面时,人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人所做有用功的功率是多大?该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当人通过辘轳将装半桶水(体积为4×10-3 m3)的吊桶匀速提升到地面时,该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提出改进吊桶的办法,以提高该机械的机械效率。
情境导学:考点四:功率
例:中考体育测试跳绳的项目中,某同学在1min内跳了180次,每次跳高度大约为5cm.他时功率大约为 ( )
A.1000 W B.100 W C.10 W D.1W
训练反馈:链接中考
1、(2012•湖北十堰)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像如图4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他们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 A. 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B. F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 C. F甲做功的功率小于F乙做功的功率 D. 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3、(2012玉林)如右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己知AB>AC,如果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W1 W2,P1 P2 4、(2012•湖北武汉)航模小组的某位同学在操场上利用如图所示的电动遥控飞机进行训练,他操作遥控器,使重为3N的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飞机先后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然后悬停在距离地面10m的高度处。飞机竖直上升的总时间为12s匀速上升阶段的速度为1m/s。假设飞机在空中的受力情况可以简化为仅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升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离开地面的过程中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B、在上升的阶段受到的升力大于重力 C、在上升阶段飞机的功率为2.5W D、在悬停阶段飞机升力的功率为3W 5、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发动机的牵引力为2000N,速度为108 km/h。 (1)求小汽车时受到阻力大小. (2)求10min内所做功. (3)若发动机的牵引力用F表示,小汽车的速度用v表示,请推导出牵引力的功率P=Fv. 情境导学:考点五:动能和势能 例:(2012•湖北武汉)如图所示,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关于该洒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械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机械能变小,重力势能、动能变小 C、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 D、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 训练反馈:链接中考 1、(2011•永州)人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快,下列关于这一运动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与车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人与车的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人与车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人与车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2、(2012常州)把上紧发条的玩具车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玩具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跑动,此过程中玩具车能量的变化情况是( ) A.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弹性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C.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D.弹性势能增大,动能减小 3.(2012包头)图2所示是一个左右对称的凹形槽,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若小球由A点到B点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用W表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的增加量之差等于W B.小球能够从A点运动到D点 C.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4、(2012•湖南娄底)玩“过山车”是一项非常惊险刺激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过山车时而从轨道的最低点D上升到最高点A,时而从最高点A飞驰而下。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若不计能量损失,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机械能小于B点机械能 B.D点动能最大,A点势能最大 C.D点动能最大,A点机械能最大 D.A点势能最大,机械能最大 5、(2012年桂林)如图5所示,小华把悬挂的铁锁拉近并紧贴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保持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锁不断地来回摆动,是因为动能不断增加 B.锁向下摆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锁摆到最低点后会继续上升,是因为受重力作用 D.锁摆动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所以摆回来时会碰到鼻子 6、如图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装置: 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上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碰到同一水平位置相同木块上 (1)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 的关系。 (2)该实验物体的动能中所指的“物体”是 (选填“小车”或“木块”)。 (3)该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将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理由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