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得目标:
1.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抓住细节描写,批注自己的感受并交流。
3.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或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1.学生抓住细节描写,批注自己的感受并交流。
2.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或复述故事。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15课《争吵》选自《爱的教育》一书,这本书也是我们三年级的共读书目之一。我们班的学生已经读完了这本书的内容,被书中的人物、故事有所感悟,但还应当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方法。本次阅读分享会的重点也在于此。
学习准备:ischool云空间、平板电脑、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习得过程:
课前习设计
(此环节学生在课前借助ischool云空间完成)
一、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脉络
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或者故事,为你选择的人物或故事画一幅思维导图。还可以在旁边配上插图,自己画或打印图片都可以。
二、抓住细节描写,深入感知人物
找出这个故事中你印象最深的2-3处文字,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比一比,看谁谈得好!请积极回复其他同学发表的感受。
三、比赛朗读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练习讲这个故事,背诵或者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练习好之后录音上传。同学们评价最高的3位同学会作为故事大王在班级里表演。
课中习设计(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部书。这是怎样的一部书呢?齐读:一部用日记讲述小学生故事的书。一部写给儿童的做人的书。一部全世界儿童必读的书。它就是——《爱的教育》。板贴课题。
二、走近名著
1.学生简介作者和这本书。
2.出示阅读目标。
三、走进名著
1.知识大比拼。
(1)《爱的教育》主要由( )、( )和( )三个部分组成。
(2)总是一边做家务一边学习的是( )。
(3)最爱保护弱小同学的人是( )。
(4)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
(5)《爱的教育》是用( )形式书写的。
2. 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脉络。
(1)这本书主要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以及对同学的爱。
(2)学生分小组交流思维导图,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小组代表交流汇报。学生评价。
3. 抓住细节描写,深入感知人物。
(1)要将一个人物的特点或一件事的经过写具体,必须要有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2)小热身:
判断下列片段属于什么描写:
①他身材高大,留着长长的花白的头发,额上有一道深深的皱纹,没有胡须。
②“你们几个,竟然去欺负一个没有冒犯你们的人!竟然去嘲弄一个本来就不幸的人!竟然去欺负一个弱小无力的人!你们的行为真是大可耻了!你们是一群无用的人!”
③突然,他发现有一位学生脸上长满了小红疙瘩,就让他停止了默写,并用手摸了摸他的额头,问他有没有发烧。
(3)学生分小组交流感受。
(4)小组代表汇报感受。其他学生评议。
4. 比赛朗读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①老师示范讲故事。
②同学们评价最高的2-3位同学会作为故事大王在班级里表演。
四、走进生活
1.读了这本书,你想对自己的老师、父母或同学说些什么?请你动笔写下来。
2.完成《亲子阅读卡》。
爱的教育
一、阅读题。
在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我来考考大家!
1.这本书是写 身边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
2.瘦弱可怜的驼背奈里的保护者是 。
3.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
4. 有一本最最心爱的邮票簿。
5.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
6. 从一个别人眼中呆笨的学生变成了二等奖获得者。
二、简答题。
《爱的教育》这本书中,有一个每月故事,通过写一个意大利男孩不接受侮辱他们国家的人的施舍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三、问答题。
你觉得《爱的教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参
一、阅读题。
1.安利柯;2.卡隆;3.代洛西;4.卡洛斐5.泼来可西;6.斯代地
二、简答题。
爱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国家的荣辱比自己的温饱更加重要,不能因为自己的关系使国家丧失了国格。
三、问答题。
通过主人利柯的常年日记,歌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等做人的优良品德,歌颂了为他人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对弱者和不幸者寄于同情,不畏艰难困苦的伟大精神。
