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对幼儿消极情绪的有效管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4 05:27:02
文档

浅谈对幼儿消极情绪的有效管理

浅谈对幼儿消极情绪的有效管理作者:***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21期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人的情绪复杂多样,很难有准确的分类。《礼记》中把人的情绪称为“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近代西方学者认为人的基本情绪分四类:喜、怒、哀、惧。        情绪无好坏之分,由情绪引发的行为或行为的后果却有好坏之分,一般我们根据情绪所引发的行为或行为的结果,将情
推荐度:
导读浅谈对幼儿消极情绪的有效管理作者:***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21期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人的情绪复杂多样,很难有准确的分类。《礼记》中把人的情绪称为“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近代西方学者认为人的基本情绪分四类:喜、怒、哀、惧。        情绪无好坏之分,由情绪引发的行为或行为的后果却有好坏之分,一般我们根据情绪所引发的行为或行为的结果,将情
浅谈对幼儿消极情绪的有效管理

作者:***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21期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人的情绪复杂多样,很难有准确的分类。《礼记》中把人的情绪称为“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近代西方学者认为人的基本情绪分四类:喜、怒、哀、惧。

        情绪无好坏之分,由情绪引发的行为或行为的后果却有好坏之分,一般我们根据情绪所引发的行为或行为的结果,将情绪划分为两大类: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情绪像病毒,照到那里哪里遭殃。

        一、愤怒这种消极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愤怒,是消极情绪的一种,是个体在极度不满下的情绪激动。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引起愤怒的原因有很多,如个体行为受到集体规则的约束而不满导致愤怒;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因为玩具而发生争抢行为而愤怒;身体的不适也可能导致孩子愤怒情绪的发生等等。作为幼儿园老师来说,如何预防孩子愤怒情绪的产生?

        二、如何预防孩子愤怒情绪的产生

        孩子的愤怒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的情绪,愤怒让人感到压抑、困惑和疲惫,是无法避免的,不管是哪种原因的愤怒,教师都需要及时体察孩子的情绪,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孩子的愤怒情绪,往往会给孩子留下许多后遗症。轻者,孩子会把愤怒情绪积压在心中,从而变得叛逆,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对处于愤怒情绪的孩子不闻不问,漠视这种情况发生,孩子随意无度地发泄愤怒,这样就会培养出一个随意滥发脾气的孩子来。作为教师在理解并接受孩子的愤怒情绪的时候,不妨通过积极有效的方法,协助教会孩子用积极的方法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这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师化解孩子愤怒情绪的有效方法

        1.了解情况,以同理心回应孩子

        当发现孩子生气的时候,教师首先要问清楚原因。有时候,孩子愤怒仅仅是觉得委屈和不满,如果教师能够及时体察孩子的这种心情,并用同理心表示理解,孩子的怒气立刻能够消掉一半。如果孩子因为恐惧、不公平等原因引起愤怒,教师需要帮助孩子整理一下情绪,让孩子的愤怒平息下来。比如,教师可以说:“你是不是觉得这样对你来说是不公平的?我也觉得如此!”“我知道你受到了伤害,我们一起想办法来解决这件事情吧!”在给孩子提出忠告时要走近他,看着孩子的眼睛或摸摸他的肩膀,清楚、明确地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和爱抚的动作缓解孩子的愤怒情绪。

        有时孩子表达不清,需要教师的提示来回忆自己生气的理由,如“你是不是不舒服?”或“是不是和小朋友吵架了?”问明情况后,教师对孩子给出的合理理由应表示理解和尊重,如“我知道你受到了伤害,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好不好?”但应该拒绝那些任何人都无法相信的借口。先让孩子离开令他生气的环境,并与孩子进行平和冷静的交谈,这样能防止孩子愤怒情绪的继续累积和扩散,还能帮他保全“面子”。

        2.露出笑脸,用拥抱缓解孩子的愤怒

        温和的笑脸往往能使孩子的盛怒降温,减少敌对情绪。教师在了解孩子发怒的原因后,最好缓和一下气氛,给孩子一个轻松温和的笑脸,这样有利于随后进行冷静的讨论,使情况好转。

        这时候,教师再向孩子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这样就足以使孩子转怒为喜。走近正在生气的孩子,给他一个亲吻或拥抱,都可以起到镇静作用。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喜欢让大人和他一起玩,所以,如果孩子正在发脾气,要把玩具摔坏来发泄自己的愤怒,教师就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很喜欢这个玩具,从而阻止他的行为。当孩子被什么事情难住而烦恼时,教师及时走过去帮助他,用口头或身体语言对他进行鼓励,也可以避免他大发脾气。

        3.以身作则,恰当表达自己的愤怒

        教师还应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从你身上学会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愤怒。教师希望每个孩子上进、懂事,最好不犯错误。可是,孩子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猎奇心理强,总会不可避免地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有些教师对待孩子的错误不能心平气和,总要生气、动怒、呵斥,以为这样才能显示做教师的威严,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越难听的话越伤害他的自尊,越表示教师不喜欢他。孩子犯再大的错,教师在教育的时候也应该对事不对人,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督促孩子改正错误才是教育的根本。

        (二)教师应该协助孩子,使孩子学会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处理自己的情绪

        1.帮助孩子认识愤怒情绪

        家长用一些简单的游戏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比如讲述让孩子描述故事里的孩子在某个特定情境里是什么情绪状态。告诉孩子什么是愤怒,愤怒又有什么危害。

        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就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钉子的数量减少了。他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不再乱发脾气了。

        父亲又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又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父亲牵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孩子。但是你看看围栏上的那些洞,这些围栏将永远不能回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2.孩子愤怒时,暂时冷处理

        孩子发脾气时,教师切忌因此而大发脾气,使孩子更加急躁,这样不仅矛盾得不到解决,而且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脾气越发越大。切忌不要打骂孩子,这样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在孩子无理取闹时候,采取不予不理睬的态度,等脾气发过后再耐心的教育,循序渐进,慢慢帮助孩子改掉发脾气的坏习惯。在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最好留给他一个“反省时间”,让孩子在远离其他小朋友的地方安静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对日后的行为举动做出思考。教师要有原则性,不能因为孩子发脾气就放弃自己的正确想法,顺着孩子的意志来做,这样只会助长他任性的坏毛病。教师坚持原则,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懂得,教师坚持的事情不会因为自己而改变,发脾气是徒劳的。

        3.教会孩子要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

        就算是有合理原因的愤怒,也要建议孩子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孩子表达愤怒情绪时,教师虽然不可放任孩子的坏脾气,但也不要用惩罚的方法让孩子承担做错事的后果。英国作家瓦谢尔说过:“自然界没有奖赏和惩罚,只有因果报应。”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同样遵循这一原则。教师对待孩子,如果经常使用惩罚手段,效力就会越来越弱,这样你就不得不使惩罚措施升级,而孩子也会在从痛苦中学会了暴力。所以我们应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学习控制情绪,首先应尽量做到使孩子在合理范围内有充分表达情绪的权利,因为孩子能够充分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正是孩子心理发育基本健康的标志。但毕竟是孩子,他的情绪表达方式难免会有偏颇,有时会发生对己和他人都不利的情绪过激现象,例如孩子因发脾气与别的孩子争吵打架,可能伤着自己和对方,冲着长辈和老师发脾气则是不礼貌行为,或者脾气上来碰头捶胸、摔砸物品等都是不合情合理的。遇到这些情况时,教师首先要严厉制止,让孩子知道发泄情绪也应有一定的界限,自己发泄情绪不应损害别人的利益和损害物品。然后尽量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告诉他遇到问题时要讲道理,说原由,而不要动不动就乱闹、发脾气。

        允许他用语言大声讲出来,但不能用动作来泄愤,要绝对禁止孩子在发怒时打人或摔东西;应鼓励孩子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不是用委屈和抱怨的消极态度。如孩子告状说:“大航抢走了我的玩具。”你可以说:“去告诉他,玩具是你的,你想要回来,如果他不听,你会找父母帮忙。”当孩子被人欺负时,可以这样教孩子:“告诉那人,你不想被别人欺负,请他向你道歉,否则你就会找父母或者老师帮忙。”当孩子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可以这样教孩子:“告诉对方,这样做是不公平的,但是,你愿意暂时忍受不公平,希望下次不要再出现相似的情况。”

        4.协助孩子转移注意

        注意力转移法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中,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去从事其他活动的自我调节方法。孩子的情绪往往瞬息万变,将注意力适时地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可以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费尔德提出了一种控制情绪的有效方法,即“数颜色法”。其操作方法是,当你不满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感到怒不可遏,想要大发脾气时,如有可能的话,暂停手中的工作,找个没人的地方,不论是办公室、卧室或是洗手间都可以,做下面的练习:首先,环顾四周的景物,然后在心中自言自语:那是一面白色的墙壁;那是一张浅黄色的桌子;那是一把深色的椅子;那是一个绿色的文件柜……一直数到十二,大约数三十秒左右。如果你不能立即离开令你生气的现场,那么你也可以就地进行以上练习,这就是所谓的“数颜色法。”

        它是运用生理反应来控制情绪的一种方法。因为,一个人在发怒时,肾上腺素的分泌使得肌肉拉紧,血流速度加快,使生理上做好了“攻击”的准备。这时随着愤怒情绪的升高,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内心的感觉上,理智性思考能力因而减少,某些生理功能也暂时被削弱。通过运用“数颜色法”,强迫自己恢复灵敏的视觉功能,使大脑恢复理智性思考。因此,当你数完颜色时,心情就会冷静一些,这时再想想,怎么应付眼前的情况?经过这一短暂的缓冲,就能以理智的态度去对待。

        当孩子处于愤怒这种消极情绪中的时候,也不妨用数颜色的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建议他去做一些他喜欢做的事情来释放情绪,转移注意力。例如,出去散散步,做做体育运动,听听音乐,看看动画片,用双手挤压泥土、撕废纸,到户外或者是自己的房间大叫;拍打枕头或者扔球玩等。只要是能够让自己觉得轻松的,能够化解内心愤怒的合理方式都可以让孩子尝试一下。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情感丰富而脆弱、情绪多变而不稳定的幼儿,幼儿的世界并不是理性、客观的世界,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理解都是以情绪情感的体验为前提的,这完全有别于成人的理性世界,所以教师要深入学习,不断探索幼儿心理,才能有效化解孩子的愤怒情绪,将最美好的真情和友爱植入幼儿心灵世界的深处。

文档

浅谈对幼儿消极情绪的有效管理

浅谈对幼儿消极情绪的有效管理作者:***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21期        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人的情绪复杂多样,很难有准确的分类。《礼记》中把人的情绪称为“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近代西方学者认为人的基本情绪分四类:喜、怒、哀、惧。        情绪无好坏之分,由情绪引发的行为或行为的后果却有好坏之分,一般我们根据情绪所引发的行为或行为的结果,将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