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项目进入建筑施工阶段的第二年,也是一期建设最重要的一年。我们从图纸会审、施工单位进场管理到施工管理进行了详细认真准备和管理。由于各标段工期紧,加上雨季期频现,工期压力一直很大。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多,工作面也多,而且施工单位情况也比较复杂,进一步加大了工程管理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采取宏观管理与具体项目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先安全,重质量,保进度,对工程进行全方位动态的管理。对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了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将管理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今年我们协调各专业管理及各项施工活动,对施工环境和施工秩序进行管理,努力创造文明安全施工工地。
1、根据建筑总平面图、结合现场的地理位置及环境,考虑现场布置的合理性、可行性充分利用施工场地及空间,降低各工种作业活动相互干扰,审核确定了施工单位施工区域及生产、生活临时设施。工地整体平面管理,指定由监理单位总负责。交叉作业现场,由我部门和监理单位每天负责动态协调。
2、审核施工单位制定、监理公司审查上报的《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根据工程规模、技术复杂程度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管理。
3、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进出口处醒目位置设置现场公式牌和施工总平面图(五牌一图)。
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施工运输车辆装载建筑材料、垃圾、渣土等散碎物流料飞扬、晒漏、流溢。督促施工单位在车辆进口处完成车辆清洁。
5、加强卫生防疫注意环境卫生,利用安全及质量大检查的机会对施工单位工人居住条件、食堂、厕所饮食卫生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另外,根据季节气候,制定防暑降温、防寒防冻措施。
6、对施工现场的供电、供水、排水设施进行不定期的监督和管理。做到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为施工单位提供了基本施工条件。
7、坚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原则,对图纸范围以外的及设计变更无法核实工程量的增减核实签证。凡需要签证的零星工程,我们采取三方(管理公司,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现场测量,即时确定的方法,避免了过时难以复核的现象。
二、遵循“预防为主、动态管理、跟踪监控”的原则,实现工程质量为优良工程总目标。
在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我们根据现有的工程建设特点,做好不同阶段的质量控制。要求监理公司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思想,控制好事前、事中、事后三环节质量控制工作。
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主要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把施工准备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 我们完成了以下工作:
⑴、对新进场的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包括各个分包商的资质的审查。
⑵、会同监理公司审核材料加工单位、重型机械吊装单位的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⑶、复审监理公司审核的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⑷、检查完善以监理公司为主的质量保证体系。
⑸ 审查报批的四标段施工总体进度计划。
⑹、对施工中将要采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审核,核查鉴定书
⑺、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⑻、组织设计交底及会审会,做好设计技术交底,明确工程各个部分的质量要求。图纸是否完备,有无错漏空缺,各个设计文件之间有无矛盾之处,技术标准是否齐全等。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我们在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中,采取了控制施工过程的具体措施:
⑴、工序质量控制,检查每道工序的工程报验申请单、混凝土浇灌申请单、施工测量放线报验申请单及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等。
⑵、技术措施有交底。在每周的工地工程例会上,对各建筑物基础施工、混凝土柱的制作、钢结构的吊装安装焊接的技术措施都作详细交代。
⑶、设计变更有手续,我们建立了因工程设计变更的工作程序,如果工程中需要作设计变更的。报管理公司审核后,通知设计院进行设计变更。
⑷、质量处理有复查。在施工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督促监理公司及时拿出处理意见,报我们审查后,通知施工单位立即整改。
3、 严格执行合同中有关质量控制的内容,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处理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