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称:《花样接竹竿》
二、适合年龄:5-6岁
三、设计思路: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一些小学生在校园内玩起了纸牌,他们玩得可带劲了,有时候上课的铃声都没法让他们停下来,老师担心耽误孩子们的学习便将纸牌收缴放到办公室,可是孩子们却很不开心。我心想其实小小的纸牌上有数字、有不同的图案、花色,而且简便轻巧,还可以变着花样的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游戏化,其实我们可以好好引导孩子们来玩纸牌游戏,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孩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的学习品质。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材料。《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应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环境和活动材料,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于是我将老师收来的纸牌全部收集起来放入我班的益智区内,让孩子们自由摆弄纸牌,孩子们通过和纸牌的互动后便玩起了纸牌分分家、纸牌排排队、纸牌配对、纸牌比大小等游戏,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两个孩子并没有玩类似的游戏,他们将纸牌从桌子的一端整整齐齐的铺到另一端,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常玩的接竹竿纸牌游戏,所以生发出《花样接竹竿》这一游戏。
四、游戏目标
1.促进幼儿学习“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序的排列与组合和用纸牌操作加减运算,感知数学的乐趣。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及肌肉灵活性,为幼儿今后握笔书写奠定基础。
3.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锻炼反应能力、动手能力,体验和同伴游戏的快乐。
五、游戏材料
纸牌若干副(选出1-10这几个数字的所有纸牌),几张桌子或一块平整、宽敞、干净的地面。
六、游戏玩法
1.接龙(或架桥)
玩法:个人平均分一分牌,选定一人先出任意牌,第二个人接着出比上个牌点多1的牌点,若第二个人没有则下一个人接上,依此类推,牌先出完者为胜。
2.找相同
玩法:几个人平均分一分牌,所有玩家商量后决定谁出第一张牌,其余玩家按逆时针方向轮流出牌,其他牌依次按顺序排起来,排起来的牌如遇到有两张牌值相同的牌时,出这张牌的玩家就赢得这两张牌包括中间的所有牌,并将赢的牌插入手中牌的牌尾,不得变动顺序,最终赢得所有牌的玩家是获胜者。
游戏规则:每位玩家手中的牌需要扣在手中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出牌,不能挑着出。出牌时按逆时针方向轮流出牌,每人每次出一张。赢牌玩家可继续出牌,若连续赢牌就连续出牌,直至不赢为止。可以压牌,有时赢牌的玩家没有及时发现,下一位出牌的玩家可以出牌压上,上一赢牌的玩家就算没有赢,不能拾取所赢的牌。
3.凑凑乐
玩法:所有玩家首先先确定一个数字。几个人平均分一分牌,所有玩家商量决定谁出第一张牌,其余玩家按逆时针方向轮流出牌,其他牌依次按顺序排起来,排起来的两张或多张牌牌值合在一起谁先凑到预先确定的数字就是获胜者,出这张牌的玩家就赢得底下所有的牌,并将赢的牌插入手中牌的牌尾,不得变动顺序,由赢的玩家选择一个数字继续游戏,最终赢得所有牌的玩家是获胜者。
游戏规则:每位玩家手中的牌需要扣在手中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出牌,不能挑着出。出牌时按逆时针方向轮流出牌,每人每次出一张(如果谁出的牌数字大于或者等于预先确定的数字则此牌放一边不可再用)。赢牌玩家可继续出牌,若连续赢牌就连续出牌,直至不赢为止。可以压牌,有时赢牌的玩家没有及时发现,下一位出牌的玩家可以出牌压上,上一赢牌的玩家就算没有赢,不能拾取所赢的牌,底下所有牌将放在一旁不可再用;由压牌的玩家选择数字继续游戏。
七、观察要点
1.观察孩子与材料的互动:材料是幼儿做好的“玩伴”,因此,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寻找幼儿与纸牌之间的兴趣碰撞点,看是否多数的幼儿都能与所提供的纸牌进行良好的互动,能否自主地参与其中;观察孩子探索出的新玩法,并做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提炼其中的教育价值,再推广给其他孩子。
2.观察幼儿与同伴的互动:在游戏中,幼儿不仅与教师、环境、材料发生互动,更多的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指南》社会领域人际交往中目标2是: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因此,我们要在孩子游戏过程中观察孩子之间遇到问题能否一起想办法解决,与同伴产生冲突时能否协商解决,能否静心倾听和接受别人与自己不一样的想法,能否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3,观察游戏总是输的幼儿输牌原因,是牌不好还是不懂规则、或是还没有建立相关数概念。
八、指导建议或支持策略
1.激发幼儿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增加更多的纸牌,指导幼儿通过不断的摆弄探究不同的玩法;当纸牌不能满足幼儿需要时,也可以引导幼儿用同种方法去选择其他的可替代物进行游戏,引发幼儿思考,增长幼儿智慧。
2.适时适宜地介入游戏。
在孩子游戏过程中,当孩子出现困难或者发展冲突时,我们不要急于介入,要让孩子尽可能自己先试着去解决问题,如果孩子们无法解决,老师再利用侧面引导或直接指导等方法,适时地介入。针对不同情况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对于不懂规则爱起冲突的幼儿可适时讲解、随时提醒,对于还没有建立数概念的幼儿从其他更加简单的游戏中帮助孩子获得经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